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旦央吉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在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方方面面进行时。建设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是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之中的重要主要环节。一定要进行深入思考,对于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特点和短板,在探索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融资体系的多种可能性有效发展,更要确保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顺利推进,发展文化事业。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集公共性、服务性、精神性于一体,是基于一定的公共投入和公共场域,以公共基础设施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服务内容与公众互动交流,从而发挥传播、娱乐,教育、传承等功能,实现公民文化权益保障,社会文化生态维护,国家文化认同等目标的文化事业。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从概念提出、体系建设到作用发挥,其发展阶段已从“有没有”转为“好不好”、“精不精”,今后要向“强不强”发展。作为衡量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指标,可及性成为学界、业界亟待关注的视域。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提出,不仅体现了满足人民需要、实现全民共享的工具理性,更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理性回归。
1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目标。现阶段,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品质有了在幅度提升,也便利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实际需求越来越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从口较多,尽管现阶段群众文化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城市发展相对比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还有着极大的差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对该项工作加以完善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建科学合理且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很好地减小城乡文化差异,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有着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强的基础,一旦没能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予以足够的重视,就难以实现全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样一来也就难以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与稳定。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研究
2.1完善基层文化设施规划,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基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末梢,亦是短板。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机制,积极推进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进程,建立县域公共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依托第三方服务平台向基层配送数字文化资源,发布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特色资源,通过开展城乡结队帮扶、文化惠民工程、流动文化服务、文化志愿服务等形式,由点带面延展公共文化服务辐射范围,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向农村基层延伸,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同发展的同心圆。以社区、自然村为单位打造城乡文化驿站,努力缩小群众获取、共享文化资源的时空成本,实现城市10分钟、乡村半小时就近、随时体验的便捷,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2.2注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与进步,随之来越多的新词汇衍生子出来,如大数据、信息化等。因此,现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确实将其与“互联网+”有机融合起来。大力发展和应用信息化技术,使其更好地与农村资源相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此外,在现代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中,还应当将电子图书室等融合进来,使广大农民群众得以更加方便、快捷和及时的了解最新的信息和知识,全面落实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促进农村的健康、和谐与稳定发展。
2.3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想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还应当确实重视农村地区的人才培养,予以一定的人才政策帮扶,同时,还应当设立专项人才培养资金,使更多的文化人才得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另外,政府方面还应当积极帮助农村地区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并制定科学合理且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性强的文化人才精英队伍,积极开展定期的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确实从根本上提升农村文化人才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2.4将现有文化资源与农村实际背景进行结合
要想扩大农村文化的宣传力度,就必须要深度分析农村文化现有的资源条件,从而建设起有效的、合理的文化资源分配,在文化内容、文化资金等方面确保都能够给文化建设做好最基本的保障。首先要完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保障其能够实现服务大众的功能,避免出现文化馆功能混乱的情况。要想推动农村公共文化的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对文化设施进行规划和一定的收费,确保其在满足农村人员的生活文化需求上,又能够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服务。显而易见,农村的文化事业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在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和市场。因此,在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同时,需要处理好有关政府部门与农村组织、农村人員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进行有效的职能分配和文化管理调整等等,进一步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应当以广大农民群众为中心,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实保证广大农村群众得以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福利和权益,全面促进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健康、和谐与稳定,真正使农民群众得以从思想上和文化素质上得到有效提升,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李燕凌,朴鑫宇,李慧.基于”互联网+”的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v.19(02):227-228.
[2]朱柳依.关于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对策建议[J].农家参谋,2020,No.657(11):56-56.
[3]李国新.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