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同
汤加王国的最北端有一座小岛叫纽阿福欧岛。这座人不过数百,面积不过15平方公里的小岛在世界邮政史上却有其独特的地位。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一百多年间,纽阿福欧岛与外界的通信渠道就是靠着锡罐邮路,也就是将信件放在饼干桶之类的锡罐中依赖人力来传递。为此,纽阿福欧岛也被叫"锡罐岛”。
独特的锡罐邮路源自纽阿福欧岛独特的地形地貌。小岛上居民自古以采摘椰子和晒椰肉为生,“纽阿福欧”的意思就是“出产最好椰子的地方”。19世纪后期,西方一些大公司派业务员在岛上管理椰子种植园。在没有无线电的年代,业务员只能通过信件与亲友联系。而这里是一座火山岛,整个岛其实就是火山口,所谓海岸就是火山口陡峭的边缘。火山主体在水下,峭壁一直向水下延伸约10公里才到海底。这种地形决定了岛上没有可供船舶停靠的港湾,而且在岛附近也很难抛锚停船。
1882年,一位名叫威廉•特瑞瓦的年轻业务员来到这里,他急切地想与远在澳大利亚的家人通信,但收椰子的船一年才来一次。特瑞瓦就与经常路过海岛附近的一位船长商定了一种新的通邮方式:船只开到海岛附近时鸣笛,把要给特瑞瓦的信件用防水油布包好装在一个锡制的饼干罐中然后抛到海里,特瑞瓦雇水性好的当人游泳把信件取回来。岛上向外的邮件使用同样的方法反向操作。后来名噪一时的锡罐邮件就这样诞生了。
海岛附近风大浪急,看着不远的路程即使水性好的游泳者有时也要几个小时才能游到,后来就有船长借鉴欧洲有人实验成功的炮弹邮件的做法,用火炮把邮件向岛上发射。据记载,每当有炮弹邮件要来时,全岛的工人都兴奋地等待着,用目光追寻“炮弹”的轨迹然后抢着去捡邮件。不过也常有失误的时候,火药填充过多过少或炮手打歪了都会造成邮件落到海里,还是要雇人游泳捡回来。有一次可能是没密封好,结果邮件在射到空中的时候就被烧毁了。
1932年,一位运送锡罐邮件的游泳者遭鲨鱼袭击身亡,当地政府于是禁止了游泳送信的方式。锡罐邮路改为划独木舟送信。后来纽阿福欧岛还专门发行过邮票纪念锡罐邮路时期游泳者以及独木舟等不同的送信方式(如图)。此外,从纽阿福欧岛发出的邮件的邮戳字样上就一眼能,判断出邮件年代。如果信上盖的是“锡罐邮件”就是1932年以前的"如果邮戳是“锡罐独木舟邮件”则肯定是1932年之后的。
锡罐邮件还为纽阿福欧岛带来不少财富o1919年,德国人沃尔特•昆塞尔来到纽阿福欧岛。昆塞尔很有经济头脑,他在1928年用橡皮刻了一个有“锡罐邮件”字样的邮戳盖在所有寄出的信封上。仅几年时间,锡罐邮件便广为人知。特别是1930年的一次日全食,当时汤加是全球最佳观测地,不少外国人专门乘船来看日全食。昆塞尔利用这次机会让更多国家的人知道了锡罐邮件。越来越多的各国集邮者写信给昆塞尔询问各种问题,昆塞尔意识到可以用这种方式挣钱,于是他开始收费办理邮件,每封收费6便士,其中2.5便士用于支付邮资,其余的则装进了自己的腰包。一些精明的商家也注意到锡罐邮件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广告价值,开始与昆塞尔及当地政府合作,扩展了锡罐邮路的商业价值。据昆塞尔回忆,他在岛王待了27年,向148个国家发送过大约150万封信件。
1946年9月9日,纽阿福欧岛上的火山猛烈喷发,全体居民被迫转移到了其他岛上生活。直到十几年后经政府批准,部分岛民才得以迁回。1983年,纽阿福欧岛的拉维娜女王机场建成启用,从此进出的邮件都通过航空运输,历时101年的锡罐邮路也走到了尽头。为补偿纽阿福欧岛在邮政方面的损失,汤加政府还特意授权纽阿福欧岛可以自行发行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