两种抑菌剂对杨树烂皮病的抑制作用研究

2022-02-25 03:58:34纪纯阳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1期
关键词:皮病抑菌剂百菌

纪纯阳

(辽宁省杨树研究所,辽宁 盖州 115213)

辽宁是东北地区杨树的主要产地,杨树栽培广泛,品种繁多。近年来因受气候和立地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地区没有做到合理栽树、生态功能脆弱,导致杨树病虫害发生严重,给林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威胁着杨树用材林和生态林的发展[1-2]。

杨树烂皮病又称腐烂病,通常分为干腐型和枝枯型。干腐型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和分杈处,发病初期病斑呈暗褐色、水渍状,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针状黑色小突起,即分生孢子器;枝枯型主要发生在苗木、幼树及大树的枝条,发病初期病斑呈暗灰色,后期散生许多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3-4]。病原有性阶段为污黑腐皮壳(ValsasordidaNit.),无性阶段为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chrysosperma(Pers.) Fr.)[5]。烂皮病是杨树重要的枝干病害之一[6],如发生日灼、冻害、干旱等不利于杨树生长环境条件,就会引起杨树干部创伤、树势衰弱、烂皮病大面积发生,导致被害树木树势衰弱,甚至枯死,严重时造成杨树大片死亡[7-8]。

杨树病虫害常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选取广谱抑菌剂百菌清和生物抑菌剂中生菌素两种药剂,通过室内抑菌试验研究其对杨树烂皮病病害病原菌抑制作用,为杨树烂皮病病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 试验材料

1.1 菌株

杨树烂皮病病原菌:购自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菌种保存中心,编号为88513。

1.2 抑菌剂

有效成分3%中生菌素(江西正邦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有效成分75%百菌清(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2 试验方法

2.1 马铃薯培养基制备

取新鲜去皮马铃薯200 g,切成小块,加适量水放置于微波炉上加热至沸腾,持续加热25 min后用八层纱布过滤,弃滤渣,将滤液定容至1 L,加入20 g葡萄糖、20 g琼脂,用玻璃棒搅拌至混匀溶解,均匀分装于三角瓶中高压灭菌备用[9-10]。

2.2 带药培养基制备PHam

称取不同质量的百菌清和中生菌素药剂,加入无菌水充分溶解,再加入到灭菌冷却至40 ℃左右的马铃薯培养基中,使药剂在培养基里的终浓度依次是稀释400、600、800、1000倍液,混合均匀后倒入无菌平皿里,待培养基冷却后备用,以加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作为对照,每组处理5次重复[11-13]。

2.3 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用5 mm无菌打孔器在活化的杨树烂皮病病原菌边缘打孔,用无菌接种针挑取完整菌片,接种至带药培养基中, 置于25 ℃生物培养箱倒置培养,当对照菌丝长满整个培养基时终止生长[14-15]。

2.4 统计方法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菌丝生长抑制率,每隔12 h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并用十字交叉法测定菌丝生长直径,取各处理测量的平均值[16-17]。按下边公式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并用DPS18.10高级版LDS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3 结果与分析

3.1 百菌清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杨树烂皮病病原菌在对照培养基上生长较快,而在含百菌清药剂各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当培养8 d时,对照菌丝已生长至平皿边缘,各处理菌丝生长抑制率见表1,相应菌丝生长情况见图1。当百菌清稀释1000倍液时,抑制率为78.81%,当稀释600倍液时,抑制率达到85.04%,且各处理菌丝生长直径在P<0.05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图1可以看出,对照菌丝生长至8 d时,菌丝已延伸至平皿的边缘部位,且菌丝为白色,中间略带少量黄色,说明产生少量孢子;而各处理菌丝向外延伸很小,且菌丝均为白色,未产生孢子。随着百菌清药剂稀释倍数的减小(药剂浓度增大),抑制率逐渐增大。

表1 百菌清对对杨树烂皮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图1 百菌清对杨树烂皮病的抑菌效果

3.2 中生菌素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杨树烂皮病病原菌在对照培养基上生长较快,而在含中生菌素药剂各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当培养8 d时,对照菌丝已生长至平皿边缘,各处理菌丝生长抑制率见表2,相应菌丝生长情况见图2。当中生菌素稀释1000倍液时,抑制率为79.77%,当稀释800倍液时,抑制率达到85.12%。且各处理菌丝生长直径在P<0.05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图2可以看出,对照菌丝培养至8 d时菌丝生长到平皿边缘,且白色菌丝中间略带少量黄色菌丝,产生少量孢子;而各处理菌丝向外延伸更小,且菌丝均为白色,未产生孢子。随着中生菌素药剂稀释倍数的减小(药剂浓度增大),抑制率逐渐增大。

表2 中生菌素对杨树烂皮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图2 中生菌素对杨树烂皮病的抑菌效果

3.3 两种药剂对杨树烂皮病抑菌作用比较

以上两组抑菌试验中,相同稀释倍数的两种抑菌剂对杨树烂皮病的抑菌效果百菌清低于中生菌素,其中百菌清600倍稀释液对杨树烂皮病的抑制率为85.04%,而中生菌素800倍稀释液对杨树烂皮病的抑制率为85.12%。所以证实百菌清和中生菌素对杨树烂皮病都有较好抑菌作用,但中生菌素的抑菌效果要高于百菌清。

4 结论与讨论

研究选取百菌清和中生菌素两种化学药剂,研究它们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通过室内抑菌试验证实两种药剂对杨树烂皮病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并且抑制作用随着稀释倍数的减小(药剂浓度增大),抑制效果明显增加。从药剂的使用量和防治效果综合考虑,百菌清对杨树烂皮病的最适抑制稀释倍数为600倍液,中生菌素对杨树烂皮病的最适抑制稀释倍数为800倍液。

试验中选用的百菌清为广谱抑菌剂,主要是破坏真菌的新陈代谢,防治真菌侵染蔓延,具有粘着在植物表面、不易被雨水冲刷、药效期长等特点。使用时要按照规定的剂量使用,浓度偏高会发生药害。中生菌素是一种新型生物发酵抑菌剂,能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阻止孢子萌发,破坏病菌繁殖机能,导致菌体死亡。将两种药剂对杨树烂皮病的抑菌作用进行比较证实了中生菌素的抑菌效果要高于百菌清,为杨树烂皮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为中生菌素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皮病抑菌剂百菌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百菌生云南
中国三峡(2021年12期)2021-02-21 13:21:28
眼用制剂中抑菌剂的使用
药品评价(2020年1期)2020-12-17 10:19:15
眼氨肽滴眼液中抑菌剂的含量测定及活性炭对抑菌剂的吸附性研究
欧盟发布百菌清正式禁用公告
世界农药(2019年3期)2019-09-10 07:04:14
香蕉枯萎病菌快速检测技术
新农村(2018年35期)2018-04-02 00:00:00
延边地区红松人工林烂皮病初步调查
吉林农业(2017年20期)2017-10-10 02:22:41
建昌县核桃烂皮病的发生与防治
新农业(2017年6期)2017-07-15 08:36:45
百菌清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化工环保(2016年2期)2016-12-12 08:39:54
中华鳖常见病害图谱 (上)
湖南农业(2015年9期)2015-05-11 07: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