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积分考核激励注入活力

2022-02-24 04:48宋宏伟
支部建设 2022年1期

□ 宋宏伟

(作者单位:介休市委组织部 )

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介休市在农村党员中推行“分类积分考核,红色基金激励”,以看得见的硬指标量化党员表现,以奖优罚劣的实举措强化结果运用,在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推动介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背景动因

介休市现有基层党组织1098 个,党员25015 名,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312 个,农村党员8851 人。

(一)从农村党员的结构变化来看。一是年老党员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全市60 岁以上党员9037 人,其中农村老党员就有3570 人,占全市农村党员的40.3%。这些党员中不少人跟随子女迁往外地生活,居住较为分散。还有一些老党员因身体原因行动不便,客观上造成了参加集体学习和活动有困难的问题;二是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人员中的党员难管理。一些学生党员、退伍军人党员从学校毕业或者从部队退役后,将党组织关系转入到居住地党组织便外出打工,无法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党组织也不能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工作表现,特别是其中还有部分预备党员,带来了转正考察难的问题。

(二)从农村党员管理问题来看。一是农村党组织对无职党员的约束难,无职党员不在党内外担任职务,党组织缺乏对其精准考核的机制,因此也没有特别行之有效的奖惩手段,造成党组织对无职党员的管理只能全凭党员的党性自觉;二是农村流动党员规模不断扩大,比如介休市义棠镇,近年来平均每个村党组织都有4 名左右的流动党员,最多的田村党支部流动党员达10名,占到了该村党员总数的五分之一。这部分党员为了生存,工作繁忙,不能请假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义工活动以及各类培训。

(三)从部分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现状来看。每一名党员都要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部分农村党员把市场经济的某些原则带进党内生活,宗旨意识淡薄,自我要求不高,担心参与志愿服务占用自己的时间,在公益事业发展、义务劳动、参加活动等方面参与热情不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随之被打“折扣”。虽然这部分党员数量不多,但问题及产生的影响却是党组织亟需破解的问题。

二、主要做法

“分类积分考核,红色基金激励”,着力以切合基层实际的队伍分类、科学合理的积分设置和简便易行的管理考核方式,力求取得实效。

(一)“三种类型”科学划分党员队伍,实现精准化管理。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特点,介休市提出了党员分类的三种基本类型,即创先争优类、联系服务类和关怀帮扶类。创先争优类,是指能够正常参加活动的党员;联系服务类,是指长期流动在外务工的党员;关怀帮扶类,是指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在这三种类型基础上,乡镇党委可结合实际对党员分类再进行细化,实行精准化管理。对于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不划分类别,由村级党组织参照“分类积分考核,红色基金激励”进行教育培养考察。

(二)“三个部分”明确党员积分标准,实现规范化操作。党员年度积分实行百分制管理,由日常行为积分、民主评议积分、突出事迹加分三个部分构成。积分管理注重平时表现,突出日积月累,着力把党员教育管理抓在平常、融入日常、严在经常。一是日常行为积分。对于创先争优类党员,党支部每季度考核一次,取4 个季度平均分为日常行为得分,积分项目由思想政治、履行职责、发挥作用、遵纪守法和道德品行五大方面的14 项具体指标构成;对于联系服务类党员和关怀帮扶类党员,采取线上+线下、送学上门+定期走访等方式专人管理,日常行为积分为全年累计得分,由缴纳党费情况、撰写学习心得情况、思想汇报情况和现实表现情况四个方面构成。二是年度评议积分。农村党员参加年度民主评议,对党员大会年度民主评议为“优秀”“合格”和“基本合格”等次的,分别计入相应积分;“不合格”等次的不记分。三是突出事迹加分。在一个考核周期内,荣获介休市级以上荣誉和荣获乡镇级荣誉的,分别计入相应积分。除以上三个加分部分外,还明确列举了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等积分清零的六种“一票否决”情形。

(三)“三个步骤”严格积分日常管理,实现科学化考评。积分制考核管理以一年为一个考核周期,采取“三评两审一公示”的方式进行。一是“三评”,即党员自评、组织考评、民主测评:党员自评,指党员每季度就个人日常表现,向所属村级党组织汇报个人自评得分情况;组织考评,指村级党组织对每名党员进行季度考评,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及时进行核实走访,认真做好记录,留存相关档案资料,如实填写《日常行为积分管理考核公示表》;民主测评,指村级党组织每年组织一次由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民主测评大会,对党员进行年度民主评议。二是“两审”,即农村党组织初审和乡镇党委审定:党员每季度的日常行为积分和年度积分都须经村级党组织初审之后,再报乡镇党委审定。三是“一公示”:即村级党组织将党员每季度的日常行为得分和年度积分情况在党员大会上进行公布,并通过公示栏、微信群等方式进行不少于五天的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四)“三种方式”深化拓展积分成效,实现鲜明化导向。以乡镇党委为单位设立红色基金,主要从党建工作经费和下拨党费中统筹,并按照相关规定管理和使用。基金运用坚持各村基金各村使用和乡镇党委统筹调度相结合的原则,乡镇党委每年年底结合各村级党组织上报的党员年度积分情况,召开党委会确定名额和标准;村级党组织采取举行简朴庄重的会议集中发放、上门发放等多种形式专款专用,确保取得实效。对于优秀党员(80 分及以上),主要采取“表扬+激励”的方式:挖掘事迹,选树典型,合理使用红色基金,确保发挥激励效果;关心关爱他们的学历提升、自主创业等事项,帮助他们更好成长,作为农村后备干部储备、党内评先评优等工作的重要参考。对于合格党员(70-80 分),主要采取“联系+帮扶”的方式:党组织与其进行谈心谈话,给予鼓励引导,促使他们比学赶超,晋位升级。对于基本合格党员(60-70 分)和不合格党员(60 分以下),主要采取“教育+整改”的方式: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通过谈话教育、结对帮教,督促这两类党员做好整改和转化工作;对情节严重的,依规作出严肃处理。2021 年年初,作为介休市党员“分类积分考核、红色基金激励”试点的义棠镇党委,启动了表彰奖励一批、走访慰问一批、关爱救助一批、教育培训一批的“四个一批工程”,并召开了“义棠镇党员积分及红色基金运用表彰慰问启动仪式”,启用红色基金4.95 万元,共表彰奖励优秀党务工作者29 名、优秀共产党员40名,走访慰问老党员47 名,为44名困难党员送去关爱与救助。同时镇党委出台《关于处置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党员的通知》,对于此类33 名党员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通过深入开展谈心谈话、积极进行帮教转化、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等方式,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不足,摒弃错误观念,提升党性意识。

三、初步成效

“分类积分考核,红色基金激励”,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初显成效,在此基础上,介休市面向全市各领域党员全面推行,激活了党员教育管理“一池春水”。

一是探索了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径。“分类积分考核,红色基金激励”制度的推广,使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有了明确的标尺,党员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精细化,一些难题得到了初步破解。对流动党员和行动不便的党员,明确专人负责联系,建立线上线下“全链条”管理;对农村无职党员,通过对其认领岗位、履行职责、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加强了约束和管理;对预备党员,结合其日常表现和年度积分,分别作出按期转正、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决定;确定入党发展对象,必须从表现好、积分高的积极分子中产生。全市农村党组织党日活动参与率普遍提高。

二是建立了激励关怀帮扶的新机制。介休市统筹推进“分类积分考核,红色基金激励”和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两项工作,在党员“分类积分考核”基础上,出台《介休市党内关怀帮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委组织部划拨部分介休市级专项资金,注入各党(工)委红色基金,用于激励在年度“分类积分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党员,树标杆,明导向;对于在年度“分类积分考核”中被评为不合格等次的党员,明确在整改转化之前,不得享受专项资金帮扶。

三是催生了党员发挥作用的新活力。以“分类积分考核,红色基金激励”为纽带,既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每名党员干部,又为党员干部搭建了晒实绩、比业绩的擂台,特别是红色基金的运用,提升了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发挥作用的主动性,广大农村在建强战斗堡垒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21 年10 月份,介休市出现有气象记录的最强秋汛,广大党员把“分类积分考核、红色基金激励”中激发的动能,转化为一线冲锋的生动实践,让党旗在防汛、重建一线高高飘扬。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责任堤”、开展“党员联系户”,筑牢“责任堤坝”,20余个防汛临时党支部战斗在汛情一线;1 万余名党员、1 千余名基层干部坚守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成为防汛救灾取得胜利、扎实推进灾后重建最坚实的保障。

四是注入了党建融入中心工作的新动能。通过“分类积分考核,红色基金激励”,找准了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结合点和新路径,汇聚形成了抓落实求突破的奋进力量。去年以来,全市各党(工)委先后涌现出北坛街道介公东路社区党支部“积分区块链助推党建网格化”、实验小学党总支“积分制度激活党员教育管理,同向融合助力学校长足发展”、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党支部“量化考评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立足岗位深化中心工作开展”等有效做法,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互促共进,为介休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