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空间营造与经典重构

2022-02-24 09:22:44孙鉴泓
名家名作 2022年20期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营造

孙鉴泓

新时代背景下,大量西方艺术思想传入我国,例如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冲击了我国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色彩搭配、空间结构等创作理念。现当代的画家可以学以致用,灵活应用这些外来艺术思想,使我国工笔人物画保留其本质特征的同时,也能将西方艺术思想中的优势部分融入中国绘画中,提高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艺术性和创新性,并推动当代工笔人物画取得更高的艺术成就。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空间营造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运用,同时对其具体营造原因和特点进行深入剖析。

一、中国画空间营造的内涵及重要价值

(一)中国画空间营造的内涵

空间指的是物质运动下所形成的基本结构。空间感是绘画当中特有的概念,绘画中除了追求基本的黑白灰、形象特征以及色彩要素之外,还重视画面的构成要素,使用多样化的手段在二维平面上连接各种视觉要素,从而带来不同的现实空间审美感受。在我国绘画领域中对于空间营造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认识。在我国绘画的空间营造观念中,除了在绘画中表示事物的客观性,也要重视灵活性、动态性以及自由性的空间动态,进而展现出具有写意性的空间结构,一般是运用明暗虚实的节奏来展现出画面的空间结构,彰显出独特的意境。

(二)当代工笔人物画空间营造的重要性

空间营造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谢赫六法”中提及的经营位置。当代工笔画并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简单的复制和重现,而是画家在对外部世界有客观认识之后,根据自身的审美要求和艺术积累通过反复尝试和仔细推敲所呈现出来的最佳效果,正如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创作理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家在营造空间时要经过反复的推敲,客观事物的大小比例、事物之间的联系、色彩的搭配、画面的分割等都要逐一思考,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空间营造风格,进而和观画者产生较强的情感共鸣。

二、当代工笔人物画空间营造分析

(一)空间表现更加多元

目前,当代工笔人物画主要分为两种不同的空间表现。一是现实空间营造非常强调事物的客观性,整体上展现出较强的写实性特征。二是重视表现心灵的意象空间塑造方式。前者更加关注绘画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性,后者则重视采用抽象的方式和方法把画家的主观意识进行展现。在此基础上,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运用重构和解构的艺术手法,将经典和传统图形进行分解、组合和排列,以此来构建具有创新性的视觉图像。这也给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者学习经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开辟了当代工笔人物画未来发展方向和途径。

(二)当代工笔人物画表现空间营造的具体方式

1.处理安排色块秩序

营造良好的空间结构要重视色块之间的搭配,色块的位置、形状、大小、疏密等根据主观意识进行有效整合,能够使空间关系更加明确和具体。部分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在营造空间和表现对象上擅长使用黑白色块,例如李传真所创作的《工棚·家》,通过黑白灰在画面中的运用,将画作的中心进行凸显,营造具有故事性的空间。在整个画面当中,左下角的小女孩为亮色,而其他部分的画面以中灰色为主,把家庭中的小女孩凸显出来。另外,从小女孩到外侧的门留置了小面积的白色色块,代表着空气和阳光,将画面的空间进行了拓展。

2.探索边框构成,塑造新的空间形态

在绘画中拓展二维平面空间就需要重视处理边框。过去处理边框的主要方式是留白边框,可以让整个画面展现出更加深远的意境,把作者的画外之意运用留白的手段进行暗示,通过观赏者的二次创作使其形成完整的整体,最终所形成的画面能够带给观画者一种较强的联想性。例如,李传真创作的《放学路上》就是对边框处理进行的创新探索,作者在画面内部构建了规则的背景,但又对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突破背景的处理,画中人物具有很强的动势,带给观画者视觉冲击力,同时画面的趣味性也得到了增强。因此,在营造空间时也需要重视边框,通过探索与创新边框处理,使其具有与传统理念不同的空间意义。

3.分割多维化的空间

当代工笔人物画是在二维平面上塑造相应的形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割画面对其进行有效的组合和排列,使其空间具备和谐而又自由的特性,展现出的视觉效果不仅拥有着较强的趣味性,而且能够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例如唐勇力创作的《敦煌之梦》,这幅作品在创作时对画面进行分割处理,逐步引导观众通过穿梭时空和“敦煌”进行对话,为了展现神圣感以及空间感,将人物形象和敦煌壁画作为画作的题材,展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艺术创作的虔诚性。

4.运用道具透视和塑造自然环境来营造空间

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当中会通过运用道具透视和塑造自然环境的方法来营造空间结构。例如何家英作品《米脂的婆姨》中所构建起来的人物形象是北方的女性,为了使整个画面带给人沉着、稳定、宁静、和谐之感,因此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凸显了女性的青春美、恬静美,运用桌子这类缺少强烈透视关系的道具,把不同的物品和猫共同放置在上面,促使视觉中心得以被突出。作者处理空间的方式既展现出新古典主义在塑造人物时所特有的情韵,同时又把中国特有的平面空间构造原则融合在一起。

5.超越现实构造对话空间

当代工笔人物画在创作中由于不同的作家所秉持的创作理念不同,因此创作手法、创作方式以及想要传达的思想内容等都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点。有相当一部分创作者秉持着超现实主义的理念,所创设出来的空间却具有多维性,而且所表达的内在逻辑比较深刻,引起观众对画面深层次的思考和对情感的感知。诸如李传真创作的《漂浮的云》等。另外在唐勇力所创作的《敦煌之梦——童年的记忆》这幅作品当中,将背景虚化处理,使得背景与人物之间形成对比,突显了整个画面的意境,而且在空间营造上采用拱门型构图,充分展示出佛教本身的宗教神秘感,为了平衡画面、提高画面的饱满度,左边则塑造了两匹马来充实画面。

三、当代工笔人物画空间营造特质形成的原因

(一)借鉴吸收西方绘画思想

西方绘画构图方式以写实为主,并采用焦点透视的方式来构造空间感,使得整个空间带给观者较强的真实性。在这样的创作理念的影响下,我国当代工笔人物画在空间营造上也会借鉴这一方式。例如王冠军所创作的《锦瑟年华系列·多雨的季节》,作品采用焦点透视,将人群归为统一团块,为了强化团块带给人的空间感,在上方创作了雨伞;另外运用了交错的几何线来构造背景,能够让观者在画外感受充足的画面气势,简洁的人物结构和复杂的砖块结构之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个画面呈现出较强的虚实对比和变化,带给人一种立体化的空间塑造感。何家英所创作的《秋冥》在创作时也受到西方创作理念的影响,并把西方古典油画当中的拱形结构融入其中,在空间营造上又展现出西方与东方相结合的特征,在突出主题时采用以实写虚,突出了整个画面的张力和美感。当代工笔人物画家突破了过去仅追求在二维空间内塑造意象造型的理念,而是更加追求画面空间的写实性。这也使得当代工笔人物画的作者在创作时将西方透视学理论积极应用到其中,在空间营造中利用光影、色块、画面分割等所带来的影响,这与传统的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空间塑造方式有着较大的区别。

(二)审美出现了转变

当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外部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当代工笔人物画家通过现有的表现方式和丰富的题材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画家需要积极地吸收和借鉴多元化的绘画方式,不断地改进空间营造的效果。当代工笔人物画在创作之后基本上以展览居多,因此更加重视画作在展厅展示的状态。这也就使得更多的画家在创作当代工笔人物画时强调其本身的写实性,在空间营造上对西方的表现方式进行吸收和借鉴,让整个画面空间更加丰富,关注空间透视,致力于给观赏的人们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力。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营造空间上受到当代主流审美的影响,使得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段发生变化,促使创作者探索更多的空间营造手段。

(三)艺术家的个性化追求

不同的画家的人生价值观念、生活经历以及审美等各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作品会反映出不同的意境与思想。当代工笔人物画随着时代多元化的发展与时俱进,结合当代的审美需求,反映当代的美好生活,才能有效地进步。这就要求艺术家把自身对生活的感知体验与创作相结合,积极跟随时代发展步伐。当下,过于稳定和规整的空间营造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创作者在个性化和多元化方面的审美价值取向。例如,在沈宁创作的《水果硬糖》中,运用年轻女性头像构成众多生活状态,利用这样的构图表现形式将当代年轻人的自我样态和心理状况进行展现,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强烈的现代感和空间构成感。

四、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空间营造与经典重构的策略

(一)汲取传统空间营造表达经验

首先,要注意素材的取舍。确定好当代工笔人物画作的具体主题后积极收集相关的素材,对这些素材要根据最终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呈现出来的画面效果进行取舍,使呈现出来的事物和空间感能够引起观者的共鸣。例如,在陈冶、武欣创作的《儿女情长》中所构建出来的家庭环境依托于画面中的道具,如桌子上的面食和水果,室内的日历、相框和百合花以及地上的行李箱等,将熟悉的家庭环境展现在观者的面前。一家五口人的数量安排也恰好能够表达画面当中的温馨情感,画面中人物位置的经营、人物之间的互动性、陈设摆件之间的搭配、画面偏灰色的色调搭配,形成稳定而整体的效果,表达出作品所蕴含的温馨、甜蜜的情感。

其次,要明确作品的主题和中心。以主体性创作来营造空间时,需要注重运用周边的事物或人物进行陪伴和衬托。因此,要避免把所有的事物和对象平等地突出,尤其是要将画面中的核心和主体充分凸显,才能让整个空间错落有致、层次鲜明,保障整个画面的动态稳定性。例如,在孙震生的《虫儿系列之三》中,只塑造了一个人物形象,小虫则布置在画面的左端,将人物与小虫之间在方向和大小上进行对比和呼应,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动态式的平衡与稳定。另外,在孙娟娟所创作的《对话》中,在空间营造上把“鼎”作为构图的中心点,并采用多个图层相互叠加的空间构造方式,总体上展现出来的形象、空间感、情绪层层递进,促使整个场景无论是在情感还是在空间塑造上的丰富性大大提升。

(二)积极尝试和创新空间营造

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营造空间时要展现出时间与空间的动态延伸感,物体形象在空间中的构成感有效地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审美的潮流。工笔人物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对空间营造进行积极创新,在传统空间营造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重组,在同一画面当中注意不同的物象摆放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变化。另外,当代工笔人物画家也需要重视边角问题,总结对同一线段进行多次分割所带来的空间营造的相关经验,以此为后续的创作提供帮助。一是要运用西方焦点透视理论来营造画面空间。应用这一理论并不是要完全照搬照抄,而是要在传统工笔人物画所采用的多视角平面布置的基础上结合该理论。例如,陈川所创作的《春风十里》中就采用了这样的手段和方式,利用俯视的视角构造出整个画面空间的真实感,隐喻地表现出了画作的主题。二是要凸显出空间营造的立体化。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要表现出物象体积和空间深度,应当积极应用墨和色的层次进行表达,突破传统绘画理念,使得整个空间立体而富有变化,让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能够感知其中的空间层次。例如,在王冠军创作的《锦瑟年华系列——Hello北京》中,对画面当中的人物,背景中远处林立的高楼、近处的院墙也进行了明暗区分的处理,使观者能够在观赏中对这些人物的主次关系进行有效区分,画面的空间感得到很好的延伸,可以让观者在欣赏过程中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

五、结论

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良好的空间营造能够使创作者对自身的创作理念进行有效传达,同时也可以提高整幅画作的艺术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审美的变化,当代工笔人物画家仍然需要突破和创新现有的空间营造手段,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和方法改变传统的空间营造理念,付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深入地思考,创作出更多符合大众审美、充满活力以及彰显时代特性的优秀作品。

猜你喜欢
工笔人物画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58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走进鼎盛的唐代人物画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乡村地理(2019年2期)2019-11-16 08:50:12
花开的声音
南风(2019年26期)2019-09-28 00:50:24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3:04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老年教育(2018年5期)2018-05-30 02:24:10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夏日》国画工笔
流行色(2017年12期)2017-10-26 03:07:54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