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敏敏 (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壮大源于物联网技术匹配“互联网+”电商发展的需要。时至今日,高效、便捷的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有着庞大的就业人群,且由于新的物流配送模式、新的无人化技术、新的扫描装备、新的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的不断涌现,物流行业具有的典型多学科属性,使得其在人才培养方面日益趋向“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涉及到管理、经济、信息、数学、法律、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专业。为适应物流业的发展,高校物流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规划在跨界领域方面亦成为时代所趋。
另一方面,物流产业发展的特殊性要求不断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现有的高校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实践机制不适合该产业的无人化、跨境化(全球化)新格局。面对新格局与新趋势的改变,高校需要在课程、实验、实践、科研、教学机制等多维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结构进行锻炼培养;为响应国家生态化转型的需要,实现物流行业以经济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需求型的“以人为本”发展模式为导向,高校物流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必然要回归“服务社会”本身,使得物流行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技术革新之际造福社会。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设计方面,整合现有的教学、科创与科研资源,使其符合国家生态化转型需要,应成为现今高校物流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学界和产界一直倡导工业4.0之际,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领域就是数字技术,在物联网建设方面,数字技术的拓展与细化应用尤其重要。未来10年,全球将有逾1 000余台基于生产端和流通端的互联设备需要彼此联通。这一具有互动、分析与输出功能的巨大物联网世界的构建,将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商贸方式带来新的挑战、新的机遇。目前要发挥预期的经济效益,物联网仍然面临安全协议缺失、带宽限制、文化壁垒、数据协作机制不调等困局,高校物流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仍需以这些物联网产业现实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为主要奋斗目标,以课程理论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1]。
因此,高校物流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第一步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目标。是在产学研一体化的环境下,引导学生在物流运营、技术升级、装备智能化改造方面,紧跟时代的潮流和实际生产的需要,进行基于实事求是路线的人才培养。第二步目标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在整全视野下,过分细化的学科专业教育已经不适应高校人才应对复杂的社会局面和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为此,建立物流专业跨学科人才模式培养体系,就是将纵向层级与横向层级的学科知识重新划分,进而重新调整社会对物流行业的实际需求与课堂上理论教学之间的动态关系[2]。第三步目标是学生实践平台、学生实践机制的建立,一些高校教学所教授的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纠错,才能一步一步成为课堂教学的成功案例以供学生们学习,这一点需要高校与教师、学生一起依托学院各类实验资源和社会有合作的企业平台完成。
1.2.1 以商业孵化为引导的物流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
目前,物流专业涉及产品设计、工程设计、运营管理、信息技术、营销市场等多维度的学生综合能力训练,需要学生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技术特性,以市场开拓和技术装备的升级设计为主要学习核心。在课程体系中着力这两点,并在实践环节设立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互动机制,有利于实现以实践促课改,以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教改[3]。
1.2.2 科创竞赛为导向的物流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
在大学阶段,学生在研究机械、信息技术、工程、物联网自动化、大数据概率学的过程中,由于高校缺乏竞争机制,因此学生的所学所研只能是基于应试,而非基于创新或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本着以创新创业为目标实行物流专业的教学改革,那么高校应设立相应的创新创业竞赛机制,以校企合作促进师生科研,使得现有的教学课程由理论教学转为实践应用,从而形成具体的实践项目,以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在项目性课程之中迈进跨学科课程体系,增强自身综合应用技术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高校物流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困境,与目前的物联网发展困境是同步的,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所遭遇到的困境,完全反映于现实的高校教学实践中[4]。因此,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困境,也就是制约高校物流教学课程改革的困境。
目前,物联网产业能够取得足够强劲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物联网的三项核心能力。第一项核心能力是物联网的丰富数据与智能分析的结合,包括情境数据的分析和宏观数据的分析等,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预测资产绩效,找到价值拓展的良机。以现有的中国高校物流专业学习内容来看,适时地增加物联网用户数据的分析课程,让学生们了解数据对人们行动方式的影响,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物联网产业运行的底层逻辑。第二个核心能力是解决设备的通信与协调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与此同时,反映到高校的物流专业课程内容方面,其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囊括端对端自动化和新型无人机协作改变物流运作模式等方面,让学生跳出行政管理和任务型思维模式,以产业运行的自动化为目标构建学习重点。第三项核心能力是突破以传感器和设备构成的分布式网络实现新的价值渠道开拓。反映在高校物流产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即高校如何在课程设置上反思产品、服务和数据的性质,以及教师如何向学生定义物流产业发展依托的商业价值,将是高校物流专业课程内容改革的重点。
2.2.1 人才培养被限制在高校内容
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时代,人工智能(自动化)和大数据(概率学)已经成为该产业发展的引擎,而这种前沿技术在学校内部往往不具备现实的接触条件,因为行业的前沿知识与高校的教学内容有相对滞后的传导关系。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一般集中于理论知识内容讲述,面对现实问题,例如,一个落后贫穷但地域广阔的县域物流链接节点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最大程度自动化的问题;大数据如何优化快递点的设置的问题,这些都不是靠现有的理论知识教授就可以完成物流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而是需要高校与企业和社会建立现实的沟通和参与的渠道,使得各个社会主体与学校和教师、学生本身构成实践联系。只有在社会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人才才能最终完成,而现在多数高校物流专业的课程教学设置并没有此项机制,理论联系不上实践成为高校物流产业创新创业人才难以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主要障碍。
2.2.2 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导向的偏差
目前,物流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整体性、连贯性、更新性都不足,而现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将物流产业的边界突破了。学生不仅要学习物流专业的知识,还要接触一些区块链、增材制造(3D打印)、无人机、能源生产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因为物联网的分布技术正在向这些领域提供协同机会,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突破,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商业价值也会得到开发[5]。目前,学生普遍缺乏跨学科体系知识,而这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造成潜在的障碍。
2.2.3 师生沟通机制缺乏与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其实是应试教育照本宣科教学模式的固有问题,反映于高校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另一方面是高校物流专业教师大部分只在课程教学时段与学生接触,使得学生很难与教师直接沟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缺乏教师的引导。
目前,中国的经济模式正在向生态文明模式转型,物流专业也是如此,尤其在快递员运送风险处理、快递载具自动化与能源清洁化领域,高校的物流创业教学内容设置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授学生了解现有的物流体系知识,而是要以引导学生学习物流产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绿色技术的发展相结合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从简单的物流业快递包装的绿色化改造,到复杂的物流节点的大数据优化,再到冷链产业数据的实时监测体系规划等方面,高校的物流专业教学必须与国家生态文明转型的大政方针结合才有其价值实现的空间。
3.2.1 校内实践实训基地的建立
高校应在校内建立物流教学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了解现代化物流设备的运行流程,了解物流行业的各个环节、各个节点、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及其对应的岗位职业、环节作用,为学生的就业认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3.2.2 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展开
一般情况下,校企合作的好处是有助于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完成无缝学习和就业,但另一方面这也会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造成阻碍。因为不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企业实习,学生只能是在固有的教学体系和产业体系中服从体系的价值观,学生在一切行为和思想都是为产业的固有经济利益模式服务的,而非突破与创新的经济运营模式或技术。彼得·格鲁克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曾谈及,企业在面临“业绩、市场、技术”三大追求时,一般过程是以市场需求、业绩考核、技术逐步更新为目标的,而不是以新的消费模式和市场模式的开拓、新的行业标准的制定、新的技术代际突破为目标。所以,高校物流专业在与企业进行合作教学和促进学生就业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创新物流产业运营模式、创新物流装备新技术的需要,为学生的独立创新和独立创业提供相应的成长空间,否则物流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将成为技工就业岗位的技能培训,而与专业设置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
3.2.3 以实践商业运营促进学生实现创新创业转变
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业精神和独立创业能力方面,物流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应让学生熟悉和了解项目申报、人员招聘、市场调研、设备采购与更新、物流节点优化、店面装修与成本控制、商品配送与安全、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给予学生在各项领域中的实践操作机会 ,使得学生全面了解物流产业,以实战促学习,最终完成物流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所谓课程模块就是依托网络慕课的形式,从系统设计的角度将课程方面的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和通识教育知识以系统性的视频课程、答题软件等方式,来搭建学生的自学系统。这样学生们在校外岗位实习的过程之中,就可以不耽误校内的专业理论知识和通识知识的学习。关于分阶段课程体系,就是依照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的学制阶段配合相应年级的实践模块来完成,一个学期对应一个项目内容的实践模块。例如,一年级的物流流程知识学习,对应的是运输管理实务、配送管理实务、仓储管理实务等实践模块;二年级的运营模式知识学习,对应的是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节点选择、物流载具优化等以项目实施为引导的实践模块;三年级的设备技术知识学习,对应的是自动化设备、无人机、人工智能等以项目实施为引导的实践模块;四年级的创新创业课程,则直接对应独立运行物流营业点、独立开发物流新的价值渠道等实践模块。教学模块的设置与教学阶段的配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素质。
在师资方面,校内课程教师与校外企业专业人才的引进缺一不可,校内教师负责的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校外教师负责的是在实际项目中引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课程+项目”的双导师制度,能够很好地平衡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解决问题的需要,让学生在岗位实践和学术两个方面实现双向提升。另外,校外项目导师也可以在“智慧物流”大赛、“绿色物理”大赛等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引导学生在智慧物流技术研究方面发力,二是引导学生在绿色物流耗材研究方面发力。依托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校外项目导师指导学生完成各类学科的竞赛作品方案,同时由于熟悉行业,对于有技术创新成果的同学,校外项目导师也能在论文发表和专利注册等方面给予协助,最大程度上培养双创物流人才。
总而言之,物流业作为支撑我国国内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基础性产业,其经营模式创新、技术装备创新、服务理念创新等必然要符合国家经济转型的需要,在国家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之路上,对自身的行业发展进行技术革新和理念革新;表现在高校物流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高等教育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必然要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绿色技术的发展,以新的姿态和面貌来适应这种时势变化;在具体的教学改革方面,要坚持“课程+项目”的双导师制度培养“双创”人才,以“分阶段课程模块”建立跨学科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每个学级、每个课程模块得到理论和实践的全面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