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雯 梁昱(龙岩学院师范教育学院音乐系)
闽西客家木偶戏于2020 年12 月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则是闽西客家木偶戏发源性的戏种。据《上杭县志》之文化卷记载:明朝初年,汀州府上杭县白砂塘丰村人李法佐、李法佑兄弟,樟坑人赖法魁、温法明等4 人,寓居杭州时,在傀儡戏班中学艺,后带回十八尊木偶,时称“十八罗汉”,始唱高腔,后易乱弹。
从客观条件来看,伴随着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更多地接触快餐式的文化,对传统手工技艺、传统非物质文化的关注逐渐减少;从主观条件看,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对艺人的嗓音条件、操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要求极高,因而出现了传承人断层的现象。随着老艺人的相继谢世,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本文基于以上杭为中心为期一年的实地调研数据,重点探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传承”一般是指对学问、教义、技艺等在师徒之间传授和继承的过程,泛指将前人的经验进行传授、继承并且进一步发展的过程。可以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吸收优秀的中国文化故事,也可以是艺人对精雕细刻的“匠人精神”的延续。
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精神,但它却在传承之路上遇到了不少困难。第一,如今现存的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班社匮乏。历经时代更迭,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班社仅剩五家,分别为上杭县泮境乡何世荣戏班、上杭县白沙镇丁春安戏班(如图1)、曾天山戏班、上杭县官庄畲族乡刘乔贵戏班、茶地乡吴景槐。其中,刘乔贵戏班既可以表演高腔木偶戏,也可以表演乱弹木偶戏,其他班社通常只能演唱高腔,但却也只能表演极少数量的高腔木偶戏选段;茶地乡吴景槐并不是一个演出团体,而是由吴景槐个人独立演出,这也能见出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艺人的匮乏程度。第二,班社的演出范围狭小。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班社现存的演出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少部分人家在春节或其他节假日时,专门请木偶戏班社入家中演出,驱鬼驱邪,祈求一家人来年安康顺遂;二是在游行活动时,艺人在各村落边走边演,哪家有需要就在家门口放鞭炮,演出艺人们听到了就会去这家进行表演,并收取一定的演出费,一家结束后,去往下一家表演。第三,艺人们的演出收入并不可观。据了解,班社若遇排演新剧,则需要设计和制作新木偶,并为每个木偶角色添置新服装和新造型,而设计制作新的幕景,也会产生一笔不小的开销。此外,新剧目的排练将耗费艺人们大量的时间。然而,班社的演出收入并不高,每场演出多至两千,少至一千,除去排剧成本,分到每位演员手中的演出费自然就更少了。由于演出收入微薄,每年演出场次也不多,艺人们因难以维持基本生活而无法专职于木偶戏事业,往往需要干农活或到别的单位兼职来补贴家用。
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走街串巷的表演形式,是老一辈闽西客家人心中视如珍宝的家乡记忆,它如今的衰落令人哀伤,如何克服木偶戏传承和发展中出现的困难,显得尤为重要。
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在发展中,有过极为辉煌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木偶戏剧种中,第一个进入北京演出的团队,也是第一个参加国际文化交流的中国木偶戏。它拥有第一个演出时长超过3 个月的剧目《岳飞传》。
针对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极不乐观的继承和发展现状,我们有必要对其现状成因进行分析。其一,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繁华的当今世界里,丰富多彩的外来文化令人们眼花缭乱,“洋文化”不断挑起人们的好奇心,一些商家也会在打着西洋节日(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的噱头赚取更多利益,由此推动了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从而在这过程中,忽视了优秀的本土文化。对于“异文化”要擦亮眼睛分辨其优劣,不能照单全收,对于本土文化我们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会接触到很多新元素,在创新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要创新,但也要考虑到本土元素,要与当地的民俗风情相结合,不能丢失了文化传承的观念,不能让传统文化,让木偶戏在文化的“万花筒”里“迷了眼”。其二,受到时代文化的冲击。二十一世纪被多种娱乐元素冲击,娱乐方式多种多样,人们也进入了“快生活”的时代,“快文化”所迸发出的活力,可以十分迅速地抓人眼球,而木偶戏大多停留在过去的呈现方式,需要花上大量时间欣赏、学习,成了“快生活”中的奢侈品,因此,其娱乐性和社会教育功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且木偶戏的演出场次太少,一年大概只有三至五场,仅有的几场演出,也会因为资金不足、政府的帮扶力度有限等原因,影响演出宣传和演出规模,大大降低了木偶戏的影响力。其三,演出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的传统演出形式为“主唱——帮腔——锣鼓伴奏”(如图2),相比于丰富多彩的网络媒体,在形式上难以吸引现代人的眼球。其四,受到剧目的禁锢。由于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常演剧目为传本,题材内容多为历史故事或神话故事,难以贴近当代青少年的生活。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戏种的剧目创编都需要编剧者掌握该剧种的精髓,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新剧目的创编也不例外。然而,身怀绝技的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艺人相继谢世,当代艺人极难掌握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的精髓,这就使得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新剧目的创编举步维艰。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这个离我们逐渐远去的声音,究竟拥有何种传承意义?
图2 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伴奏乐器
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是民族的瑰宝,是戏剧历史中开出的绚丽花朵,它不仅是闽西客家人的文化瑰宝,也是客家民族奋斗史上的一朵奇葩。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支,牵引着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引领着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前行。
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的传承意义至少有三。首先是理论意义。发扬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国家级非遗闽西客家木偶戏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木偶戏的衰落引起了社会关注,对闽西客家木偶戏的研究成果也慢慢增多,但针对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的研究较少,这也与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濒临灭绝息息相关,此次研究成果希望能够为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其次是实践意义。本文凭借着地域优势,普查了有关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证资料和数据,调查民间文化作品和民俗表现形态,真实地、不加修饰地将其记录和描述下来,对国家级非遗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此外,本文所论及的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为现存的木偶戏艺人提供了理论方面的帮助,由此深化他们对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文化的理解,使得他们在木偶戏表演中,更生动地诠释每个木偶戏角色。再次是社会意义。推崇闽西客家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将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这份文化遗产扎根于心,蓄力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
传承闽西客家木偶戏,困难重重。探寻具有可行性、高效性的传承策略是当代青年的光荣使命。本文仅作为一种探寻,大致设想如下:
第一,拓宽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的受众面。创建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博物馆或展示中心,供各企事业单位、中小学以及幼儿园定期观摩;通过手工业,旅游业等行业发展木偶戏新生态,例如,通过木偶制作工艺,举办制作纪念徽章,木偶挂件,手工DIY 制作木偶等活动;与媒体相结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和带动作用,使木偶融入电影电视剧创作中,专题讲述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的历史发展、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经典剧目(如图3)等;抓住与乡村振兴政策共同发展的机遇,保护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知道、喜欢并且深度了解木偶戏。第二,举办研讨会、举行文化活动促进发展。举办国际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国际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让以保护为基础的旅游业合理发展,丰富旅游资源、挖掘潜在旅游市场,与此同时,还能促进和丰富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木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并提高城市品位;以研讨会呼吁更多专家学者共寻发展之路。第三,以老带新,促新剧编演。建立老艺人与年轻艺人结对子模式,共同创编现代网络优势木偶戏剧目。木偶戏创作者们在创新时,可以从剧目内容着手,将现代故事编成木偶戏,丰富展现形式,可以和影视结合,做电影、动画片、电视剧等木偶戏专场。第四,增设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相关课程。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课程的开设,既能够促进青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木偶戏的了解,又能够促进木偶戏艺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呼吁政府加大保护力度,出台相关政策,从各方面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
图3 经典剧目《进京赶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每一个人的不断努力,探寻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的传承策略,任重而道远。
本文主要从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的传承现状、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的现状、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的传承意义分析、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的传承策略等四个方面,叙述了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其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是老祖宗们留下的智慧,是经过时间淬炼留下的艺术瑰宝,每一部木偶戏都凝聚着老艺人们的心血,承载着令人惊叹的“匠人精神”。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木偶戏工作人员和爱好者们,还愿意默默无闻地研发更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木偶戏,这份坚定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弥足珍贵。但愿有更多的专家、学者能够关注濒临灭绝的闽西客家高腔木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