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忠
西学东渐,是讨论近三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关系的一个关键词。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用利炮坚船敲开中国的大门,开启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但这同时也是近代中国结束闭关锁国而走向世界的开端。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还是东与西之间的思想震荡,无论是主动的开启还是被动的打开,文明冲突所带来的挑战与回应,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双向交流的建立和文化交互渗透的潜流涌动。这个历程一旦开启,就永远不会停止,更何况随着轮船、飞机和电波的发明与利用,整个世界渐渐变成一个地球村落。到了互联网时代,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同步获得信息,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交换着不同的观念,呈示着思想与文化的碰撞,继续着文明的冲突。
当代中国之所以崛起,其实是因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当中国毫无隐讳地发出自己激昂的声音,试图重新引领世界文明的潮流之时,回观历史,我们发现,这声音其实是以中西思想精华为基底的。因此,不同文明之间的挑战与回应,冲突方式下的接受与融合,碰撞表象下的理解与融通,争辩背景下的和解与吸纳,也许便是人類族群相处的通行模式,也可能是未来世界的基本旋律。
中国戏曲与俗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只是这种文明交流进程中一个小小的影子。书籍是思想与文明的载体,研究书籍文献在海外流播,不仅可以从中发掘本土佚失的文献,还可从它的传播及阅读、接受过程,体察文明之间对于相互了解的渴望,体会这个过程的艰难曲折。只有放到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才能更好地体察其中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经济的腾飞,也让中国重新走向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留学基金和大学研究生助学金的资助下,许多年轻学子到海外访学或者留学,在各藏书机构寻访所藏汉籍文献和与中国有关的外文文献,逐册翻阅,目验为据,加以著录、比较,在广泛收集文献的基础上,展开细致深入的研讨,撰写文章。这组稿子的形成,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这几位年轻学者,都曾在海外有亲身的访书体验。他们所讨论的是关于俗文学的专题研究,但这些研究本身同时还指向更为广阔的领域。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