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规制研究

2022-02-23 01:52贵州大学法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物流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贵州省物流农村

王 薇 (贵州大学 法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0 引 言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农村发展的机遇,农村物流作为发展中的应有之义也获得了兴起的契机。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桥梁,农村物流在完成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及“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过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贵州省作为发展的后起之秀,近年来,连续GDP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发展势如破竹,但作为长久以来发展较弱的省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充斥在省内各个行业,边远地区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就是典型的例子。

1 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的必要性

1.1 贵州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基于改变乡村发展较弱局面、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提出了具体包括5个方面的振兴,即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毋庸置疑,经济发展是振兴乡村的基础,而经济的发展则以产业作为支撑,只有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才有希望。换言之,产业振兴能为其他方面的振兴提供物质保障,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所以必须将产业振兴置于首要位置。因此,作为新兴产业的物流业在乡村振兴中不容忽视,尤其对于贵州省边远地区而言,农村物流在推动其发展方面的意义更为重大。

1.1.1 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促进边远农村与城市之间物资的“双向”流动

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的发展有力推进了当地大量农业合作组织的形成,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与产业化发展,在贵州省农业专业化服务水平、农产品的外销能力均得到增强的同时,城市物资的流入和内销能力也得到提升。城市居民可以随时采购无添加剂、无污染的乡村绿色产品,使用健康产品,打造健康贵州,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边远地区农村居民也可以随时实现线上购物,天南地北的货物尽在“手指滑动”之间,拉进了城乡居民的距离,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1.1.2 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有效解决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的富余劳动力

同城市物流一般,农村物流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7大职能。每一个具体的职能都具备产生大量就业岗位的潜力,换言之,每一个具体的职能若均得到充分的发挥,相辅相成,结合发展成为成熟的产业链,便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贵州省边远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另外,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体系的建成带动的一系列产业也具备一定的吸收当地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1.2 促进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民经济发展权实现的现实需要

农民经济发展权被认为是农民发展权的核心,是其他发展权实现的基础[1],指的是农民公平地参与到市场经营的过程中,在给整个社会带来一定福利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贡献多寡获得一定收益的权力[2]。它以财产权与劳动权为核心,其中劳动权还包括就业权、休息权与劳动报酬权等。

1.2.1 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促进边远地区农民财产权的充分实现

财产权是人权体系中的一项基本权利,自由使用个人私有财产是其重要内涵。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的发展能够让边远地区农民在行使财产权时有更多的选择,换言之,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为边远地区的农民消费提供了更多的产品选择,使其在消费时,多一些个人选择的意志。举例说明,某村仅有的一家零售店,其商品的售价远在正常市场定价之上——在物流未通、信息闭塞之时,村民即便知晓价格不合理,也会迫于无奈选择购买;但在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时期,村民行使财产权的途径增多,此处价格不合理,便可通过其他途径购买所需产品,其所做出的消费选择也更能体现个人意志。

1.2.2 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促进农民劳动权的充分实现

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人口增多与劳作土地面积不变、物价横飞与农作所得受益过低等多对矛盾都是边远地区农村发展停滞不前,以及边远地区农民在市场竞争中毫无竞争力、难以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原因。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的市场经济,具有现代农村物流基础的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对产业项目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带来许多发展机遇,在促进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的同时,也为边远地区农民公平地参与市场经营提供了相应的路径。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劳动权由就业权、休息权与劳动报酬权等权利组成。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解决了一定的边远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极大地增加了边远地区农民的收入,促进了边远地区农民劳动权的充分实现。

2 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现状

2.1 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不足

贵州省物流业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显著,物流节点建设方面亦成效卓越,基本上完成了各区域县乡物流节点的建设。但在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2.1.1 总体发展策略不全面适配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实际

《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贵州省主张通过“依托既有客运站、交管站、养护站、客运班线等资源”扩大“快递进村”覆盖范围的方式促进农村物流的发展,即建立与“村村通客运”相配套的边远地区农村物流体系。但实际上,“村村通客运”实则只是指村村通了沥青(水泥)路,并非村村都有客车通过。以笔者的家乡黔西南州册亨县为例,该县城设有客运站点的村落不超过20个,绝大部分村落离客运站点或近或远,近距离的为2~3公里左右,远距离的为10公里至10多公里不等。这使得以上提到的方式难以达到促进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的目的。

2.1.2 贵州省边远地区乡镇物流节点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虽然贵州省已完成乡镇物流节点建设的全覆盖,但是工作人员普遍素质不高。无论是乡镇民营快递公司的业务员,还是乡镇邮政公司的工作人员部分欠缺服务意识。典型表现:工作时间擅离职守;态度有待提升。

2.1.3 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市场发育不充分

农村物流与市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成熟的农村市场驱动着农村物流的融通发展,健全的农村物流体系能带动农村市场中农产品产业化的形成。一方面,贵州省边远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无特殊产业发展潜力加上村民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判断力,难以形成农业生产产业化体系。虽随着线上购物的兴起,村民也逐渐开始紧跟时代潮流,在网上进行采购,但仅凭着这一点,难以支撑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健全。另一方面,边远地区农村物流体系的缺失使得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的流通与运输成本高居不下,并且物流质量低下,农村与城市物资的双向流通也受到了阻碍。

2.2 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不足的原因

对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只有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改正中,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体系才能得以完善。本文将从法律保障制度欠缺、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农村物流发展管理监督不到位等3个方面对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

2.2.1 法律保障制度欠缺

法律是规制社会运行的权威手段,立法先行,是打造健全制度的开始。然而,贵州省现行有关农村物流发展的制度均是政策性文件,欠缺相关法律法规对贵州省农村物流建设的整体规划,这不利于营造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的环境,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缓慢。

2.2.2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虽然贵州省政府长期以来强调建设“县级分拨中心、乡镇物流场站、农村物流网点的配送网络”,推动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但是在具体落实到现实当中时,却因种种原因导致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体系未能建立。较大的原因在于政府资金投入过少,不足以支持贵州省农村地区的物流建设。另外,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导致许多农村物流发展所需的财税优惠政策无法履行,融资渠道单一,无法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

2.2.3 农村物流发展管理监督不到位

根据法律与贵州省相关政策的规定,对贵州省农村物流业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有邮政、商务、公安、交通运输、各级人民政府等。所以,管理监督不到位不仅表现为相关部门怠于履行职责,比如在基层邮政单位工作人员的选任与监督上,持宽松、放任态度;还表现为由于部门众多,各个部门的管理观念与方式存在差异和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监督管理目的难以实现,比如在市场准入上,由于涉及的部门繁杂,不免使得严格审核申请人员资质或对申请人素质进行严格把控的初心难以实现,导致低素质物流服务人员流入边远地区农村物流服务市场。

3 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不足的规制研究

制度是规范和约束人类行为的准则,它的生成过程是无意识的自发演进与有意识的人为设计的统一。目前,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多方面的发展条件均不够成熟,如果单靠市场自发演进推动,将使得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的发展速度极度缓慢,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这就要求贵州省各级政府积极履行职能,培育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市场。

3.1 建立贵州省农村物流发展的保障体系

3.1.1 制定贵州省农村物流法

以贵州省各地农村物流平衡、充分发展为宗旨,确立农村物流主体资格、明确农村物流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物流业市场准入规则与退出机制,对合法的物流行为进行保护,对不合法的、阻碍农村物流发展的行为予以规制。明确规定农村物流发展的主管机构,制定主管机构主动履行监管职责的制度,包括监管对象、监管范围、监管程序等,对不作为的行为进行处罚。

3.1.2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发展贵州省边远地区农村物流的政策

政府应结合当地农村物流建设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农村物流发展需求的政策。首先,完善相应的补贴政策,比如在营业税、所得税和房产税等方面予以减免或者提供不同的补贴,以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农村物流市场交易。其次,除了在贷款上提供限时免息政策之外,还可以针对参与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市场的企业推出专门的融资渠道,建立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外资与民间资金为辅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专门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最后,在制定符合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发展支持政策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相对应的农村物流市场信用制度,完善的信用制度是推行一系列政策有效落实的基础保障。

3.2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与完善监督机制

3.2.1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

当前,贵州省农村物流发展的方针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但基于上文提到的边远地区的发展现状可知,该方针在当前贵州省边远地区基本上难以实现推动农村物流发展的目的。所以需要政府加强支持力度,使边远地区农村逐渐具备发育物流市场的条件。具体而言,首先,增加农村物流建设的投入资金。在边远地区农村物流体系(包括物流基础设施、信息技术设施与各个农村之间相通设施的建设等)建设完成之前,设立专门针对边远地区农村物流建设的资金项目。项目中要明确规定资金投入的原则、对象甄别的条件以及具体投入的程序,优先保障边远地区农村物流的建设。其次,由政府牵头,号召实体企业与电商企业的投入,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规划。建立贵州省边远地区农产品从产出至包装、再至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使之与农村物流的发展形成正向推动关系。

3.2.2 完善监督机制

首先,在推进农村物流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资金走向和建设进度的监督,防止个别人员懈怠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这就要进行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由专门机构对农村物流建设的相关事宜进行监督,设立工作指标,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其次,在农村物流运行中,结合贵州省边远地区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的特点,针对与农村物流相关的单位设立评价机制,将用户反馈量和反馈情况当作单位或者个人的考核标准,以此达到提供良好服务的目的,增强市场主体使用物流的体验感,同时发挥其在农村物流运行中的监督作用。最后,针对市场中的物流企业,监督机构应该将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的次数、质量等当作相关农村物流企业的考核指标,以此督促相关企业重视其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

猜你喜欢
贵州省物流农村
贵州省种公牛站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