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新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98)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流派之一,其理论特点为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视域,对于当代资本主义进行剖析,揭示了资本的全球性权力关系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关联,主张构建一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来解决当代的生态危机。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美丽中国”被列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一,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被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当前,我国学术界对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王雨辰主编的《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就是其中之一,这本书的研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将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的理论进行研究,有助于以整体的、系统的、联系的眼光看问题;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来研究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揭示其理论逻辑与理论实质;三是将研究主题定位于生态批判,不同于以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主题,以生态相关的问题为切入点,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揭示了“资本化”技术与“消费主义”思潮与我们人类如今面临的生态困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主张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来改变人们在自然资源占有与使用上的不平等以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
《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书,揭示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重构,探讨了生态马克思主义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生产方式、技术的反生态性的逻辑思路,主张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来改变人们在自然资源占有与使用上的不平等以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主张构建一种新的伦理科技观来实现人与自然的解放、发展,研究了资本主义异化劳动、消费主义文化、异化消费与当代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主张以新的幸福观、劳动观、消费观来破解消费主义带来的生态危机,设想了如何利用生态马克思主义来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战略、设想,力图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当代生态运动,反对西方各种绿色思潮在现有的资本主义框架中以谋求生态危机的解决的主张,主张变革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念以构建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从生态学的角度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不仅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也有利于深化对于我们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认知,更为重要的是其对于我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就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言,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学术性与实践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让哲学从思维走到现实生活中,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路径;就深化对于资本主义的认知而言,生态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的运行方式、二重矛盾、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矛盾、危机进行剖析,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而言,一方面有助于对于人类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反思,进而探索一种合理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以化解环境资源占有、使用上的矛盾,另一方面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规范的落实,进而协调国家之间、人与之间在环境资源方面的利益关系。
针对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难题,如何避免生态文明理论的构建只流于抽象价值层面、如何将生态文明理论落实到人们的实践层面、如何协调人对于自然资源使用上的利益关系与矛盾关系、如何维护我国在构建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环境权,《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这本书从制度维度、哲学维度、价值观念维度对于这些问题都进行了反思与探索,主张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资源进行挖掘,始终坚持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立场,借鉴资本主义生态建设中的经验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综上所述,这本书以一个新的视角研究了生态马克思主义,有利于美丽中国的建设,是我们认识了解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力作,应当从中汲取宝贵的思想资源,借以指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环境观的构建,并以理论指导实践,将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落实到实践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