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布洛姆坎普的贫民窟科幻童话

2022-02-23 09:42甘淳伶
名家名作 2022年23期
关键词:坎普贫民窟尼尔

甘淳伶

科幻电影自《月球旅行记》开始,就是一类充满科技与幻想的电影,它的发展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电影,与工业、科技的发展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世界电影科幻史》一书中,科幻文艺家赫伯特·W·弗兰克博士曾对科幻电影做出过定义:“科幻电影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这本1988年出版的书籍对科幻电影做了具体的分类,将电影分为空想或反空想、太空片、妖魔鬼怪、侵略片、机器人和自动机、时间旅行、灾难片、选择世界或并存世界八大类别。这八大类别确定了科幻电影的基本走向。千禧年过后,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科幻电影的基本类型依然是这八大类别,但在创作风格上有了新的变化,千禧年之后的科幻电影更讲究科技基础,多了许多现实因素,致力于在科学幻想的基础上反映更多现实存在的问题,画面也更加简洁,赛博朋克风成了创作主流,其中最受追捧的便是《银翼杀手》系列,在VR技术下诞生的游戏电影里也可以看到这种风格,例如影片《阿丽塔:战斗天使》《创战纪》。而尼尔·布洛姆坎普作为2010年之后的科幻电影新秀,则在“简洁未来风”的科幻电影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个人风格极其浓烈的“贫民窟式”科幻电影在科幻电影世界里树起一面靓丽的旗帜。

一、一脉相承的个人风格

1979年,尼尔·布洛姆坎普出生于南非的约翰内斯堡,18岁移民到加拿大,之后因彼得·杰克逊赏识其才华,邀请他共同导演游戏《光晕》真人版,但由于计划搁浅,彼得·杰克逊出于愧疚,便资助尼尔·布洛姆坎普拍摄了其第一部长篇电影《第九区》。之后又拍摄了《超能查派》《极乐空间》两部电影,在这三部电影之中,尼尔·布洛姆坎普都将其鲜明的个人风格一贯到底,最典型的是三个特点:(1)一直在反映贫民窟与种族隔离问题;(2)电影中充满了机械警察,有着浓厚的赛博格风格;(3)影片中的主角迈向异类,直抵核心命题、“大限将至”的框架。

(一)贫民窟与种族隔离

尼尔·布洛姆坎普18岁之前一直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生活,约翰内斯堡作为南非的第一大城市,其历史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使得贫民窟和种族矛盾一直存在于这个城市之中,尼尔·布洛姆坎普从小便见证了种族矛盾与贫民窟问题的残酷。大多数导演都会将自己的所见所想映射到自己的作品之中,或许是生活中存在的社会矛盾,或许是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生活情感。例如佩德罗·阿莫多瓦在《痛苦与荣耀》中通过对主人公老年生活的回忆来揭示自身的不安全感。费德里科·费里尼在《八部半》中映射自己的生活经历。尼尔·布洛姆坎普也不例外。他在自己的三部长篇电影《第九区》《超能查派》《极乐空间》之中也一直反映着这两个问题。

在《第九区》中,这两个问题尤为明显,首先是外星人(也称作“龙虾人”)的到来,人类因担心外星人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以及统治地位造成威胁,便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将外星人安排在约翰内斯堡“第九区”,以方便对外星人实行管控。这个“第九区”中不仅安置了外星人,还安置了贫穷的黑人,利用外星人与人类的矛盾将现实中南非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地展现出来;并且将传统科幻电影中以侵略者形象居多的外星人和处于弱势群体的人类进行了身份置换,将人类放在强势的统治者地位,外星人则成了弱势群体,这种突破传统思维的身份置换,使观众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影片中存在的社会矛盾。电影《第九区》便通过人类对外星人的隔离,隐射了南非种族矛盾的残酷性,不仅仅是对南非阶级制度的谴责,也是对历史上种族歧视、人种优越思想的谴责。而贫民窟问题则表现得更加直观。

首先是《第九区》中,对“第九区”中外星人和黑人的生活状态的刻画。外星人要想生存下去,需要捡垃圾、抢夺同族事物才行,并且猫粮对他们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这一方面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生活在贫民窟里的人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反映了贫民窟毒品泛滥、唯武器至上的乱象。通过MNU集团拿外星人的生命进行实验以获得外星人强大的武器,体现出极大的贫富差距以及资本主义为获取利益藐视生命、不择手段。在《超能查派》中则表现为少数人为了获取金钱,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抢夺武器与钱财,反派为获得利益而滥杀无辜。在《极乐空间》中表现为穷人为了生存每天在充满辐射的地球不惜健康地忙碌,而富人在远离地球的空间站享受极乐世界,生病时只要进入医疗舱,一两分钟便可以治愈。尽管这种贫富差距在科幻电影中并不少见,但是尼尔·布洛姆坎普通过对剧情进行减法处理将问题更加直白、明显地展现出来。

(二)浓厚的赛博格风格

“赛博格”即Cyborg,来源于控制论和有机体,这个名词是在1960年由曼菲莱恩提出,简单来说,以机械代替人的部分或者全部功能,同时以大脑与机械连接的方式进行操控。这种风格在科幻电影中是最为常见的一个设定,例如《攻壳机动队》《银翼杀手》。在《第九区》中的表现并不明显,或者说有着非典型的赛博格形象,也就是机械警察,利用机器人来替代人类警察的工作,以提高做事效率,并且降低人类警察在办案时的受伤风险。在《超能查派》中则非常典型,主角查派为了拯救自己的人类母亲和自己的制造者,将两人的意识上传到机器人里,使得机器人成为拥有人类意识的机器,也可以说是替换了人类的肉体,给人类提供了一个优化过的“肉体”。在《极乐空间》中则表现为主角为了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接受了机械改造,让机械连着自己的脊椎,力量和自保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三)主角走向异类的自我挣扎

在尼尔·布洛姆坎普的三部作品中,主角皆为正在走向异类的角色,《第九区》中主角意外接触到外星人(也称作“龙虾人”)飞船发动的原料,不得已转变为外星人,在人类和外星人的对立身份中挣扎,让其脱离了人类群体,却也不能完全融入外星人群体,在这种不同身份之间进行抉择,以完成自我救赎。这个特点在主角逐渐变异的过程中,除了行为方式的转变,在外在表现上,也就是主角的形象上有着直观的体现,尤其是当主角的身体有一半变为外星人的形态时,仅面部的一只人类眼睛和一只外星人眼睛,就能给人带来直观的感受。在《超能查派》中,查派作为机器人,有了类似人类的自我意识与情感之后,他发现罪犯命令自己“让人陷入睡眠”是欺骗他,并让他杀掉人类。《极乐空间》中,当主角接受改造成为一个“赛博格人”之后,被人唾弃却还是选择执行任务,最后改变了极乐空间的制度。在尼尔·布洛姆坎普创作的电影中,主角在走向异化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救赎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二、寓言式科幻童话

上面所述的特点,皆为故事设定上的特点,而在整个故事的构架上,尼尔·布洛姆坎普的作品是充满寓言式的科幻童话。在《〈超能查派〉奔向硅基生命的童话》一文中将尼尔·布洛姆坎普的作品称作“充满了童话色彩”,这不是没有依据的。首先需要了解寓言故事是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类型,它的结构简短,有着深刻的道理和丰富的教育意义,并且在寓言故事中往往充满了血腥和暴力的残酷情节,如《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著作。尼尔·布洛姆坎普的电影中也存在类似的结构,如《第九区》中运用大量的隐喻讽刺了现实生活的残酷,故事结构上的减法使得故事简单易懂,基本上一小段话就可以概括故事的走向,故事简单但能直击人心,让人在观影过程中直接了解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并且电影的内涵是多层的、丰富的。《第九区》所想表达的便是种族隔离、贫民窟,以及在不同环境下依然要内心向善的坚定信念。《超能查派》和《极乐空间》也是如此。尼尔·布洛姆坎普的作品中总是充满了残酷的情节,而这种情节残酷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人心生反感,虽然有的过于激烈,但都在观影者的可接受范围之内。当然,之所以称他的电影是寓言式的童话,不仅是因为他的叙事结构与寓言故事类似,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的作品有着童话般的幻想,故事像童话一样有着绝对的恶和经历风雨之后所获得的纯粹的善。例如《第九区》中,即使主角变成外星人,依旧记得在结婚纪念日为妻子送上一朵手工制作的小铁花,用来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又如《超能查派》中查派为了和自己的人类妈妈在一起,将妈妈的意识复制了一份,让其依然能够在世上存活。再如《极乐空间》中,即使男主角受到了多方面的不善与敌意,依然想让身体不好的穷人们获得治疗的机会。这种在机械充斥的科幻电影中难得的人性的浪漫与善良使得尼尔·布洛姆坎普的电影蒙上了一层童话般的浪漫色彩,并且在残酷的情节中显得愈发亮眼。

三、后人类主义视野下的残酷风貌

后人类主义是在反人类主义、反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基础上提出的更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思想。意大利哲学家罗西·布拉依多蒂将后人类主义思想分为三种派别:一是来自道德哲学,并发展为后人类的消极形式;二是来自科学和技术研究,履行后人类的分析形式;三是来自罗西本人的反人文主义的主观性哲学传统的批判性后人文主义。第一种派别的代表人物玛莎·努斯鲍姆将人文主义视为自由、民主的守护者,认为全球化效应是一种由市场经济诱发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被动地接受后人文主义,否认人文主义的衰落。第二种派别将以技术为中介的当今世界称作“泛人性”,这显示了不仅是人类之间,还有人类与非人类环境之间,包括城市、社会、政治之间相互联络的全球意识,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相互依赖的网络。这种思想深刻地影响着科幻电影,也成为科幻电影中的一个基本要素,科幻电影本就建立于科技基础上,这种思想恰好与科幻电影完美契合,因此成为科幻电影的根本。第三种派别批判后人文主义,罗西将重点放在多重归属的生态哲学内部进行定义,即主体是在多重性内被多重性建构的关系主体,通俗来说,可以说是同一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身份,尽管在不同的环境之中,主体依然脚踏实地充满责任感。

而尼尔·布洛姆坎普的作品则包含了布拉依多蒂所说的后两种后人类主义特征。首先他的作品注重人类和科技之间的联系,重点讲述科技对人类的影响,布拉依多蒂在《后人类》一书中重点指出科技化造成的“泛人性”从两个方面来看是悖论:首先,因为大量的相互联络是消极的,建立在共有的脆弱感和大难来临的恐惧感之上;其次,因为这种新的全球临近关系并不总是培育出宽容和和平共处,相反,对于他异性的各种仇恨排斥形式和越来越多的武装暴力正在成为一种时代特征。这两点在科幻电影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尼尔·布洛姆坎普的作品中也是如此,在《第九区》中,将外星人的科技设为一种威胁,却又想尽办法获得,导致一个又一个外星人在人类的实验下惨死。《超能查派》中也是利用科技的力量更加残暴粗俗地解决各类犯罪案件,而不是从根源上解决事件,即解决贫穷问题。还利用科技去加剧贫富差距,以维护富人的利益。《极乐空间》也是利用机械警察来维护极乐空间中富人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尼尔·布洛姆坎普的作品既符合科幻电影的主流思想,也形成了个人的风格,因此他的《第九区》在刚问世的时候就获得了极大的赞赏。虽然之后的作品不尽如人意,但他依然延续了自己的风格。

四、结语

尼尔·布洛姆坎普的电影创作风格在众多科幻电影中显得独树一帜,他能够直观地将现实问题反映出来。《第九区》的问世,在电影界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但后续的《超能查派》和《极乐空间》虽然保持着他一贯的风格,但在剧情的对称性和连贯性上显得不尽如人意,得到的评价也是越来越差,给人一种后劲不足的感觉,或许是因为第一部作品过于优秀,以及后来事务繁忙,在作品上投入的精力有所减少。但他的风格确实给科幻电影带来了新的思路。他留给电影界新人的是善于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不多不少地融入作品中的方式,以及在作品中的自我思考能力。在作品中恰当地融入自身经历,既避免了使作品脱离现实,也避免了使创作者陷入过度自我的境地。只有具有自己的思想,能够理性判断世界的变化,才能让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坎普贫民窟尼尔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这很“坎普”
“时尚奥斯卡”上的坎普风
美国“坎普”山火致88人死亡仍有203人下落不明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
尼尔丝历险记
新诺坎普,新时代
为肯尼亚贫民窟儿童“造梦”
浮世绘
肯尼亚推出贫民窟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