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攀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当代教育的目标调整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社会大众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给予了相当大的重视。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开展数学教学也成为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根究研究表明,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提高数学能力,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举一反三将这种能力应用于其他的学科,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值得教育界重点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教学方法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案例
(一)运算能力方面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算能力方面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一知识点进行课堂设计,具体环节如下:
1.课程导入
小明每天上下学需要在路上花费20分钟,一周上学5天,那么一个周一共花费了多少分钟?
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请列出竖式,并且计算出结果。
学生:一天20分钟,一共5天,即20*5=100。
2.拓展延伸
當学生解出上面的例题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新的拓展性试题,比如:已知汽车的实行速度是100千米/小时,今日一共行驶了10个小时,那么今日一共行驶了多少米呢?
问题:请针对以上的条件,计算出结果。
教师:已知这是一个路程问题,同学们可以针对这个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学生:本题给出行驶速度和行驶时间,要求算出行驶距离,应该将行驶速度*行驶时间,也就是100*10。
教师:同学们在想出计算方式之后,可以和同学相互探讨,检验彼此的计算结果。
针对这个例子得到的反思:首先是通过例题让学生温习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式,然后引入新的拓展性题目,倡导学生自主思考计算,学生得到结果之后可以和同学相互交流。通过这个流程让学生培养自身的思考能力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二)推理能力方面的教学案例
首先,教师根据《可能性》的教学内容设计方案将班级的学生划分成小组,按照四人一组的形式开展小组活动,小组内每人每次摸出一个带颜色的球,一共进行20次,然后组内成员记录摸出球的颜色。
教师:活动完成之后,请各小组发表意见和总结。
第一组学生:摸球20次,摸出的红色球15次,黄色5次。
第二组学生:摸球20次,摸出红色球16次,黄色4次。
教师:针对小组实验的结果,有什么结论?
学生:下次摸到红球的几率是很大的。
教师:为什么这么觉得?
学生:根据小组摸球的统计,可以看出摸到红色球的几率非常的高,因此可以推测袋中红色球的数量应该远远多于黄色的球,所以下次摸到红色球的几率是很高的。
针对本案例的反思:教师不直接和学生讲解结论和知识点,而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的探索,直到推理出最后的结论。学生全程参与活动,利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可以对结论产生的过程和结果印象更加深刻,这在侧面也可以动员学生发展自身的推理和思维能力。
(三)几何直观教学方面的案例
首先教师根据“线段、直线、射线”的教学方案设计,创设合适的情境,开展课程导入。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象每天从家到学校的路途,然后在图上将家作为一个点、学校作为另一个点,将家和学校连接起来,进而引出线段的定义。
其次,教师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帮助学生对射线和直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动态演示的形式,在荧幕上展示以教室为起点,假设以此为起点的线可以穿透任何的物质,那么这条线穿透墙壁之后,会经过城市的建筑物、山川河流,一直延伸没有尽头。然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这个动态演示的感觉。
学生:这条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并且非常的长,没有尽头。
反思:教师先是以家和学校的距离作为出发点引出线段的定义,然后通过动态演示的形式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射线的特点和定义,学生在线段的学习基础上,就可以很好的想象射线的形态,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总结很自然的就了解了射线的特点。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一)结合生活实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数感
小学生受到自身发育特点的限制,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数感,但是教师可以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数感[1]。比如教师可以在生活中采用合适的例子,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潜移默化的培养起学生的数感。当然教师在联系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数感的时候,也需要注意生活实例和教学内容的符合程度,不能盲目的引入。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加和减”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的计算出数字之间的加减法,并且可以熟练的运用这种计算方式。教师就可以创建合适的生活场景,确保学生可以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培养自己的数感。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有自己去文具店买东西吗?然后教师可以拿出提前准备的20本本子,创设文具店的交易场景,让同学们来买本子。教师可以邀请几位同学依次来买本子,并且记录每次买走的数量,这样就可以记录出一些减法的式子。教师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交易场景中体会到加减的原理和计算方式,在场景体验中培养自己的数感,并且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的能力。
(二)培养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数学学科由于自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尤其是在几何知识方面,很多学生并没有很强的想象力,无法解决复杂的几何问题。因此教师在教授几何知识的时候,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对几何图形和问题的直观展现,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在几何知识方面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教师在讲授“认识图形”这部分的知识时,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比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然后倡导学生回忆一下身边包含这个图形的物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就会开始回忆,甚至是直接在教室环境里寻找这些物体,例如学生会说冰箱可以发现长方形、魔方可以发现正方形。三角板可以发现三角形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在学生的脑海中就可以很快形成和知识点有关的图像,很有效的培养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进一步提高几何知识的教学效率。
结论
核心素养是当前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为了培养学生在小学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数感、空间观念等数学能力,并且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牛文洁.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