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本硕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2-22 08:24季伟东李英梅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书育人 2022年3期
关键词:工科计算机专业本科生

季伟东 李英梅 (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新工科建设要坚持基于新经济发展要求,坚持新工科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要创新构建新工科建设的新范式,这是新工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逻辑。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等一系列重大行动计划,对工科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研究生教育是中国由大国迈向强国的重要引擎。[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2019年,本科院校比上年增加20所;研究生招生91.65万人,其中,招收硕士生81.13万人,占招生人数的88.52%;在学研究生286.37万人,其中,在学硕士生243.95万人,占在学研究生的85.16%,[3]到了2021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更为迅速。研究生队伍的不断壮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注入了强心剂,也体现了研究生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目前人才培养机制体制的活力还未充分激发,造成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国家重大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不匹配。[4]因此,在新工科大背景下,根据本校计算机学院学科发展特色,本文提出计算机专业“本硕衔接”培养模式,打通本硕培养阶段的壁垒,激活本硕人才培养机制新活力。

一、计算机专业“本硕衔接”培养可行性分析

“本硕衔接”培养理念是指同一名硕士研究生导师负责不同年级硕士研究生及相近学科三、四年级本科生的实践教育以及论文指导。[5]“本硕衔接”可打破本、硕阶段的培养壁垒,将不同培养阶段有效衔接,使得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本科三、四年级学生有能力与硕士研究生协同解决实际问题,又在协同工作过程中,让研究生引导本科生形成更专业的逻辑思维并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为进行“本硕衔接”培养奠基。

(一)计算机专业可行性分析

计算机专业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仅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工程实践,创造性地展开工作。计算机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很强,不仅涉及数学、物理、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还与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都有颇深的理论渊源。

在计算机专业的培养阶段,计算机大类划分为更为专业的研究方向,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工程等,各方向领域的理论针对性极强。因此,对计算机专业进行“本硕衔接”培养,可以防止本科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脱节,培养方案更具备系统性和顶层设计。

(二)学院人才培养背景可行性分析

本校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进行“本硕衔接”人才培养,具有以下先决条件:

1.“本硕衔接”协作传统悠久

近年来,本院在“实践育人”思想指导下,已经构建了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精准定位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基于此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本科生通过双选形式自发与硕士生导师形成了“硕导+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的研究团队,团队在项目工作中分工明确,团结协作,营造出较好的学术氛围。

2.培养方案一体化

根据计算机专业特色,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社会人才需求,学院深化校企合作,合理引入外部资源并结合校内师资,共建基地、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师资,实现资源多元化、教育结构多元化,打造“本硕衔接”的六要素成果导向的实践体系,如图1所示。对内,高校为主,企业为辅,综合企业全面发展规划,精准定位学生培养方向,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培养体系设计上,全程引入行业元素和企业需求,制定符合新时代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调整实践教学课程大纲,重新打造专业教学团队。对外,利用企业优势,接轨时代信息前沿,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实现学科、产业齐发展,将单一的人才培养向社会产业需求转化,形成共同实施、共享成果的新局面。

图1 “本硕衔接”的六要素成果导向实践体系

二、计算机专业“本硕衔接”培养模式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主要以阶段教育为主,各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相对独立,导致课程设置或授课内容重复、课程衔接不合理等问题,难以实现科学、系统地统筹优化。而本硕连读、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相比分段式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效果。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在顶层设计上,选拔方式不够科学、培养方案衔接不足;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学科交叉渗透不足、本科生导师制作用不突出等;在培养成效方面,学生学习投入不足、学业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感知质量不强、学业成就不能达到预期成果。[6]因此,应从生源选拔、培养资源、培养过程三方面统筹设计“本硕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一)生源选拔

北京大学教授秦春华在谈到高考改革时说到,大学招生是高考改革的总枢纽,抓住这个核心将有利于推动整个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顶尖大学尤其要发挥好综合评价的作用。[7]因此,在“本硕衔接”培养阶段,首先要健全学生的选拔和综合评价制度,由学院专业教师、硕士生导师根据学科特点、研究方向特色确定学生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多元化恒定评价标准,促进“本硕衔接”学生评选的规范化、科学化,即不能唯分数论,注重学生的综合评价。在新工科背景下,为顺应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对一体化培养的学生的选拔,也要侧重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通过个人简历、创新项目作品等申请材料,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对其进行客观评价,确保达到“本硕衔接”培养的预期效果。

(二)培养资源

目前高校本硕培养阶段在课程设置、学科交叉渗透能力方面,存在师资不匹配、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在一体化培养过程中,应当勇于创新,优化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过程,以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8]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是合理规划一体化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程的设置。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9]针对课程内容的专业特色和实践性,对本硕阶段重复开设的课程进行评估,若该专业课程存在较多的基础理论知识,则将其设置在本科阶段教学;若理论与实践内容兼备,且难度跨度较大,则可根据其内容进行研究调整,在本科阶段设置较基础的理论、实践课程,在硕士阶段提升难度,以此来提升课程的“含金量”,避免重复课程导致的师资浪费。

二是提高交叉学科的资源配置率。计算机学科是个学科交叉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在一体化培养过渡阶段可相应地开设交叉课程,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提高导师与学生的指导、学习效率及质量。根据交叉学科的特色,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库,与其他相关学院建立精品课程,与学院间共享实验、活动、教师等教学资源,发挥学校各学科优势,促进师资力量利用率最大化,实现互补共赢。

(三)培养过程

“本硕衔接”培养会造成学生学习环境封闭、缺乏与外界交流、学术视野受限等问题。[6]因此,在校企合作的同时,还要加强校际合作,学生结合自身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选择“校企双导”机制或“校际双导”机制,有目的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结合计算机专业特色发展,考虑到计算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区别,本院实施“校企双导”机制和“校际双导”机制,如图2所示。“校企双导”机制,专为本科生及“本硕衔接”培养过程中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配置,符合专业应用型人才向社会输出的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的。“校际双导”机制则面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发跨校合作项目,与其他高校、研究所共组研究团队,营造更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质。同时,“校际双导”机制也适用于不在本校攻读研究生的学生。为建立健全学院的办学体系,提高专业竞争力,学院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友好合作,联合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培养学生,为学生更好地发展提供可能。学生在完成基础学段的学业后,可同时参与学院和合作高校的能力考核,通过这种模式使得学生有更大的机会深造学习,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继续深造的时间成本,也是选拔人才制度的一次小的进步。

图2 双导机制图

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新工科人才需求日益迫切,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前提。以本校计算机学院为试点,结合计算机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构建计算机专业“本硕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本硕衔接”培养模式的不足,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猜你喜欢
工科计算机专业本科生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