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 唐任伍 张景森
2021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以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交汇之年。这一年中一个热词就是“强省会”。几乎在大部分省域“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强省会”都是一个关键词。这就是说,铸造省域发展核心引擎,增强省会和计划单列市的竞争力,然后通过省会和计划单列市的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成为“十四五”规划实施的一个重要特点。
“强省会”首先要强省会(含自治区首府,下同)和计划单列市的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这就要着力推进省会和计划单列市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做强省会龙头,补齐省会链条,聚集省会产业群,使省会和计划单列市在现有产业基础上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迈向产业高端,打造省会和计划单列市民生发展“七有”为“七优”样板,使省会城市成为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民生福地。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生发展课题组”发布的《2021中国民生发展报告—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发展》,通过对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民生发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排名前5位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除了北京和上海这两个直辖市以外,剩下的3个城市分别是计划单列市深圳、青岛和宁波,且深圳的民生发展排名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之首。真正的民生发展最强的省会城市是浙江省会杭州,其后依次是江苏省会南京、湖北省会武汉、山东省会济南、广东省会广州。“强省会”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是四川省会成都,这座集全省之力打造的超大城市,多年来一直稳居新一线榜单首位,如今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外贸、旅游、高科技产业、城市建设等各方面也有声有色,民生发展排在省会城市第6。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省会的民生发展排在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第10位,可见省会城市的民生与该省的经济总量并不绝对正相关。
测度指标包括5 个一级指标,即民生基础、收入消费、居住出行、文化教育、安全健康,每一个一级指标的权重都为20%。每一个一级指标下又分为5个二级指标,共计有25个二级指标,每一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4%。故评价一个省会城市民生发展水平的高低,不只是某个或几个指标所能决定的,而是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反映这个城市基础设施高水平、经济发展高素质、城市建设高颜值、产业结构高端化、对外开放高层次、人民生活高质量。尤其是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发展的关键指标上,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具体到二级指标中,“民生基础”包括城市化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额5个二级指标,排在前五名的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分别是上海、深圳、北京、青岛、杭州。这些省会和计划单列市民生基础设施完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尤其是浙江省会城市杭州的民生基础设施排名榜首,为民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2021年中国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民生发展指数排名表
“收入消费”包括城镇登记失业率、CPI增长水平、城乡收入比、恩格尔系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5个二级指标,重点考察居民的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的差距比大小等。排名前五位的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分别是宁波、北京、深圳、郑州、杭州,而河南省会城市郑州、浙江省会城市杭州排名争锋,表明这两个省会城市在就业、物价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进步显著。
“居住出行”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人均绿地面积、旅游总收入、每万人拥有民用汽车、每万人享有公路里程等5个二级指标,排名前五位的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广州、成都在该指标中争锋,表明这两个省会城市居民的住房、城市绿化和道路建设等方面卓有成效,百姓的居住出行舒适度较高。
“文化教育”包括专利申请总量、义务教育巩固率、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每万人口在校高中学生数、每10万人拥有图书馆博物馆数量等5个二级指标,重点考察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水平,排名前五位的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分别是兰州、北京、南京、广州、武汉。甘肃省会城市兰州、江苏省会城市南京、广东省会城市广州、湖北省会城市武汉排名争锋,表明这4个省会城市文化气氛浓厚,教育事业发展较快。
“安全健康”包括每10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安全事故发生数、污水处理率等5个二级指标,排名前五位的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在这一集中考量和反映人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环境治理等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前提的指标中,广东省会城市广州、四川省会城市成都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