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濮阳唐兀杨氏家族事迹考略

2022-02-22 15:53朱建路
西夏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遗民杨氏西夏

朱建路

元代西夏遗民研究取得很大成绩,学者在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发现了西夏遗民踪迹。濮阳西夏遗民杨氏家族因保存祖传文集《述善集》及《唐兀公碑》石刻而为学术界所知。学界对于这支西夏遗民在元代的活动考证颇详①何广博主编:《述善集研究论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近年相关研究主要有彭超、徐希平:《一个多民族文学融合互动的范本——〈述善集〉文学文献价值考述》,《民族学刊》2016年第5期;杨富学、胡蓉:《从〈述善集〉看宋元理学对濮阳西夏遗民的影响》,《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胡蓉:《〈述善集〉多族士人圈及其文化倾向》,《西夏研究》2018年第1期等。,但关于唐兀杨氏在元明鼎革之际的活动,则多未留意。本文以留存史料较多的杨崇喜(唐兀崇喜)、杨冀安叔侄的行踪为线索,考察唐兀杨氏在元明鼎革之际的政治转变。不当之处,请方家教正。

元朝统一以后,“命宗王将兵镇边徼襟喉之地,而河洛、山东据天下腹心,则以蒙古、探马赤军列大府以屯之”②[明]宋濂等:《元史》卷九九《兵二·宿卫》,中华书局,1976年,第2538页。。“河洛、山东”所设“大府”,一为山东河北蒙古军都万户府,一为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目的在于控驭南方。《述善集》卷一《善俗卷·自序》叙述杨氏定居开州濮阳县的原因,说“大事既定,来开州濮阳县东,官予草地,偕民错居”③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9页。。平宋战争结束后,唐兀杨氏家族定居于开州濮阳县,属山东河北蒙古军都万户府的探马赤军军户。自唐兀台至杨崇喜,杨氏居此已经四世。他们创乡约、建书院,虽门第不高,但在当地已算望族。

杨崇喜国子生出身,但因属军籍,后回乡任百户。乡居期间,他继承祖志,最终建成了书院,购置了学田。至正十六年(1356)七月,天下离乱,杨崇喜亦自愿“出粟五百石,草一万束,并不愿除授名爵,关请官钱”①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8页。。至正十八年(1358)四月,中书省礼部表彰其节义,赐号“崇义书院”。元末农民战争很快波及河北,至正二十七年(1367)三月杨崇喜撰《〈述善集〉自序》,序载:“至正十一年(1351),盗起颖亳,又七年,延蔓河北,兵爨之际,避地京师,又十年矣。”②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51页。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张以宁撰《〈述善集〉序》中有“时象贤避地,自澶渊来京师”③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页。。大概杨崇喜自至正十八年(1358)始避乱于大都。

杨崇喜曾为国子生,对大都并不陌生。张以宁《〈述善集〉序》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作于大都,文中说:“记、序、碑名(铭)、字说、杂著,凡为篇二十九。”④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页。这二十九篇为杨崇喜到大都之前《述善集》的规模,说明他在居家期间已经开始《述善集》的编订。现存《述善集》共七十五篇,除去作于明代的十余篇外,尚有六十余篇,较至正十八年(1358)张以宁作序时多出一倍。在《述善集》卷一《善俗卷·自序》⑤此序被编入卷一《善俗卷》,但从行文语气看,此序似为全书序言,恐原编排有问题。中,杨崇喜称:“谨缮写三先生所著暨元约于卷端,伏惟省、台、馆、阁、成均之钜公,四方游居在京之士大夫,赐之题咏,以为教勉。”⑥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1页。省、台、馆、阁、成均的儒士,四方游居在京的士大夫,都是杨崇喜在大都结交的对象。他们在元末的序跋题咏,是《述善集》内容的重要来源。

其中有具体日期可考者,刘文房《诗一首并序》前小序说:“《濮阳亦乐堂记》,至正戊子(1348)前集贤学士潘公之所作也,详述百夫长唐兀氏父子建义塾之美意。戊子及今十三年(1361)矣,想书房讲室已为兵烬焚荡,尚赍《堂记》,求诗缙绅间,题赞者更纷然无斁。”⑦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3页。张以宁《赋一首》作于至正庚子(1360)四月⑧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2页。;张翥《五言长诗》作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四月;张以宁《濮阳县孝义乡重建书院疏》作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一月⑨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7页。;曾坚《龙祠乡社义约赞》作于“至正二十有八年(1368)岁次戊申二月十有八日己未”⑩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3页。。可见在大都期间,杨崇喜广交士大夫,继续编订《述善集》。

在大都期间,杨崇喜念念不忘的另一件事,即兴复崇义书院。张以宁撰《濮阳县孝义乡重建书院疏》记载:“书院重建于唐兀氏敦武公,三世始完。近兵爨,一朝遂废,兹重孙崇喜象贤,乃心继述,重经营,未免苦于独力,端望好义之士乐相其成者。”①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7页。崇义书院经唐兀杨氏三代人的努力建成,元末毁于兵火。杨崇喜欲修复书院,但经济上有困难,希望有识之士助一臂之力。此篇《疏》作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十一月,可见此时杨崇喜正积极筹措资金,复建书院。至正二十七年(1367)张以宁《送杨象贤归澶渊序》载杨崇喜自述其志说:“仆不武,先祖敦武公洎考忠显公,自夏来澶,于兹六叶,自力于善,购地买田,即居傍便近地建先圣庙学;效蓝田吕氏法,为义约,以淑其乡。历三世,乃克有成,恩赐以‘崇义书院’之名,匪一手烈乎?今不幸毁于兵,荡为瓦砾。言瞻遗趾,戚然痛心。今之归讵,惟上世之瘠田,敞庐之念,实亟于复旧规以述先志是求,庶其获鸠族闾、奉前约,使异时有以白吾祖考于地下,是吾志也。”②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9页。至正二十七年(1367)春三月杨崇喜《自序》记载:“今乱略既定,将挈家复业,裒友朋耆宿,续为前约,务农兴学,重建崇义书院,以酬平生之志,诚所愿也。”③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1页。从这些史料可见,杨崇喜一直在为复建崇义书院而奔走。

但迫于形势,杨崇喜只能长期稽留大都。《送杨象贤归澶渊序》载:“至正丁未(1367)夏四月,唐兀杨氏象贤将归大名开州之濮阳,谒予而言别。盖君自河北避地于京师,十有余年矣。”④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9页。《述善集》收录《五言长诗一首》后题“至正丁未(1367)腊月四明程徐呵冻书。八十二翁河东张翥题”⑤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9页。,曾坚《龙祠乡社义约赞》篇后题“右送唐兀君象贤归濮阳重修乡校、乡约二美事。至正二十有八年岁次戊申二月十有八日己未,宗圣公孙临川郡曾坚书于京师昭回里之寓,曰北圃轩”⑥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3页。。杨崇喜自至正二十三年(1363)计划回开州,直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二月仍在大都。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元明鼎革之时,杨崇喜是否仍在大都不得而知,但他兴复书院的愿望可能一直未能实现。

明洪武五年(1372),杨崇喜出现在明朝都城南京。《述善集》卷三《送杨公象贤归澶渊序》载:“今天下既平,象贤与其昆弟、宗族,虽异居,尚有无相通,以给食。其犹子曰大本,仕礼部侍郎,戒诸弟,使奉母居开州,而身居京师,竭力以治官事,所得俸禄,岁时具甘旨奉母,又推以与其族人。兹象贤之来,奉养之敬,事之无怠无忽,载酒肉、遗糗粮,靡有不至。其自奉旦夕蔬食,泊如也。余以是知象贤德修于身,教行于家,而化及乡人,可谓能力于为善者矣。君子乐道人之善,庶闻者有所感发而兴起焉。”①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3—214页。杨大本“身居京师”,指明初的都城南京。杨崇喜元末曾避兵居大都多年,明初又短暂投从侄至南京。《送杨公象贤归澶渊序》后收录七位诗人的九首诗歌,作者均明初人,内容多为送别之作,应即《送杨公象贤归澶渊序》中所说:“象贤行,与大本为同僚者,咸歌以送之。”这些诗中多“耕钓何妨老晋绅”“隐居别业在澶渊”“白头归隐真奇事”“好遂庞公耕隐志”之类,可见杨崇喜在明初的政治态度是归隐。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杨崇喜最晚的文章,是作于洪武五年(1372)的《劝善直述》②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8页。,此时他已经是七十三岁的老人③《报效军储》为杨崇喜为献草粟给濮阳县的呈文,写于至正十六年(1356),其时他“年五十七岁”。《劝善直述》作于洪武壬子(1372)二月朔,则此时他已七十三岁。。《述善集》中再没有比其更晚的文章,大概此后不久,杨崇喜即逝世了。

明朝定鼎,开州杨氏不再属于特权阶层。《成化十六年顺天府乡试录》记载杨绍为第二十一名④龚延明主编:《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乡试录(一)》,宁波出版社,2010年,第69页。。《嘉靖开州志》卷七《选举》记载庚子科举人有杨绍,但“未仕”;杨聪,直隶开州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第三甲第六十四名进士⑤朱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477页。。《民国重修隆德县志》卷三《名宦》载:“杨聪,直隶开州人,进士,宏治间任。”⑥《重修隆德县志》卷三《名宦》,《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第245页《嘉靖开州志》卷七《选举志》载:“杨聪,知江都县,调陕西隆德。公赋性刚毅,疾恶过甚。初冯某者横恣于里,公挞之几死;后隆德视学,以学官慢己,遂又殴之,已而其人竟以讼于当路,遂以落职。年八十卒。”⑦《嘉靖开州志》卷七《选举志》,《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书店,1981年。清乾隆三十年(1765)重序录《杨氏家谱序》载“大明正德十三年,呈奉上司,委差前兵科给事中、知开州事山阳潘公,考察历代功臣入乡贤奉祀,考得崇喜祖有功,送祖入州祠。”⑧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71页。留在濮阳的唐兀杨氏家族在明代出了一位举人、一位进士,正德十三年(1518)杨崇喜入乡贤祠,这些都说明唐兀杨氏重视文化产生了效果,在失去了元朝所有的社会地位之后,仍靠文化保持家族的声誉不衰。

唐兀杨氏另一支杨冀安元末迁居灵璧县。据《唐兀公碑》记载,唐兀杨氏从二世祖闾马定居濮阳,闾马有四子,其中“当儿,府君之第四子也。娶冯氏,早卒。子一人帖睦,娶乃蛮氏,子四人。长冀安,以军功除固始县达鲁花赤,娶高氏”⑨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1页。。杨冀安为杨崇喜从侄,元末曾任固始县的达鲁花赤。杨冀安在元末的其他活动,因史料阙如,我们不得而知。

但在元明鼎革时期,杨冀安较早投降农民军。明代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六四《国初工部左右侍郎行实》记载:“杨冀安,字□□①此处原为墨丁。杨崇喜所立《唐兀公碑》称“冀安”,自然是其名;洪武五年(1372)陶凯《送杨公象贤归澶渊序》(《述善集》卷三)中称其为“大本”,属于同僚之间称呼,自然是其字。所以此处墨丁应为“大本”二字。道光五年(1825)平昇《杨氏重修家谱序》记载:“五世祖讳大本,字冀安。”应为后人编修家谱时误记。另外,《金兰集》收录参与耕渔轩雅集的诗人“杨大本景和”诗作二首,此人名大本,字景和,颇怀疑其与杨冀安不是同一个人。,直隶凤阳府灵璧县人,吴元年(1367)以才行举,太祖试以事,称旨,授参幕官,勤恪小心。洪武元年(1368)设六部,拜工部侍郎,与安仁调度经营,事不扰而工以敏成。二年(1369)以北平初平,择腹心大臣扶绥,命知河间府,有惠政及民,五年(1372)云南阻兵,出使晓瑜,寻卒于途,赐祭葬。”②[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六四《国初工部左右侍郎行实》,《续修四库全书》第52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6页。万斯同《明史·杨冀安传》记载:“杨冀安者,灵璧人,以才行举参幕府,小心勤恪。洪武初为工部侍郎,与安仁调度经营,事不扰而公速办。出知河间府,有惠政。招谕云南,道卒。”③[明]万斯同:《明史》卷一七三《杨冀安传》,《续修四库全书》第3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26页。这两条材料是关于杨冀安相对完整的史料,可知他在元末较早进入朱元璋的麾下。

朱元璋重视人才的选拔,《明太祖宝训》卷五《选贤》载:“吴元年(1367)十一月戊戌,太祖谓侍臣曰:“吾昨观舆地图,所得州县,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得材识贤俊之士布列中外,佐吾致治,吾以一心统其纪纲,群臣以众为赞襄庶政,使弊革法彰,民安物阜,混一之业,可以坐致。古语云:国无仁贤则国空虚。尔等其各举贤才,以资任用。”④《明太祖宝训》卷五《选贤》,“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第340页。《明史》卷一《本纪一》记载吴元年(1367)“冬十月甲辰,遣起居注吴琳、魏观以币求遗贤于四方”⑤[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一《太祖本纪一》,中华书局,1974年,第16页。《述善集》中收录一首魏观诗作。。《国朝列卿纪》中说杨冀安“吴元年(1367)以才行举”,《杨冀安传》记载杨冀安“以才行举参幕府”,都是与朱元璋求贤思想相呼应的。《述善集》中收录魏观诗作一首,说明杨冀安与魏观交往甚密,他有可能就是魏观所荐举。杨冀安在被荐举后得到朱元璋赏识,洪武元年(1368)在明政权初建时,任工部侍郎。

上述两则材料都提到“与安仁调度经营”,安仁应为单安仁。《明史》卷一三八《单安仁传》载:“单安仁,字德夫,濠人。少为府吏。元末江淮兵乱,安仁集义兵保乡里,授枢密判官……闻太祖定集庆,乃曰:‘此诚是已。’率众归附……洪武元年(1368)擢工部尚书,仍领将作事。安仁精敏多智计,诸所营造,大小中程,甚称帝意。逾年改兵部尚书。”⑥[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一三八《单安仁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3971—3972页。《本朝分省人物考》卷十五《南直隶凤阳府二》载:“吴元年(1367)丁未,闽浙中原渐平,营建城阙、宫殿,修朝享服御、仪物,廷议可任其责者,遂奏安仁为将作卿。精敏多智,凡所程量,皆中法不苟。明年戊申,是为洪武元年(1368),上即皇帝位,升嘉议大夫、工部尚书,仍领将作事。二年(1369)夏,改兵部。”①[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一五《南直隶凤阳府二》,《续修四库全书》第5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28页。单安仁先任将作卿,洪武元年(1368)为工部尚书,仍领将做事。明初政权初建,营建都城等事必不少,杨冀安作为工部侍郎,辅助单安仁工作,应是居功甚伟。

洪武四年(1371)四月,杨冀安转任礼部侍郎。《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四载:“洪武四年(1371)夏四月癸未朔……杨冀安为礼部侍郎。”②《明太祖实录》卷六四,史语所刊本,1962年,第1211页。《述善集》卷三《送杨公象贤归澶渊序》载:“今天下既平,象贤与其昆弟、宗族虽异居,尚有无相通以给食。其犹子曰大本,仕礼部侍郎,戒诸弟使奉母居开州,而身居京师,竭力以治官事,所得俸禄,岁时具甘旨奉母,又推以与其族人。兹象贤之来,奉养之敬,事之无怠无忽,载酒肉、遗糗粮,靡有不至。其自奉,旦夕蔬食,泊如也。余以是知象贤德修于身,教行于家,而化及乡人,可谓能力于为善者矣。君子乐道人之善,庶闻这有所感发而兴起焉。象贤行,与大本为同僚者,咸歌以送之,授首简,俾余为序。余辞不获,遂书以为序云。洪武五年(1372)三月朔日,琼台山人陶凯序。”陶凯《送杨公象贤归澶渊序》写于洪武五年(1372),杨冀安在洪武四年(1371)四月开始任礼部侍郎。

杨冀安后来任河间知府。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六四《国初工部左右侍郎行实·杨冀安》载:“杨冀安……二年(1369)以北平初平,择腹心大臣扶绥,命知河间府,有惠政及民。”③[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六四《国初工部左右侍郎行实》,《续修四库全书》第52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6页。这则材料记载杨冀安洪武二年(1369)知河间府,是不准确的。上文论述洪武四年(1371)时其任礼部侍郎,则不会在洪武二年(1369)任河间知府。《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九年(1376)二月“甲辰以河间府知府偰斯为户部郎中”④《明太祖实录》卷一〇四,史语所刊本,1962年,第1748页。,则杨冀安仁河间府知府的时间应在洪武九年(1376)二月。

但这则材料所说“以北平初平,择腹心大臣扶绥,命知河间府”,则是有可能的。杨冀安从投明开始,受到朱元璋的赏识,官位晋升很快。河间府是京南巨郡,又临近元大都即明代的北平城,有必要派心腹之臣镇守,杨冀安即担负起这样的职责。《明太祖实录》卷之一一七记载洪武十一年(1378)三月“丁丑河间府知府杨冀安等考绩来朝。上命吏部曰:考绩之法,所以旌别贤否,以示劝惩。今官员来朝,宜察其言行,考其功能,课其殿最,第为三等,称职而无过者为上,赐坐而宴;有过而称职者为中,宴而不坐;有过而不称职者为下,不预宴,序立于门,宴者出,然后退,庶使有司知所激劝”⑤《明太祖实录》卷一一七,史语所刊本,1962年,第1916页。。明太祖将参与考绩的官员按政绩分为三等,给予不同的待遇。《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以他作为考绩的代表,杨冀安在河间府任上必是“称职而无过者”,《国朝列卿纪》说他在河间府“有惠政及民”,当不是虚言。惜在《嘉靖河间府志》中没有关于杨冀安的任何记载。

洪武十五年(1382),杨冀安由河间知府转任云南府知府。《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四七载:“(洪武十五年八月丁丑朔庚子)以前河间知府杨冀安为云南府知府。”这是与明朝的云南边疆平定相联系的。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八月,元顺帝从大都退回草原,明朝政权占有中原。但云南在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的统治下,仍奉北元正朔。明朝在中原的统治稳固后,于洪武十四年(1381)出兵平定云南。《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四二载“(洪武十五年二月辛亥朔)乙卯置云南布政使司,改中庆路为云南府。”云南新平定,杨冀安作为明太祖的心腹之臣,又被派到刚刚平定的云南府做知府。这与他被任命为河间府知府的经历相似。

杨冀安在云南的政绩,史料记载颇简略。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六四《国初工部左右侍郎行实》载:“杨冀安……五年(按:应为十五年)云南阻兵,出使晓瑜,寻卒于途,赐祭葬。”①[明]雷礼纂辑:《国朝列卿纪》卷六四《国初工部左右侍郎行实》,《续修四库全书》第52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6页。万斯同《明史》卷一七三《杨冀安传》载:“杨冀安者……招谕云南,道卒。”②[明]万斯同:《明史》卷一七三《杨冀安传》,《续修四库全书》第3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26页。似乎杨冀安在到云南后不久即卒。但明初龚敩《鹅湖集》卷二《闻喜归朝为云南太守杨大本题》载:“近分旌斾守藩维,强把征袍换绿衣。越巂北来天路远,牂牁南下客船稀。黄堂酒散灯花落,铃阁香销蟢子飞。遥想杏花春雨里,鹊声争报远人归。”嘉靖《宿州志》卷五《人物》载:“杨冀安……使云南,有异迹,卒于官,赐葬祭,云南立祠祀之。”③《嘉靖宿州志》卷五《人物》,《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书店,1981年。龚敩为杨冀安自云南回朝作诗,《宿州志》说他“使云南,有异迹”,可见杨冀安在平定云南中做出的贡献,可能并非在使云南时“卒于途”“道卒”。

杨冀安一支迁居灵璧的原因,史籍记载含混。《唐兀公碑》载唐兀闾马“置产于宿州灵璧县东南芦沟村,以为别墅”④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8页。,因而唐兀杨氏早就在宿州灵璧县置有别业。洪武五年(1372)《送杨公象贤归澶渊序》中称:“凡先世之田庐,祖父之封茔,其在开州濮州及南宿临濠者,皆无恙也。”⑤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3页。“凤阳府。元濠州,属安丰路,太祖吴元年(1367)复升为临濠府。”⑥[明]张廷玉等:《明史》卷四十《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912页。临濠府下辖宿州,领有灵璧县,可见洪武五年(1372)时杨冀安一支已经迁居灵璧。同文中又称:“今天下既平,象贤与其昆弟、宗族虽异居,尚有无相通以给食。其犹子曰大本,仕礼部侍郎,戒诸弟使奉母居开州……”可见杨冀安奉母居开州,尚未完全离开濮阳。清道光二十年(1840)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作道光五年,实际应为道光二十年。平昇《杨氏重修家谱序》载:“六世祖讳和尚,系五世祖冀安府君之次子,随任迁居南宿州灵璧县居住,兄弟三十有一人。”⑧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74页。可知杨和尚为杨冀安次子。似是因为杨和尚在元末任灵璧县尹,杨冀安一支才最终迁居灵璧的。但前文论述唐兀杨氏早在元末就在宿州灵璧县置有别业,《杨氏重修家谱序》写作时间较晚,当不可信。

综上,濮阳杨氏本是贺兰山的西夏人,元代随军定居濮阳县,属于山东河北蒙古军都万户府世袭探马赤军军户。元末各地起义不断,至正十六年(1356),杨崇喜向官府献粮草①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8页。,杨氏家族是拥护元政权的。兵乱之后,元末唐兀杨氏的两支杨崇喜、杨冀安南北分途。明朝定鼎之后,杨冀安在新朝任高官。张以宁《送杨象贤归澶渊序》载:“而君独以胄监老生,辞荣不仕,翩然远举,托于辇毂之下,全身及家,岂不真明哲烛几之士哉?”②焦进文、杨富学:《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9页。一个戎马疆场的西夏家族,在经过几代浸染之后,汉文化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元明易代之际,杨氏家族非勋贵、无官累,根据政治形式做出了明哲保身的选择。

猜你喜欢
遗民杨氏西夏
西夏遗民研究的全新力作——《西夏遗民文献整理与研究》评介
Fort Besieged
莫高窟第61窟甬道为元代西夏遗民营建说
西夏“上服”考
试述西夏军抄
高句丽灭亡后遗民的叛乱及唐与新罗关系
蒙元时期金遗民研究——以金遗民的地域特性为中心
再考西夏的马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的灸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