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吕克
没想到,古老的“尼罗河”再次发生“惨案”。根据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改编的新版《尼罗河上的惨案》先后于2月11日和19日在北美地区和中国上映。鉴于原著和“大侦探波洛”系列影视作品的知名度以及众多明星加盟,令这部影片在立项之初就备受关注,由于疫情一再推迟的档期,更吊足全球观众的胃口。然而,新版《尼罗河上的惨案》上映后,口碑和票房不尽如人意,不少影迷和原著粉丝对新版改编多有微词。这也再次证明,平衡新老观、众、正确挖掘经典IP仍是影视“重拍”的关键。
外景美,剧情差
新版《尼罗河上的惨案》由英国著名电影人肯尼思•布拉纳执导并主演,演员阵容包括好莱坞当红女星“神奇女侠”盖尔•加朵,凭借《黑豹》中瓦坎达公主扬名的非裔女星利蒂希娅•赖特、《权力的游戏》女星露丝•莱斯利等人。为了在银幕上呈现尼罗河美景,该片制作成本高达9000万美元,然而上映后并未获得市场认可,目前北美本土票房仅2623万美元,全球票房不过7613万美元,极有可能亏本。在口碑上,新版《尼罗河上的惨案》在烂番茄影详网站上的新鲜度为64%,影评网站给出的主流媒体评分为52分,都不算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肯定影片“在不偏离原作核心谜团的基础上,成功对波洛进行深度挖掘,也在闷热的室内空间之外多了令人惊叹的景色”《旧金山论坛报》 认为,影片中“过激而愚蠢的台词有时会分散注意力,不过作为导演的布拉纳还是给影片增添了多样性和情感。”《芝加哥太阳报》 则评论称,“一个忧郁而挑剔的波洛总能在关键时刻破案。但一些配角实在没有足够的银幕时间现他们的可疑行为和动机。”《纽约时报》和英国《卫报》则干脆批评“布拉纳的版本丢失了原著里最简单的乐趣。”
《尼罗河上的惨案》在美国本土表现平庸,一周后在中国上映也没能获得观众认可。截至22日晚,该片在中国上映4天总票房刚过4300万元人民币,远不如《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等上映多时的春节档本土影片。"《尼罗河上的惨案》一到中国就成了"惨案”,《好莱坞报道者》评论称,“这反映出(中国)当地观众对影片糟糕的评价”。在中国豆瓣影评网站上,新版《尼罗河上的惨案》只有6.1分,很多影迷将之与1978年的老版电影(豆瓣评分8.5分)以及原著小说相比较,不满布拉纳把波洛演得“苦大仇深”,批评剧情缺失经典的“推理重现”环节。
五代波洛延续经典IP
对于老一代中国观众而言,《尼罗河上的惨案》是他们最早接触的好莱坞电影和侦探片之一,英国资深演员彼得•乌斯蒂诺夫诠释的:胖版波洛”,深入人心,他标志性的小胡子和上海电影译制毕克的配音,构成译制片年代的集体回忆。历史上共有5位演员饰演过波洛,乌斯蒂诺夫主演的《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因最早引入中国,也是最有影响力。1974年版《东方快车谋杀案》中阿尔伯特•芬尼的表演也十分精彩。
布拉纳5年前重拍《东方快车谋杀案》时,就曾被拿来与前作对比一一虽然技术水准提升,但在剧情、角色和节奏上的变动并没有获得公认。在新版《尼罗河上的惨案》中,主创为了照顾新一代观众,明显在视觉效果上如尼罗河两岸风景、金字塔和阿布辛贝神庙以及船上镜头等,下足功夫。佃为了突出具有票房号召力的盖尔•加朵,剧本加重受害者林内特的戏份,削弱杰奎琳的表演,反而造成情绪上的不连贯。再加上年轻演员演技还不够纯熟,难以重现1978年版本中揭晓谜底时的震撼感。
此外,新版波洛“为情所困”,也没能像前辈那样胸有成竹的推理,最后的结案陈词也显得仓促急乱。至于新加入的两位非裔角色,虽然迎合当下西方舆论环境,但其实与当事人关索牵强,难以构成作案动机,“更像是片方强行掺入的多元化元素罢了”。
《尼罗河上的惨案》这样的经典IP难免被一次次翻拍,这些创新改编之处除了吸引新观众,也要与原著内核“自洽”,才能延续“阿婆”克里斯蒂笔下人物的生命力。
进口片陆续登陆
对于整个中国电影市场来说,2月底3月初将面临一个淡季。一方面,春节档多部大片已释放观众的观影意愿,且由于单片票价过高等因素,今年春节档总体观汛数不及预期,很多人在消费一两部影片后,会更倾向于在家点播或看冬奥会直播。其次,春节档后的情人节档影片质量太差,3部爱情片《十年一品温如言》《不要忘记我爱你》《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都遭遇超低分口碑,这种应景的“一锤子买卖”让很多影迷大失所望。
从元宵节到清明节之间,几乎没有重量级国产新片定档,倒是缺席一个多月的进口片或带来惊喜:日本高分爱情片《花束般的恋爱》 在2月22日上映,当日便爬至上周率头名;伍迪•艾伦的《纽约的一个雨天》将于25日上映,这是深陷争议的美国大师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公映。3月,还将有游戏改编动作片《神秘海域》(3月14日)和《新蝙蝠侠》(3月18□上映,前者已取得1111亿美元全球票房,届时可以关注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大片是否还会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