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生

2022-02-25 12:52曹冬梅
求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方舟五四运动团体

曹冬梅

新生社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由于方舟等人发起成立的进步青年团体,它曾有两处活动地点,第一处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建设路芸芳里2号,第二处位于和平区泰安道3号。目前仅存的新生社活动地点旧址是和平区建设路芸芳里2号,一幢占地仅54平方米的二层青砖小楼。小楼虽地处城市的繁华地带,但斑驳墙痕透露出的历史厚重感,又将它与周边的闹市隔绝开来。走近这幢小楼,可以看到在青灰色砖墙上,有两块汉白玉标牌,上面分别用金字镌刻着“新生社旧址”和新生社的简介。这些闪烁着金色光芒的字迹,在灰色简拙的墙体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向路人标示着这座建筑的特殊身份,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的历史。伸手触碰它们,一百多年前那些热血青年追寻真理、走向新生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在五四运动中应运而生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天津爱国学生迅速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中。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他们迅速成长起来。在此期间,觉悟社、新生社等进步团体先后成立。

1919年8月,就读于直隶省立第一中学的于方舟在街头演讲时被反动警察逮捕拘押。被关押期间,他对当前开展的爱国斗争进行深入思考后,深感一般性的群众组织已经不能适应愈发激烈的革命运动,迫切需要建立组织严密、思想统一的新团体。在团体的建立问题上,他认为初始阶段要小而精,这样行动方便且不易引起政府当局的关注,而且这类团体要尽可能的多,以彼此呼应、相互支持,有效应对反动当局的干预、解散、查封。恰在此时,由周恩来等人发起的觉悟社成立。觉悟社本着“革心”“革新”精神,以“自觉”“自决”行动,研究新思潮、探索革命真理,宣传马克思主义。受觉悟社成立及其所开展活动的启发,于方舟出狱后,立即奔走联络进步学生韩麟符、安幸生、陈镜湖等人,酝酿成立一个社团。在李大钊的指导下,1919年9月下旬,新生社成立。与觉悟社类似,新生社也是男女共同组社,除于方舟外,新生社的成员还有:直隶省立一中的韩麟符、安幸生、陈镜湖;天津公立甲种商业学校的李培良;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的卢绍亭;直隶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辛璞田;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王天麟、王桐华、王棣华等。随后,于方舟带领着一群有志于寻找光明的热血青年,形成生机勃勃的新生力量,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为新生奋力求索

在五四运动中,新生社在传播真理、团结进步青年、开展爱国斗争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生社的成立受到李大钊的极大关注。在他的直接指导下,新生社成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深入研读《新青年》《少年中国》等革命性刊物,思想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升。1920年4月1日,新生社创办《新生》杂志,由安幸生任杂志主编。创刊时,李大钊亲临天津,对天津青年开创新的思想阵地给予关怀和支持。《新生》杂志首次提出了在天津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被李大钊誉为是“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刊物。新生社成员在这个刊物上发表诗文、社论等,介绍世界革命新思潮,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新思想。

新生社成立后,同觉悟社、天津各界联合会等革命团体并肩作战,逐渐成为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的中坚力量。在抵制日货的斗争中,周恩来、马骏、于方舟、李培良等同其他各界代表遭反动当局逮捕,被拘禁长达173天,但他们始终坚贞不屈,共同坚持狱中斗争。新生社成员经常同其他进步青年团体成员联合开展活动,他们到天津官立中学、南开学校等发放《共产党宣言》,在進步知识分子中散发《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还组织集会、发表革命演说,宣传马克思主义,阐明工人、学生以及当前社会无产阶级人士团结起来的重要性,揭露资本家对人民剥削、压迫的本质。有的新生社成员利用闲暇时间深入农村,宣传革命道理,启发农民的思想觉悟,发动和领导农民开展反抗土地税收压榨的斗争,迫使反动当局收回了各项无理要求。抗税斗争的最终胜利,不仅让群众更加认可马克思主义,而且培养了群众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意识。

1920年秋,以新生社为基础建立了天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后来成为天津早期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织基础。于方舟、安幸生、李培良等新生社成员成为天津地方党组织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新生社的创立,为天津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干部基础。

传承发扬革命精神

于方舟等进步青年成立新生社的创举,在天津的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业绩。回顾历史,深切感受他们的革命热情和爱国精神,为我们走好新的赶考路提供有益启迪。

胸怀家国。1919年新生社成立时,中国处于山河破碎、积贫积弱的状况,中国人民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中。为挽救民族危亡、让人民走向新生,10余名进步青年不顾个人安危,成立新生社,开展革命活动。于方舟原名兰渚,后改名“方舟”,意为愿作“渡人之舟”,拯救人民于水火。即使身陷囹圄,他仍在诗中写道:“千古做完人,震憾三津。爱国不怕进狱门。”当前,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要珍惜时代赋予的使命,胸怀“国之大者”,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追求真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于方舟等在黑暗中探索的进步青年带来了希望和曙光。五四运动后,新生社成员坚持真理,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有力武器,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寻找出路,将天津反帝爱国运动不断推向前进。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在追求真理中坚定理想信念,创造了百年辉煌。迈入新征程,我们要坚持真理,披荆斩棘、奋力前行,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拼搏奋进。新生社成员是一群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人,是五四时期的弄潮儿。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他们奋力求索;他们志向宏伟,求知欲望强烈,哪怕被捕入狱都没有停下拼搏奋进的脚步。中国青年为民族战斗、为祖国献身、为人民幸福生活奋斗,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拼搏奋进精神始终是中国青年强国强己的精神密码。今天,青年一代要继续弘扬拼搏奋进精神,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青春和汗水创造新时代的伟大奇迹。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地方党史研究处

责任编辑:李 欣

猜你喜欢
方舟五四运动团体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洪方舟《战疫·长城》 《西凉鼓乐图》
隐秘的方舟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
Recent Promo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Kun Opera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