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发挥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中的育人功能研究

2022-02-23 00:51陈楚琪
现代英语 2022年22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育人大学

陈楚琪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学英语教学在实现立德树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然而现实是大学英语教材缺乏中国文化血脉,大学英语教师不重视中国文化的英语输出,学生相应地无法完成对中国文化的英语思维表达。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育人功能,以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发挥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中育人功能的必要性

(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国家文化通过多种渠道向全球辐射,大学英语的教学中也大量充斥着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部分高校学生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迷失自我,盲目追逐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因此,发挥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中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21世纪多元化跨国际交流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肩负传承中国文化的重任,势必也需要具备高水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中国文化,通过对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进行辩证分析,使大学生坚信中国文化优势,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树立家国情怀,提升人文修养,启发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促进中国文化传承和传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的瑰宝。然而,我国部分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仍停留在京剧、剪纸等艺术范畴,对中国文化没有系统的概念,更不知如何用英文表达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舞台上,来自中国的文化符号、文创产品也略显逊色。一些好莱坞动画大片采用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赢得全球观众的掌声,却非中国编剧、导演之作;一些知名时装设计采用中国花纹图案惊艳世界,却非出自中国设计师之手。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机融入中国文化,发挥其育人作用,有助于莘莘学子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为中国发声。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状及其原因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正如著名教育学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所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仅仅知道语言知识是不可能与别人进行成功交际的,因为他缺少文化知识。”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交流,而交流意味着对语言的吸纳和传播。当前,很多高校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总是把精力放在语言知识的教授中,仍以听、说、读、写、词、句、语法的应试教学方法为主,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授,这只是语言学习中的吸纳,传播则是向目的语国家输出本民族语言文化,即中国文化。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中国文化的育人功能,不仅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更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然而,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呈现出重西方文化、轻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中处于缺失的现状。

(一)教材中缺失中国文化元素内容

一个课程的核心主要体现在教学材料中,教材是教育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传递教学内容、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在我国,所有本科院校学生要求能够通过英语四级、六级等级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试。受这种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英语教材大多偏重语句和语法,忽视语言的文化内涵和中国文化的渗入;高校教师为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也侧重英语知识的教授,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压力下,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应付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上,为满足就业、考研而学习英语。高校学生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英语学习上,然而却很少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关于中国文化知识方面的书籍。在大学校园中,学生对“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可以侃侃而谈,但对中国的文言文、唐诗宋词、《三字经》,甚至“上元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了解的很少,这就是所谓的高校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这种英语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分离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大学生在今后的跨文化交流中无法准确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融入中国文化的育人功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1]。

(二)课程考核忽视中国文化元素

课程考核是测试与评价教学的指挥棒,测试与评价的内容对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国英语课程考核主要测试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这样的课程考核更加侧重英语词汇量、语法结构、阅读理解。在大学英语期末考试中,基本是对本学期所学课程的考核,如英美概况、综合英语等西方文化知识与语言技能的考核,很少有涉及中国文化元素的题目。师生受课程考核的影响,为提高课程考核的分数,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考试重点来开展英语学习,这也导致大学生在学习中忽视了中国文化。

近几年英语等级考试改革后,英汉互译题型中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翻译的题材和分值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这样的改革给出了高校师生一个信号:要想准确地做好翻译题,在掌握翻译技巧之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因此改革后的英语等级考试,要求大学生不仅熟悉中国的文化习俗,还要具备用英语向世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把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能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2]。传播中国故事与中国声音,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高校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责任。

(三)师生中国文化意识缺失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学习一定要伴随着文化的学习。英语学科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交流的语言,而是通过课程的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西方文化也不断渗入学生的脑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文化中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也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当前外语教学过度强调目的语文化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在外语教学中有效地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培育,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目的语对中国文化进行准确的表达。

程晓堂教授把“文化意识”解释为“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来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现今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模式还是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课堂上主要由教师讲解英语知识,学生负责听、写和练习,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多数教师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或者对中国文化抱有误解,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师生对中国文化意识缺失的现状下,只有提高师生的中国文化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既要对目的语民族文化加以认识学习,更要充分理解掌握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并能使用目的语正确表达,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传播出去,彰显中华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四、发挥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中的育人功能的实践路径

(一)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比例

我国大学英语教材普遍以英美西方文化为主,教材中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严重缺失。例如,曾统计在大学英语《综合英语》教材中有接近70余篇英语阅读短文,其中有关西方文化的文章有40多篇,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只有2篇,从这本教材的选文分析中可见,教材确实压缩了中国文化在英语教材中的内容比例。大学英语教材编写过于西方化,过于强调西方文化,反而不利于大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长期接触西方文化为主的英语教材,多数大学生在谈及西方的时事政治和风土人情能长篇大论,而却不知如何用英语流利地表达中国文化。

基于现有大学英语教材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对英语教材进行改革是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编写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教材,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全面地在大学英语课堂进行中国文化教学。例如,在高校英语教材中更多地编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化和增加中国优秀短文的英文翻译内容: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高铁建设的中国速度等当下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使学生在中西方文化对比中学习英语,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效果会是立竿见影的[3]。

(二)在大学英语考核中加入中国文化内容测评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主要是对大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准确、客观的测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自从1987年正式在全国范围实施以来,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使英语在中国得到了普及,并且成为各个行业招聘录用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条件之一。但英语等级考试主要考查英语语言文化基础知识,考查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知识的内容很少。目前英汉互译题型中加入了中国文化元素,应该在分值较高的听力和阅读题型中多涉及中国文化内容,来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考试内容中所占的比例。通过改革大学英语考核内容,高校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会更加全面,也提高了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提升师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枢纽,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如果教师本身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一知半解”,又怎么能正确引导学生呢?在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学生学习行为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调节者,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要不断自我加压、发奋学习,不断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4]。

提升大学教师中国文化素养是促进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的重要支撑,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出调整:第一是通过培训的方式提升英语教师的文化素质;第二是高校也需定期检查英语教师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效果,适当调整对英语教师的评价标准;第三是鼓励高校英语教师申请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方面的课题,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教授中国文化的积极性。通过提升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教师可以有效地把教材内容与中国文化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化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5]。

(四)在校园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推进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校园的素质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学校文化的建设,让学生领略、学习和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但目前高校校园中学习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够浓厚,受西方文化冲击严重。笔者认为,在高校校园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活动需要各高校的努力。高校发展不能只注重硬件设备、校园建设等硬实力,还要更多地关注软实力建设。高端的教学设备和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而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提高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高校通过举办各种校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如,将戏曲、国画、书法、武术、太极等中国传统文化引进校园;举办文化艺术节、知识竞赛、演讲和成语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邀请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讲座,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板报、宣传栏等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具有更强的视觉认知。校园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学生不能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6]。

五、结语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的精神命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文化多元化时代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带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已经成为英语学习者的使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中国文化的育人功能,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高校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机融合起来,坚持中国文化育人的理念,探索新的实现路径和方法,积极推进中国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育人大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