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燕红
摘要:江南气候多雨,且雾霾天气多,幼儿的户外运动常难以正常开展。我园充分挖掘幼儿园室内场地及空间,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及幼儿游戏发展需求,开启室内混龄游戏模式。作为室内混龄游戏区之一的楼道游戏区,自开设以来,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本文从室内楼道游戏的场地规划、内容设置、材料投放、评价策略四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不断调整、优化楼道游戏,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到楼道游戏中,提升幼儿运动能力。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楼道游戏
运动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 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二小时,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但是由于江南气候多雨,且雾霾天气增多,幼儿户外运动常常难以正常开展。为了保证幼儿在特殊天气里也能有足够的运动时间与空间, 在课程游戏化精神指引下,结合我园室内空间宽敞、楼道众多的优势,充分挖掘幼儿园室内场地及空间,开启室内混龄游戏运动模式,让幼儿在自由、自主、创新、愉悦的混龄游戏中,提升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的良好发展。
一、课程游戏化下基于幼儿游戏安全需求,开展楼道游戏场地规划的探究
我园室内空间宽敞,在课程游戏化精神的指导下,有效利用三个楼层的活动室、多功能室、大厅等场地预设了侧重走、跑、跳、钻、平衡、投掷、负重、攀爬等能力发展的二十四个不同内容的游戏区。混龄游戏模式给予了幼儿自主选择权利,在刚开始阶段,幼儿为了能快速选择到自己心仪的游戏区,有很多孩子在选区途中跑的很快,容易发生碰撞,存在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出于安全需求考虑,在幼儿经过的楼道里投放了圈、垫子、跨栏、小桶等材料,让孩子路过的时候自由摆放,这样孩子们路过的时候可以跳过圈、爬过垫子、绕过小桶,这些小障碍不仅能在幼儿奔跑的过程中起到减速的作用,还能让幼儿边走边游戏,起到了一定的缓冲效果。
楼道中的走廊、楼梯作为连接室内空间的“主干道”,是室内游戏开放时幼儿选区经过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如何让其在发挥重要的通道功能的同时,能更好地发挥楼道特有的空间优势,也能作为一个可以供幼儿运动的游戏场所?通过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给楼梯编号,与孩子开展“我习惯走的楼梯”谈话,从而了解孩子们室内游戏时上下楼走哪个楼梯习惯,倾听孩子的想法,确定1号、3号、4号、5号、6号楼梯作为幼儿上下楼选区的通道,在建筑中间的2号、7号、8号楼梯作为楼梯游戏区。
我园的走廊深长且各不相同,一楼“回字型”、二楼“工字型”、三楼 “U字形”,结合实际需求,在孩子们的讨论、投票中决定启用一楼的南半走廊、二楼和三楼走廊作为室内混龄游戏时的走廊游戏区。这样楼道场地的规划,孩子们一起设计游戏区与通道区的不同标识,既充分保证了游戏时楼道的通道分流功能,也发挥了楼道中走廊深长、楼梯倾斜等特有的游戏场地功能。
二、课程游戏化下基于幼儿游戏内容需求,开展楼道游戏项目设置的探究
(一)收集幼儿想法是前提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楼道游戏内容的设置首先要了解幼儿所想。随着幼儿游戏需求的提升,原本出于安全角度思考变为立足幼儿游戏需求,从促进幼儿体能发展角度出发,我们开展了“走廊还能怎样玩”、“有趣的楼梯游戏”园本教研。教师和孩子们聊走廊、楼梯游戏的玩法,让幼儿把希望在走廊、楼梯上开设的游戏画下来,收集幼儿的设计图。
(二)解读《指南》目标是依据
楼道游戏内容的合理设置,除了要倾听幼儿想法外,还需要《指南》的专业引领。根据《指南》健康领域幼儿动作能力发展目标及各年龄段幼儿体能发展情况,设置与幼儿期望开展相匹配的楼道游戏。在楼梯游戏内容预设中,我们根据《指南》目标中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爬攀登架、网等;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等,我们将楼梯游戏中可能发展幼儿相对应的体能游戏内容设置为爬楼、滚球、障碍、踩点、负重、拉爬、滑梯等不同楼梯游戏内容。走廊游戏内容的预设,根据《指南》中能单脚连续向前跳;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等目标,预设了投掷、对抗、跳圈、穿越等不同游戏。
有了《指南》的引领,再结合幼儿的游戏需求,在一楼南走廊结合墙面空间开设了攀爬游戏,在长200多米的“工字型”二楼走廊上,创设了送快递的情景游戏。在三楼“U”型走廊中,将孩子们设计的轮胎游戏、投掷游戏、对抗游戏、穿越游戏、垫子游戏、跳跃游戏分段式设置在走廊中,让幼儿在不同楼层自选游戏时,在经过走廊的时候“顺便”玩玩走廊游戏,这样既发挥了走廊通道作用,又充分发挥了走廊的游戏功能。
三、课程游戏化下基于幼儿游戏更新需求,开展楼道游戏材料投放的探究
(一)观察幼儿游戏需求,及时调整游戏材料
和幼儿商量定下的楼梯、走廊游戏内容后,师幼一起收集游戏材料,根据游戏需求投放相应的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观察,老师们看到了每个游戏点上的留言板幼儿画下来的“我还想这样玩”及“我想要的材料”,老师们利用游戏讲评、日常谈话,向幼儿了解各个游戏区情况,记录幼儿游戏反馈信息。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非常喜欢楼梯、走廊游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幼儿说楼梯、走廊游戏材料太少,送快递太简单了;有的幼儿觉得拉着绳子往上爬没有挑战性;有的幼儿说楼梯上的垫子要两块,一块爬上去,一块滑下来……根据幼儿游戏发展需求,师幼及时调整材料,增加楼道游戏的趣味性及挑战性。
(二)关注幼儿创新想法,了解游戏生长需求
有了前期游戏经验,幼儿对楼道玩法有了更多创意,对材料的需求也更高。根据幼儿游戏更新需求,对楼梯游戏材料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木板、瑜伽球、篮子、塑料垫等材料,幼儿在木板做的滑梯上玩各种滚动游戏。根据孩子们喜欢在楼梯坡度上玩滚球,我们在樓梯扶手上做了弯曲的pvc透明管道,幼儿收集了乒乓球、纸球、圆形积木等,在透明管道里玩滚球游戏。孩子们从三楼管道口放入小球,看小球在透明管道里往下滚动,和小球比下楼速度,孩子们乐此不疲地享受着楼梯游戏的快乐,双脚交替上下楼梯的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
二楼走廊送快递游戏,也是在幼儿不断生长的游戏需求下,创设不同材料的路段,让幼儿在送快递的过程中,在选择不同运送工具或徒步的过程中,可以走平坦小路、过小木桥、光脚走指压板小路、匍匐钻地道、走纸箱迷宫,也可边走边向上跳,触摸走廊上悬挂的不同布偶、乐器、羽毛等。还在走廊里根据幼儿认识时钟的不同能力,装上电子钟与机械钟,让幼儿在游戏时有意无意看看送快递走不同路段所需不同时间,比较用时的长短。
(三)继续倾听幼儿想法,不断调整游戏材料
新材料投放过程中,老师们继续观察,倾听幼儿,收集想法。我们发现幼儿的游戏已经不局限于简单的走廊送快递、楼梯攀爬、滚球等游戏了,走廊及楼梯游戏的趣味性、挑战性的提升势在必行。根据幼儿需求,在楼梯上设置不同障碍物,在走廊里创设健身馆等游戏区,收集生活中的低结构材料,如纸筒、pvc管、木板、软管等,在楼梯、走廊里设置团队的对抗游戏、穿越火线等挑战游戏,鼓励幼儿巧妙利用低结构材料在楼梯、走廊里玩出更多有趣、有创意的游戏。
四、课程游戏化下基于幼儿游戏能力需求,开展楼道游戏评价策略的探究
(一)游戏投票评价,追随幼儿兴趣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最有对自己游戏进行评价的权利。贴纸的投票模式,可以清楚地看到室内游戏各区的“冷”“热”。在幼儿投票中,楼道游戏始终在24个游戏区里名列前茅。究其原因,幼儿说:“走廊游戏、楼梯游戏每天可以玩不一样的新游戏,地方大,好玩”。以投票的形式,让老师追随幼儿的兴趣点,及时了解,不断调整。
(二)佩戴游戏标志,追踪分龄评价
在中大班混龄游戏中,每个游戏点老师是固定的,但进入游戏区的幼儿是混龄的。为了让护导的老师能直观分辨中、大班幼儿,进行有效观察评价。园部统一购买护腕巾,中班孩子戴橙色,大班带蓝色,这个护腕即可作为擦汗巾用途,又可作为老师对中、大班幼儿进行游戏观察的标志。楼道游戏的混龄评价同样如此,便于游戏点的老师在混龄游戏中,观察中大班孩子的差异及游戏中的不同情况。
(三)数码运动手环,数据客观评价
幼儿在楼梯游戏、走廊游戏运动中的运动量、心率、消耗的卡路里到底多少?运动手环的佩戴可轻松解决幼儿运动时数据的采集。我们让选择楼道游戏的幼儿,在进入游戏区前,佩戴运动手环。在结束游戏时,将手环取下,挂到相应位置,教师则可将手环中的数据导出,教师对照相应的参考数据,可轻松分析在游戏中孩子的运动量是否适宜,更好地调节楼道游戏的运动量。
(四)制定評价量表,评价有据可依
室内运动游戏同样需要一套有针对性的幼儿运动观察评价量表,我们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发展目标作为评价量表参考的“宝典”。楼道游戏中,根据三个年龄段大致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表格式罗列出来,让教师在观察中进行对应评价。
在课程游戏化理念指引下,我园室内楼道游戏源于幼儿安全所需、游戏内容源于幼儿意愿所需、游戏材料源于幼儿创新所需、游戏评价源于幼儿能力发展所需,在开发楼道游戏中,教师通过“倾听→观察→研讨→调整→优化”,立足幼儿游戏发展需求,不断更新完善,让幼儿体验楼道游戏的无穷乐趣。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