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材中画图的运用优化策略

2022-02-25 07:10☉郑
小学生 2022年2期
关键词:电动机画图利用

☉郑 珂

在小学阶段,科学科目教学涉及的观察、实验类活动相对较多,单纯使用文字进行讲解,课堂上可能需要利用较多的生字进行学习。对小学生来讲,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效率较低,利用画图法能够根据学生思维特点,为学生呈现科学概念,帮助其理解难点知识,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一、课前导入阶段应用揭示概念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利用文字或者语言对科学概念进行传达时,就可以利用画图法,以简单的图形将科学概念传达出来。针对学生模棱两可的科学概念,通过画图法,教师还能把握学生深层次思想。在科学课堂,可以在实验现象或者科学观察等活动组织以前,让学生根据自身理解,将科学概念图画出来,之后再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这样,学生对观察过程目的更加明确,能够了解自身在概念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且在学习以后还能重新画出图形。两个图形相互对比,辅助学生完成新旧知识的关联,学习科学概念。

例如,《身体的结构》内容学习过程,可组织学生参加“观察身体”活动,基于教材内容,提出问题“人体组成结构有几部分?对比身体左右部分,可以发现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可以根据教材图示和显示答案了解“人体结构有4 个部分,分别为头、颈、躯干和四肢”。但是,在学生观察教材图片内容以后,通过讨论,从其反馈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肢体概念存在认识模糊的问题,特别是“手和脚属于同一部分,颈属于单独部分”认识不够清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只是按照教材要求和教师的引导被动接受,对人体结构为何这样划分并不明确。对此,为了优化教学过程,可以选择画图法讲解相关概念。在课堂之初,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之后,给大家发放人体图示,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对人体部分的划分情况和理由进行说明。有的小组在观看图示以后,认为可以将人体划分为头、身体、四肢等结构;有的小组会将人体划分为头、身体、手、脚等部分,可见,学生将“颈”一部分的内容忽略。不同小组在陈述原因的阶段,也关注了这一部分,并且认为“颈”应该属于完整部分,内部含有重要的人体器官,不可以将其忽略。画图的方式,能够将手脚结构相似性呈现出来,之后将二者归为“四肢”,能够辅助学生对概念进行深入学习[1]。

除此之外,导入环节,还可以让学生将人体图形进行对折,使其理解人体外形具有对称特点。这样的导入过程,不但能够向学生揭示概念,而且和传统教学模式对比,更加直观,富有趣味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浓。

二、重点讲解阶段应用具化知识

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理解抽象概念较为困难,因此,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当中,需要具体事物作为支持,通过画图的方式能够呈现实验现象,帮助学生顺利理解科学内容。

比如,《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内容的讲解过程,涉及注射器推拉内容,可以利用画图法完成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注射器,之后让其体验推拉过程,将内部气体的变化利用圆圈表示出来,指导学生按照上述要求进行画图。学生画图以前,教师可以给出提示,假如,注射器内部原本存在15 个小圈,那么其被推拉以后,内部的小圈会有怎样的变化?让学生根据上述思路独立进行画图。

观察学生画图过程,能够判断其思维与发展,在挤压空气以前,注射器内部的空气圈大小不同,数量恒定,分布情况疏密不同。此时,教师可及时给出解释“因为空气粒子大小相差不大,在密闭的空间不容易改变,因此,处于封闭环境之下,空气当中粒子数量不会发生变化”,此时,学生就可了解到,经过推拉改变的就是空气粒子间距。巧妙利用画图法具化抽象知识,让学生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2]。

再如,《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的讲解过程当中,学生参与“豆沙分离”和“白糖加热”等科学实验,就可以利用图示,记录豆沙混合过程、分离过程、分离结果的过程;画出白糖颗粒、加热融化、溶于水中的图示,对实验不同步骤进行详细记录,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深刻记忆实验步骤,而且还能透彻理解物质变化有关内容。和单纯的文字记录方式对比,利用画图法记录过程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可以将抽象的实验过程具体化,让学生利用形象思维进行记忆。

三、目标设定阶段应用作为导航

科学课堂,画图主要是根据实验过程进行记录,要求学生利用所画图像将客观现象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尽量保证图画美观性。在科学课堂,目标设定十分重要,为了帮助学生明确观察对象,了解观察学习任务,通过画图法能够让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组成结构,将实验观察记录填写完整,画出图形,完成教学任务,发挥画图法的应用价值。

例如,《神奇的小电动机》的教学过程当中,部分教师在教学之前可能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要求其观察电机组成结构,并对不同部分的功能加以猜测,之后教师再讲解电动机的原理,要求学生利用所给材料完成电动机模型的安装。在这种教学设计方式下,学生对电动机功能、内部结构的理解深入度不足,可能在学习以后短时间内忘记,而且电动机自制任务结束以后,检验和反馈的环节缺乏,会影响教学成效。引入画图法,可以对教学设计不断优化,在教师指导下,两名学生为一组,对小电动机进行仔细观察,之后通过实践操作,将其外壳部分打开,观察内部结构,最后用笔画出来。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可以进行思考,“所画的构件名称是什么?”“构件有哪些功能?”当学生存在疑问时,可以通过阅读教材,与同伴之间进行讨论,寻找解决途径。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画图能力,还能培养其合作意识和习惯,自然而然进入到科学活动的探索过程。待学生画完图,教师可以根据其所画作品,找到其学习存在的不足,并且展开精准指导。部分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可能将“电刷”位置标记错误,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电刷位置可能掌握不清楚,对其实际作用了解也不够了解。对此,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其能够强化电刷有关知识的学习,顺利学习电机当中其他构件名称,了解其功能。通过上述途径,学生在利用画图法以后,不但能够了解电动机结构和特点,而且通过实践操作,还能掌握电动机模型的制作方法,课堂学习效率得以提高[3]。

四、探究观察阶段应用建构知识

对部分低年级学生来讲,对实验记录要求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要求学生利用文字的方式对科学现象进行记录较为困难。所以,在科学探究活动当中,若要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就可以利用画图法来完成。像前文提到的身体结构,还有天气变化这类科学现象,都可以通过观察的方式完成画图过程,利用画图表达观察结果。

例如,在《各种各样的天气》作业布置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一个星期的天气情况进行观察,并且记录。提出问题“同学们想要使用怎样的方法进行记录?”有的学生认为“可以使用画画的方式进行记录,因为我会画雨滴”,听到该生的建议以后,其他学生也纷纷赞同,并且说出“可以画一个太阳代表晴天,还可以画一个云朵代表多云”,可以看出,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那么大雨天应该怎么画呢?”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可以利用云朵下面加雨滴的方式代表大雨。当学生掌握记录方法以后,在记录过程就能知道怎样去画,如何把握观察要点,观察过程的目标性也相对较强,记录的结果也能够达到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对不同天气特点形成初步理解。

总之,科学课堂中,画图法的合理应用可以作为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辅助手段,通过画图形式,记录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发挥学生形象思维优势,掌握科学知识,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电动机画图利用
低段教学如何妙用画图策略
非纯电阻电路公式如何选
画与理
思考物理问题之“画图法”策略
单极电动机
画图找答案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SemihexTM单相感应电动机阻容制动的仿真研究
废物巧利用
趣味画图欢乐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