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克 胡 婕
2020年疫情进一步催化金融服务的线上化、数字化进程,客户离店趋势加速,到店客流不断下降。支行所处首都核心区域,客户离店态势更为明显,且2020年疫情导致大客户走款,支行考核排名严重下滑,多年来过度依赖大客户造成的结构失衡、转型滞后问题显现。网点竞争力提升成为支行落实总分行战略、推进自身转型发展的着力点与关键抓手。
图1 支行7个季度以来主要考核排名的提升情况
图2 支行打造智慧化标杆网点
支行深刻领会总分行战略意图,充分运用“三比三看三提高”工作方法,重点围绕布局潜能、阵地功能、管理效能、经营潜能等“四能”提升展开,初见成效。支行网点布局及竞争力考核由去年年初的第31名提升至今年三季度的第15名;网点服务考核由第25名提升至第7名。网点竞争力提升对支行业绩起到积极带动作用,同期支行绩效考核由31名显著提升至第10名。
强化统一领导与机制推动。网点竞争力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中长期工程,需强化统一领导,同时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系统推动,杜绝临时性、运动式安排。支行将网点竞争力提升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行长任组长、所有副行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审定支行层面的落地细则,制定机制,发布任务,督导实施。其间,领导小组创新推出“网点经营班子建设”“网点减负滚动清单”“网点经营诊断报告”“渠道一点一策优化方案”“服务投诉情况通报”“重大服务事件监测”等一系列机制,确保网点竞争力提升工作的系统性与连续性。
提升网点精细化管理水平。健全网点核算体系,逐步实现各项收入成本向网点还原,加快经营数据反馈速度,强化网点成本意识;对网点进行分类的差异化考核,制定各岗位绩效合约书及负责人问责指标,确保绩效合约签订100%覆盖全行;部室与网点共同商议形成网点减负清单,逐项落实,滚动推进;加大各专业对网点指导帮扶力度,支行6个专业为网点提供共计20多项业务近5年分析,精准画像,为网点提供决策参考,并将针对网点的“一对一”专业分析常态化;积极参与分行组织的网点智慧平台与数字厅堂等试点。
持续性深挖网点布局潜能。加快“一点一策”网点优化速度,去年以来已完成3家网点的智慧化升级改造,客户与员工满意度均显著提升;撤并一家分行低效网点,做好客户承接,并优化配置所释放的人力资源;着力打造标杆网点,成功争创总行四星级、五星级网点各一家,并向争创银协“千佳”努力。
全方位做强网点阵地功能。高度重视零售能力提升,支行储蓄存款屡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网均储蓄同比增长15%,产品销售同比增长24%;全面优化对公业务结构,新开户数量质量双提升,其中新开户完成率居分行前列,新规理财同比增长169%;稳步推进资产业务下沉,网点全口径普惠贷款计划完成率118.6%,网点主要普惠从业人员均取得信贷资质;持续强化外汇服务能力,打造一家外汇旗舰店;积极推动网点外拓,累计外拓300余场,逐步积累“坐商”向“行商”转型经验。
优化客户服务体验与口碑。去年以来,支行通过机制建设、技能培训、文化培育等多种手段,开展全行服务大讨论等活动,渐次提升全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面貌,服务水准逐步与所处核心区域的重要地位相匹配,与当地群众对金融服务品质的高要求相匹配,支行服务考核挺进分行前十。与此同时,支行通过改善职工小家、完善母婴室、增配营养餐、增设网点专享摆渡车等系列举措,改善内部服务品质,显著提升网点员工满意度。
创新性激发网点经营动能。充分利用总分行政策红利,在网点人员业务职务晋升、专属激励体系建设、补贴福利培训资源倾斜等方面,探索机制创新。加强网点负责人的选拔与培养,网点负责人党员100%全覆盖、大学本科占比提升,着力开拓基层管理者的眼界与能力;注重网点骨干的提拔培养,今年以来提聘网点4名优秀员工加入管理者队伍,选聘的二级经理80%以上为网点员工,以此增强网点岗位吸引力;通过“大练兵”活动显著提升员工业务素质,客服经理人均日均业务量由去年低于分行平均提升至分行前列;去年二季度以来压降9个柜口,释放30余名优秀客服经理,重点补充营销队伍,优化支行人力结构。
尽管支行已在加速推进战略落地,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网点竞争力提升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客户基础薄弱、功能相对单一、人力效能低下等短板需要时间补齐,同时在思想意识转变、创新能力提升、数字武器应用、多元减负赋能等方面,也跟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需重视并加快推进。
虽然当前全员已感受到经营压力与推进转型的必要性,但相对而言,基层员工对新形势带来的全新要求与挑战、对发展前景的危机感、对机构及个人转型的紧迫感、对网点竞争力提升的重大战略意义等,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不到位现象。尤其身处一线的网点员工,他们是战略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但同时也处于战略传导末梢,信息衰减影响其对战略的理解、思考与执行。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均尚缺乏充分的转型准备。认知上的局限将影响网点转型的推进速度与竞争力提升的实践效果。
网点当前的运营管理模式仍相对传统,网点较为缺少成本管理意识,相对缺乏精细管理作业时间、灵活调整劳动组合和主动跑马圈地的“狼性”,同时,以创新性方法推进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较为有限,经营管理环节亟待更为智能、高效的方式加以实现。
当前网点人均日均业务量已达分行前列,继续依靠业务量提升压降柜面、释放人力的空间有限。若想进一步释放人力,必须真正发挥智慧设备和集约运营的替代效应,但目前看多数网点存在大堂力量配备不强、分流能力待提升的问题,大堂经理年龄50岁以上的网点占比半数以上,支行非现业务线上迁移率始终低于分行要求,“机具换人”效果未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受人员知识结构等因素制约,支行相对缺乏金融科技及智慧化进阶的技术支持,支行科技主要负责机具配置、使用管理、运行安全监测等,与网点智慧化转型要求有所差距,在网点技术赋能、智慧减负方面也缺乏充分指导。在此状况下,网点对数字化作战工具缺乏足够了解,使用意愿与能力均不高,有时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积极拥抱、主动使用和及时反馈的正向链条尚未构建起来。
网点功能发挥不畅的背后是受员工综合能力制约。员工岗位普遍相对固定、业务能力综合性不强、关键业务领域人员储备不足等因素,导致不会做、不敢做、不想做的问题仍较突出,支行能从事对公外汇业务的客服经理、具备信贷资质的客户经理等均有所不足。
支行各专业部室作为区域作战的指挥者,对网点业务指导、业务督导及业务支持的力度不够、范围不广、程度不深。各专业对标网点的减负赋能清单,思路相对狭窄,内容相对单薄,对更高标准的减负赋能责任缺乏人员配备和技术支持,主动性也有所欠缺。
下阶段,应进一步增强推进网点转型的紧迫性与系统性,以打造强有力的作战单元为目标,以科学化布局、综合化经营、智慧化转型为方向,以统一思想认识、完善长效机制、加强专业支持为保障,以提升网点岗位吸引力、增强网点员工素质、提升人均效能为抓手,实现网点转型与竞争力提升战略的高质量落地。
一是保持顽强的战略定力,不断细化支行网点竞争力提升与转型目标,及时分析归纳战略实施中的问题,不仅立足当下解决问题,更要保持思考与布局的前瞻性;二是发挥支行“领导小组”的强力统筹作用,在全行事务中不断强化网点竞争力提升的优先地位,排除杂音与畏难情绪,打破惯性思维束缚,集中全行资源与智慧,严格按照方案拟定的阶段性计划全力推进;三是深入运用“三比三看三提高”工作方法,经常性关注兄弟行、银行同业、其他异业的优秀分支机构改革动向,学习吸纳先进经验,营造热烈的“比学赶超”氛围。
一是构建倾斜于网点的差别化荣誉激励体系,推动薪酬配置结构向网点优化,充分发掘一线网点先进典型,增强网点员工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归属感;二是拓宽网点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参考分行标准,制定网点二、三级经理晋升方案,并在职数、条件等方面提供倾斜,制定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加行内外各类资质考试,营造积极向上氛围;三是为网点骨干提供实岗锻炼机会,开展跨网点、跨部门、跨层级交流,探索建立个人与对公客户经理间的流通机制,加强客户经理队伍综合化建设,培养具备理财、基金、保险、外汇等资质的营销型客服经理;四是提升网点员工培训效能,针对青年员工进行深度、延伸培训,提供观摩、交流、研讨等更广泛的发展平台,对于年龄较大的员工,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专项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发挥其传、帮、带作用。
一是结合支行网点经营特点及分行新网点分类体系,重新梳理、确定辖内所有网点的发展定位,以考核调整激发网点综合化价值创造,同时在分行政策框架下,加快构建不同网点的差异化资源配置体系,继续尝试群落化等方式,加强网点间的协同联动与资源共享;二是探索创新生态化经营,以GBC六大场景拓展为抓手,紧抓北京“两区”建设契机,深入推进公私联动,夯基补短,抢占先机;三是稳步推进资产业务下沉,指导网点建立客户经理“人才库”,大幅提升考取信贷资质的员工占比,通过专业培训与考核激励,增强网点营销人员资产业务专业技能及营销积极性;四是提升外汇服务能力,强化网点对公外汇业务开办率等考核力度,推进外汇旗舰网点建设。
一是面向基层进一步加大对各类新武器、新工具、新打法的宣传推广力度,加强对网点使用数字厅堂、转型诊断决策树、网点智慧管理平台等大数据工具的培训与指导,实现基层对数字工具的熟悉与接纳,引导网点善于运用科技手段,探索解决经营发展中的痛点难点;二是推进科技力量支持下的考核模式创新,在智慧化转型过程中,网点的运营模式与工作岗位呈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数据化驱动的特点,对网点考核也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支持手段,搭建线上线下综合营销统计系统,实现考核方式的智慧化革新;三是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助力网点优化客户维护,进一步打通行内数据,加强数据共享,增强全行各层面对市场数据的可得性,通过数据挖掘工具实现客户精准画像,形成完整的客户视图,助力网点实现精准营销;四是加快网点智能化改造速度,继续推进“一点一策”网点优化方案,通过ATM+VTM、小融机器人、科技屏幕等硬件设施,运用“人员+机具+线上+活动”四位一体,用科技改变网点面貌,提升厅堂人机协同互动率,切实发挥“机器替人”作用。
一是支行专业层面必须在吃透上级行战略意图的基础上,进行战略任务的分解和细化;二是持续改进作风,切实践行“二线为一线”服务要求,扎实做好减负清单的滚动执行,更加积极主动务实高效地为网点减负;三是提升为网点赋能的积极性与能力,从人力赋能、技术赋能、专业赋能等多角度入手,助力网点提升竞争力;四是深入参与网点转型过程,加大对网点专业指导,“一点一策”帮助网点梳理流程、调配岗位、强化培训、转化思想,更为精准地运用网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