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案例背景:《父爱之舟》是一篇精读的教育文章,此文章具体地描绘了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和崇敬之情。在文章的整体构成上,作者也运用了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父亲对自己儿子爱的几个场景,表达了父亲的深沉的爱以及儿子的感激。此篇文章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而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语文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其情感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很多,这一时期的学生渐渐地能够了解到自己情感的表现,以及情感表现之后所产生的后果,所以能够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而此文章语言虽质朴,但是有着更加深沉的感情和浓烈的父子之爱,从一些细微的琐事中能够体现出伟大的情感,感人至深。在这一背景之下,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情感特點进行教育引导,既要让学生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核心情感,也能够让学生体会生活当中深沉的父爱和表达自己对父爱的感激之情。
案例过程:
(一)多媒体情境教育导入
当叮叮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纷纷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伴随着上课铃声,我也走进了教室内,随着一声“老师好”我便开始了一节课的旅行。我对学生们说:“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父爱与母爱是处处充溢在我们生活身边的,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也是亲切的话语,哪怕是父亲严格的要求都是为了我们。不论是哪种形式的父爱母爱,都让我们感到无比的幸福与温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父爱之舟》这一篇课文吧,让我们感受作者笔下浓浓的父爱。”
学生:“好”
师:“你们认为的父爱的形式是什么样的呢?你们能够通过自身的事例来描述一下吗?”
生a:“我认为的父爱是父亲义无反顾地保护,在下雨的时候父亲把雨伞给我打,他却淋湿了衣服,我觉得这就是父爱。”
生b:“我觉得父爱是深沉的爱,虽然有的时候很严厉,但是都是为了我们自身,我觉得这就是父爱。”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父爱’吧”。
此时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了我们生活当中不同的父爱形式,让学生了解到了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都是父爱的表现,从而激发起学生对父爱的感激之情。在此之后,笔者还通过动画的形式,将文章当中第一、二节以梦境开篇,复制童年生活某一个情境的内容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动画视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文章内容。
师:“通过动画视频你们对文章内容有什么了解呢?”
生a:“我觉得父亲和母亲要养蚕宝宝和卖茧子说明了这个家庭充满了艰辛,但是父母都在辛勤劳作。”
生b:“每年卖茧子的时候,父亲把卖茧子的钱买枇杷给我吃就表明了父爱”。
通过对所学内容的直观展示,做好了课堂的有效引导,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对所学内容学习的兴趣,也加强了对文章开头的了解,为之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小组合作文章的探讨
在教学实践当中,仅仅是依靠多媒体教学提问的方式是难以让学生体会文章核心内涵的。与此同时,小学五年级阶段的学生对文章内涵的分析能力还不足,而单纯地让学生自主分析,你会让学生局限在自我认知当中,同时也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此时笔者就根据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了教育探讨,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分析文章内容。
师:“在文章分析的过程中,你们能够讲出此篇文章都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吗?”
此时教师要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文章,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不要急于地让小组内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是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交流空间。在此过程中,笔者也常常参与到小组探讨互动当中去对小组内学生进行点拨。
生a:“此篇文章通篇都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语言较为质朴和平淡,但是却表达了父子之间特别真挚和朴实的情感。”
生b:“本篇文章从整体结构上是以时间的顺序来进行写作的,同时,在文章内容当中又有四次写到了小渔船,但是层层递进,不断地深化了文章的核心主旨。”
生c:“文章当中还运用了很多言语描写、行为描写、细节描写等,使得整篇文章更加生动和精彩。”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小组内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写作手法以及核心情感有了更清楚地认知,同时也加深了对此篇文章的印象,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引导分析的情感体会
在教育的后期阶段,笔者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的句子和事例当中分析文章的核心情感。
师:“在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写醒来枕边都湿了这一句话呢?”
生:“主要是为了首尾呼应,照应了开头在梦中的这一情境。”
师:“就只是为了首尾呼应吗?其中有没有什么核心的情感体会呢?”
生a:“根据文章内容,此结尾也是表达了作者对父爱的感激。”
生b:“也表达了自己并没有依照父亲的愿望去做,表达了作者充满愧疚的心情”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根据某一个段落和事例来进行情感引导,聚焦了某一场景,感受了父爱。
案例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只着重于教学的引导,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来创设一个具有趣味性和高效的课堂,但是却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也就是利用具有积极性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正是没能够做好情感激励,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时并不积极,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实践当中,笔者还需要及时地注意并落实积极性评价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