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霍利·纳吉绘画语言的空间转译

2022-02-23 16:14张婵媛
东方收藏 2022年1期
关键词:绘画

摘要:绘画与建筑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甚至存在着转换关系。而将莫霍利·纳吉绘画语言转译为三维的建筑空间必须遵循理性的逻辑和步骤:首先,以图像学理论为指导,对莫霍利·纳吉的绘画语言进行分析;其次,探寻莫霍利·纳吉绘画语言和建筑语言之间现象类型的统一性;最后,将现象“迁移”到对应的建筑、空间中。这样,就完成了绘画—建筑转译的“三部曲”。

关键词:莫霍利·纳吉;构成主义;绘画;空间转译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21_0908)研究成果

构成主义运动兴起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后来,俄国的构成主义设计师将其理念带到了西方,尤其在德国产生了巨大反响。20世纪20年代初,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 Nagy,1895—1964)在德国柏林受到了构成主义的深刻影響,开始走上抽象绘画的创作道路。

在众多的构成主义画家中,莫霍利·纳吉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他的构成主义绘画是非常个人化的,对各种诠释都是自由、开放的,并非集体探索的结晶。因而,本文对其绘画—空间转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独创性、挑战性和惊喜感。

一、图像分析:莫霍利·纳吉的绘画语言

“图像”一词“主要来源于西方艺术史译著,通常指image、icon、picture和它们的衍生词”。如今,一些学者将“图像”一词进行拆解,“图”指图形,而“像”指图形中的含义。解读构成主义大师莫霍利·纳吉绘画中的图像语言,是绘画-建筑转译的第一步。

(一)抽象的构成手法

在莫霍利·纳吉的绘画中,几何图形是画面的基本元素,它们以抽象的手法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张富有意趣的构成主义绘画。

20世纪20年代期间,莫霍利·纳吉主要使用水彩、水粉、油画颜料和拼贴材料进行创作,画面中半圆、正圆、长方形、梯形、菱形等几何图形,被赋予不同的色彩,通过拼贴、组合的手法共同构成丰富的视觉形象,画面简洁却不失严谨。在他于1923年创作的绘画《Composition》中,橙色半圆和三条不同颜色的线条以不同的角度拼贴、组合在深色背景上,构成意味十足。类似的作品还有:《Architecture 1》(1922年)、《G.Smirg》(1923年)、《ZVI》(1925年)。

20世纪30年代之后,莫霍利·纳吉热衷于用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绘画实验。1935年,他用软木材料创作的《空间调制器》,正方形的软木板上,正圆和梯形交叠在一起,在深色正圆形的表面,除了绘制数个白色小圆之外,莫霍利·纳吉还安插了数根顶端是黑色球体的插针。通过这些圆形的拼贴、组合,导致了面的变形,抽象而纯粹。

(二)叠合的形体表现

纵观莫霍利·纳吉的绘画生涯,不论是早期还是晚期,交叠重合、互相渗透的形体表现在画面中都随处可见。它们像捉迷藏一样地结合在平面上,增添了节奏和韵律感。

1923年,莫霍利·纳吉创作了石版画《Construction》。在这幅画中,并不是所有的几何形体都具有透明属性。从色彩的角度看,画面由黑、白、灰三种颜色组成,白色的半圆形、细线条和灰色的菱形、长方形相互叠合在黑色背景板上,而灰色肌理感的不规则菱形、长方形像是两块半透明属性的玻璃砖,而其他的形体则处于不透明的状态。

1927年,莫霍利·纳吉创作了布面油画《A19》。在这里,所有的几何形体拥有了类似于彩色玻璃般的透明属性,白色正圆形和四个向外无限延伸的红色、黑色几何形以不同的角度交叠,并置在浅色背景上,而彼此重叠的部分相互渗透,形成了丰富的色彩变化。类似的作品还有:《CompositionA.XX》(1924年)、《AL 3》(1926年)、《TRB 1》(1928年)。

(三) 运动的光线结构

用“光”来绘画,是莫霍利·纳吉构成主义绘画中的创新实验,他曾在《绘画 摄影 电影》中提道:“必须对光施以至高的操控,把它作为新的创造手段。”其后期的画作中,色彩和各种材料的大胆运用,在画面中传递了“运动中的视觉’的动态观念,不仅激发了人们视觉想象的能力,还促使观者在精神和情感上进行感受、思考。

1936年,莫霍利·纳吉用电影胶片创作了《光绘画》,其胶片表面产生的轻微变形和运动,“造成映像和倒影在背景处的结合,在这里,‘拼贴’的立体结构已经转化成一种‘光线结构’”。1940年,他用树脂玻璃绘制了《CHP.空间调制器》(图1),“光”从画面的右上角照射在红色树脂材料的表面,“光线”的变化使表面产生了颜色的涌动,而最接近“光源”的区域更是产生了一种类似于曝光的现象,那运动的“光线结构”为绘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除了动态的光线结构,在后期的绘画中,莫霍利·纳吉还经常在画面中使用各类环状纽带。例如他于1941年创作的《CHSpace 6》中,两条不同颜色的环形纽带与红色椭圆在浅色背景中漂浮着、扭动着,动感十足。类似的作品有:《Galalitbild》(1932年)、《Space CH2》(1938年)、《LightForms》(1941年)……

二、现象类型:莫霍利·纳吉绘画与空间的共同语言

埃尔·李西茨基认为:“绘画是向建筑的一种过渡”,问题在于,如何过渡?

因而,探寻莫霍利·纳吉绘画语言与建筑之间的共同语言,即二者的统一性,是绘画—建筑转译的第二步。

(一)拼贴、组合——蒙太奇

抽象的“拼贴”“组合”“构成”形式是莫霍利·纳吉绘画中最直观的语言,从外在表现到内在意蕴,都体现出蒙太奇手法的特征。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本就是建筑术语,意为构成、组合、装备”。起初,蒙太奇作为一种实验性的艺术手法,出现在英国早期的电影制作中,至今依然是常见的影视制作手法之一。首先,对剧本内容进行“分镜头”处理,然后再将不同的镜头、画面主观、有序地组织、剪辑在一起,联合成一部影片。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导演能够自如地表达其思想、意志,观者也能在其暗藏的精神世界中探索、思考。

深层次解读莫霍利·纳吉绘画中的抽象构成手法,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十分明显。平面中,单一的几何图形通过富有秩序和节奏的若干组合方式,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使“少变成了多”,同时表达了画家的个性和精神。这些特点都与蒙太奇手法有着共通性。

(二)交叠、互渗——透明性

“重合”“交叠”“互渗”……这些词汇既是莫霍利·纳吉绘画中常见的形式语言,又是“透明性”概念的同义词。

“透明性”理论是美国建筑理论家柯林·罗(ColinRowe)和罗伯特·斯拉茨基(RobertSlutzky)提出的,他们在其著作《透明性》中不仅阐释了透明性概念的多层含义,还将“透明性”区分为物理透明性和现象透明性。物理透明性“是物质的一种本来属性,例如玻璃幕墙”,柯林·罗将莫霍利·纳吉的绘画归入物理透明性的范畴,并解读了他于1930年创作的绘画《La Sarraz》中的物理透明性现象。

此外,莫霍利·纳吉绘画中的物理透明性现象,还暗含了一种隐喻的意味。在他的画面中,抽象的几何形体如捉迷藏式地组合在一起,每个图形的位置都模棱两可,似有隐藏本体之意。莫霍利·纳吉也曾表述:交叠的透明常常暗示着上下文的透明性,揭示了事物中曾被忽略的结构特征。

(三)动态、变幻——游牧性

作为一名先锋艺术家,“动态”“变幻”是莫霍利·纳吉绘画实验中最具个性化的语言,运动的光线结构、抽象空间形成了多层次的“游牧”特性。

“游牧”是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 Louis Réné Deleuze)的重要思想之一,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游牧空间”的概念,意指一种动态的、自由的、平滑的、连续的抽象空间,它的要义在于动态、差异和生成。“游牧空间”的提出,对很多艺术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剖析莫霍利·纳吉的构成主义绘画可以发现,“游牧”的表现方式是多样的。在早期,他基本使用传统的绘画材料,创作手法相对简约、纯粹,运动之势主要在静态的二维平面中生成;而在晚期的绘画创作中,除了在二维平面中多次绘制动感的S形纽带之外,他还大胆地尝试各种媒介材料进行绘画创作实验,形式多样,不拘泥于常规,并且在二维、三维的画面中引入了动态光影,拓展了绘画的语言。

三、现象迁移:莫霍利·纳吉绘画语言的空间转译

亨利·罗素·希区柯克在《走向建筑的绘画》中指出:“抽象艺术的意义在于它们能够使一种塑性的探索成为现实。”将上文提到的现象类型“迁移”到建筑、空间,是绘画—建筑转译的第三步。

(一) 伊东丰雄(Toyolto)——空间蒙太奇

在空间设计中,蒙太奇的手法早已不是新鲜事,建筑师将两个及以上独立的空间要素、场景进行并置、组合,使其联合成更有意味的整体。

提到空间蒙太奇,就会联想到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所设计的建筑作品。不论是1977年长野县住宅,还是2009年白色O形住宅,伊东丰雄将一个个独立的几何形体通过蒙太奇手法有序地拼贴、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整体形象,极具感染力。在长野县住宅的某一立面形态中,伊东丰雄将三角形、矩形、圆形、拱形以及其他几何形进行了巧妙的拼贴、组合后并置在同一平面上,形成了充满意趣的立面图形。而在2009年白色O形住宅的平面也是由类似的空间蒙太奇的手法设计而成,各类几何图形富有节奏感地组合在一起,营造出自由、活力的建筑空间。

(二)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包豪斯建筑

莫霍利·纳吉在绘画中熟练地运用着物理透明性的设计手法,而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也做出了一致的选择,他所设计的包豪斯校舍就是最好的例子。

与莫霍利·纳吉一样,格罗皮乌斯注重玻璃的透明属性。在包豪斯校舍的工作室一翼,透过大片的玻璃幕墙,人们可以隐约地看到其内部的立柱、栏杆、楼板……这种同时看到建筑外部和内部空间的现象,正是物理透明性设计手法在建筑中的直观表现。这些玻璃幕墙包裹在包豪斯工作室之外,形成了透明而相互交叠的立面效果,虽然柯林·罗在《透明性》中对这类建筑中的物理透明性现象似乎并不赞赏,但不可否认的是,大片玻璃幕墙的运用依然“对如今建筑界中大行其道的外墙解放运动做出了贡献”。

(三) 朗·赫伦(RonHerron)——行走城市(WalkingCity)

莫霍利·纳吉在绘画中着迷于“运动”“变幻”的光线实验,就如同郎·赫伦提出的“行走城市(Walking City) ”构想一样,表现出显著的“游牧”特性,且二者都为乌托邦的理想而奋斗终身。

1964年,建筑电讯派成员郎·赫伦天马行空地提出了“行走城市”的构想。在这个乌托邦的构想中,城市是可移动的,人类生活在巨大的金属仿生体中,建筑之间通过步行带连接,组装成一个超级城市。“行走城市”提倡设置“游牧式”的城市基础设施,降低其受限性,虽然这是一个乌托邦的构想,并不会真正实现,但理性和严谨依然存在。

朗·赫伦“行走城市”构想中的游牧性理念激发了众多艺术家的想象力,而在《运动中的视觉》一书中,莫霍利·纳吉也曾提倡过“活动建筑”的概念,他鼓励建筑师们打破传统静态建筑的设计原则,而不是简单地将“房子”送到海上(图2)。

综上所述,通过对构成主义艺术家莫霍利·纳吉绘画语言的空间转译,不仅证实了绘画—建筑转译存在的可能性,还体现了建筑学中跨界研究的意义、价值。但并非所有的绘画都具备向建筑转译的条件,只有具备“复合某种确定媒介条件”的图像才可以进行转译,莫霍利·纳吉的构成主义绘画正是具备这种条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行,相信绘画与建筑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大趋势会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夏桐枝.IMAGE一词的意思浅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73.

2.[匈]拉兹洛·莫霍利·纳吉.运动中的视觉:新包豪斯的基础.周博,朱橙,马芸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159.

3.陆邵明.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161.

4.[美]柯林·罗,罗伯特·斯拉茨基.透明性.金秋野,王又佳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2.

5.[瑞]希格弗雷德·吉迪恩.沃尔特·格罗皮乌斯[M].纽约:雷因霍都出版社,1956:54-55.

作者簡介:

张婵媛,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绘画
一慢改写星火绘画
乒乓猪
绘画
绘画班的困惑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刘奇伟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