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手工课堂中废旧材料的巧妙运用计策探析

2022-02-24 15:50
考试周刊 2022年52期
关键词:手工美术创作

胡 蓉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美术等学科也逐渐被社会所重视,而作为美术教学的代表形式之一的手工课程也进一步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作为学校对学生开展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手工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在进行美术手工教学时常常要求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将废旧材料运用于创作之中。但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目前小学美术手工课堂上对废旧材料的利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导致选择的材料和手工课题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思维发展水平不符;其次,教师在选择废旧材料时,思维模式比较固化,往往会选择身边常见的塑料瓶、废旧报纸等物品,导致手工课程形式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再次,一些教师在教授手工课程时,常常会忽视小学生的需求和想法,甚至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演示过程直接进行模拟创作,这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严重阻碍了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最后,学校轻视美术手工课程、教师对教学环节缺乏科学设计等也是小学美术手工课程未能有效实现教学与废旧材料有效结合的原因所在。因此,文章将围绕小学美术手工课堂中废旧材料的巧妙运用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一、 重视美术手工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虽然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国内教育也愈发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而非考试成绩,对比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美术课在教学方式和理念上也有了非常大的突破和改进。但是由于升学考试等的压力,美术这类科目的生存空间仍然受到了一定挤压,而手工课程则更是存在感颇低。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入手进行对策探讨。

(一)学校应保障基础支持

在以应试化理念为主的传统教育时期,语数外等主要科目常常会挤压美术和体育等学科的课时,导致这类学科无法得到有效发展、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对此,学校应当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严格纠正挤压美术等课程的现象,对随意占用其他科目时间的教师应予以处罚,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学校应当科学规划小学课程时间表,确保美术课时得到有效体现和保障。学校还应当加强对美术科目应聘者的考察,除了基础的美术素养和教学能力,学校还应当重视对候选者教学态度和手工能力的考察。此外,学校还应当给予一定经济支持,为美术课程配备好美术器材等基础设施。学校还应当在平时加强对美术教师的培训和考核,例如,可以通过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来加强美术教师对废旧材料的认知,确保教师可以对废旧材料进行准确分类和运用。学校也可以通过邀请专业的艺术工作者来校进行宣讲、开展美术技能培训以及组织美术手工教学竞赛等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总之,学校应该提升对美术课程管理的针对性,努力探索出适合本校的美术教学道路,为教师和学生搭建更加有效的成长平台,推动美术手工课程教学的不断发展。

(二)教师应提升专业素养

小学美术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以适应学校美术课程发展。针对此,小学美术教师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美术教师应当确保自己美术能力和审美能力在线,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其次,美术教师应当明确小学美术手工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将废旧材料运用于手工课程的重要意义,通过积极参与学校的考核和培训以及学习他人优秀经验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另外,美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当将小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带领小学生进行创作,比如在搜集废旧材料时,教师应当避免直接指定相应材料,而应当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寻找身边合适的素材。美术教师还应当重视小学生对废旧材料的实际运用过程而非最终成品,鼓励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对这些废旧材料进行合理运用,而不是让学生直接按照教材或是教师展示的内容进行模仿。只有教师真正注意并遵循以上几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帮助小学生培养美术素养,提升、加强环保意识,最终有效实现小学美术手工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 巧设教学环节,灵活融入废旧材料

以往的手工教学环节往往内容单一、缺乏个性展示,为了更好地将废旧材料融入小学手工课程,小学美术教师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创新教学形式

在进行美术手工课程时,许多美术教师会选择让学生单独操作,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完全按照个人的意愿和想法进行创作,但是也难以避免部分学生敷衍了事等问题。对此,美术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美术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需要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其次,美术教师需要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操作流程,以“瓶瓶罐罐穿新衣”这一课为例,这次手工课的创作材料必须以矿泉水瓶、易拉罐等废旧材料为主。学生在创作前需要先构思作品雏形,比如新衣的类型和颜色等。然后学生需要再根据雏形搜集所需材料,可以在废旧塑料水瓶等的基础上增加废旧报纸、毛线等辅助材料来丰富作品造型。最后,学生需要各自分工做出成品,可以一些成员负责造型设计、一些成员负责精细的手工活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巧妙利用游戏的形式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设置游戏环节时,教师需要立足于课程内容设计游戏内容,确保游戏内容符合当前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理解范围,增强游戏内容与手工教学的有效融合。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分分类”的游戏环节,让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判断哪些废旧材料可以被用来作为手工创作的素材,由此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的意识,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进行手工创作时不小心选到有毒有害的物质。又比如,以“动物乐园”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置“猜一猜”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利用废旧报纸、废旧泡沫纸等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让其他同学猜测自己将要创作的动物是什么,并对猜对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信心,并让学生在美术手工课中获得更多乐趣和新鲜感。

(二)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基本的教学环节,小学美术教师还可以设置专门的展示环节,以此为小学生欣赏和解读彼此的创作提供一个平台,并且帮助小学生在学习鉴赏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名家作品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学生创作结束后,教师可以展示学生作品给予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以六年级上册“装饰画”这一课为例,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是平板等设备展示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和创作故事,比如,英国艺术家Jane Perkins借鉴梵高、莫奈等著名画家的作品,利用废弃的首饰、纽扣和玩具等创作出了令人惊叹的粘贴画,以此引起学生的创作热情并为学生运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在学生完成创作后,美术教师可以增设成果展示环节,挑选学生作品中比较有创造力和表现性的手工作品进行课堂展示,鼓励学生针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通过交流和沟通深入了解别人的创作理念,从而带给学生新的启发。

三、 拓展教学场地,设置生活化场景

(一)拓展教学场地,增加课程新鲜感

由于传统的美术手工课程往往是在教室内完成,学生也通常是提前准备好日常生活常常接触到的材料进行手工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废旧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采风活动将课堂搬到户外,开拓出更加广阔的教学环境。大自然中具有丰富的物质资源,许多被人们视为废旧材料的物品其实是未能被合理利用的资源,是手工创作的宝贵素材。以“水族馆”这一课为例,美术教师可以直接在学校附近的公园进行教学,让学生先搜集各式各样、不同颜色的落叶和花瓣等材料,然后观察这些材料的具体特征,最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这些废旧材料转变为水族馆中可能出现的动物或者物品。如此一来,不仅进一步开拓了手工教学的空间,还打破了学生对教学的常规认知,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艺术感知力。

(二)设置生活化场景激发学生想象力

虽然小学生处于想象力丰富、思想上天马行空的年纪,但对艺术创作的认知是十分模糊的,特别是像手工创作这类比较立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小学生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具体引导。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生活化的场景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手工创作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所在。在设置生活化情境时,美术教师应当从废旧材料的艺术价值和对现实的意义等角度出发,根据课程内容设置具体的形式和内容。以“实用美观的产品设计”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收集好可能会用到的废旧材料,例如废纸壳、旧报纸、塑料水瓶等,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将课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比如:大家平时在家里会经常接触哪些产品呢?这些产品的使用体验如何?这些产品的设计是否符合你的心意?如果让你进行创造和设计,你会如何进行?通过开放式提问,学生可以迅速联想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并对即将开展的手工创作抱有更加认真的态度。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这堂课的主题要求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创作具备实际生活用途的产品。例如,可以将废旧塑料水瓶改造成花瓶、将易拉罐改造成笔筒、将废旧糖纸和报纸改造成装饰画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手工创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同时也具备实用价值,从而激励学生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借助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高质量的美术创作。

四、 提升家长认同感,有效推动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某些方面,家庭的影响甚至大于学校的教育。如今,许多小学生的家长都受过高等教育,十分关注对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新鲜事物和创新思想的接受能力也都比较高。因此,美术教师可以建议家长配合教学,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促成废旧材料与手工课程的有效结合。

(一)提升家长对小学美术手工课程的认同感

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与孩子相伴的时间远远大于学校教师,因此家长也应该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在专业的指导下探索出合适的教育方式,并努力成为陪伴孩子茁壮成长的护航者。为了有效提升家长对小学美术手工课程的认同感,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参观学校的文化环境、学生的美术作品以及近几年学校在美术教育领域取得的相关成就,以此向家长展示本校浓郁的艺术教育氛围和扎实的美术教育功底,从而有效增加家长对学校教学的信任度。其次,在召开家长会时,除了让语数外等科目教师分享学生的在校情况,还可以让美术教师对家长进行家庭美术教育的相关指导。美术教师可以根据本学期的课程需求,向家长展示设置美术课程的重要意义、实施美术教学的具体流程以及对学生的要求和对家长的期待。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美术课程,也希望家长能够支持和配合相关工作,鼓励家长能够抽出一定时间真正参与到学生手工创作活动中,以此增强学生的创作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此外美术教师还可以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多带学生去参观美术馆和画展等,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在潜移默化间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美术教师还可以通过班级家长会和家长沟通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的一些具体表现、感受等,并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分享美术相关知识,以提升家长对美术教学的正确认识。学校和教师还可以制定相关调查问卷、设定具体的问题来了解家长对学校美术教学的认识,并征求家长对美术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此强化家校互动和沟通。美术教师还可以分享一些与美术相关的家庭育儿书籍供家长参考阅读,提升家长的美术素养和对孩子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总之,通过提升家长对小学美术手工课程的认同感,可以促进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家校合作的有效推进。

(二)鼓励家长运用废旧材料开展家庭手工创作活动

家庭教育是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废旧材料的关键所在,艺术的魅力和价值存在于家庭生活的点滴之中。家长也应当学会发现废旧材料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意义,积极开展家庭手工创作活动,以身作则教会孩子保护环境、变废为宝。家长可以在平时多加留意家中是否有可以拿来作为手工创作素材的废旧材料,并根据这些材料的特点确立手工创作主题,选择周末等时间开展家庭手工创作活动。例如,家长可以把日常购物剩下的塑料袋以及商品的包装纸等保留下来,以时装设计为主题,召集尽可能多的家庭成员进行手工比赛,让大家自由发挥、尽情创作,然后各自穿上设计好的作品进行展示,最终投票选出最有设计感、最华丽、最环保等奖项,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此外,开展家庭手工创作活动还可以拉近亲子距离,营造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这快乐而美好的童年记忆也将是学生一生的宝贵财富。而家长的主动参与也可以给学生学习美术创作增加一定的自信心和底气,让学生在家也能拥有自由发挥和创造的空间和机会。对待低年龄段的学生,家长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家长需要引导学生在创作前先进行简要设计并对废旧材料进行仔细观察;在必要的情况下,家长应当代替学生使用美工刀和剪刀等工具,避免学生不小心伤到自己;其次,家长还需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例如做完手工后应当及时整理桌面、清洁地面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总之,家长应当重视对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让学生能通过自己创作手工艺品获得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快乐。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手工课程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教学意义,不仅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废旧材料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便于寻找和收集,它们种类丰富且各具特色,而其中的许多材料类型更是被放错地方的资源。将废旧材料巧妙运用于小学美术手工课程,不仅可以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提供多种多样且安全便捷的素材,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让学生学会用发现美的眼光看待周边的世界,实现对废旧材料的有效再利用。关于小学美术手工课堂中废旧材料的巧妙运用这一主题还有非常广泛的探讨空间,需要更多一线美术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共同探索出更加丰富有效的应对策略。

猜你喜欢
手工美术创作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做手工
《一墙之隔》创作谈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创作随笔
手工DIY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