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林
“自我实现教育”是为学生打基础、做准备的教育。打什么基础?可以说有很多,但对于一所学校的校长来说,最重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仰。信仰就是对某个人物或某种思想、主张、主义、宗教等极其信服和崇敬,并作为自己行动的典范或指南。简单地说,信仰就是追求,追求自己信服和崇敬的人或事。信仰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仅可以激励自己努力拼搏,而且可以感染别人和自己一起努力拼搏。信仰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支柱,只要有信仰,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也许结果并不理想,但是只要参与了,努力了,付出了,就是在实践自己的信仰。
第二,道德。道德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通行证”。现代社会五彩缤纷,充满变革,但是有两点是任何人都必须遵守的:一是法律,二是道德。遵守道德,一路通畅;违背道德,寸步难行。
第三,知识。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信息成了最重要的资源,谁重视学习、注意搜集并善于利用信息,谁便会成为强者;谁懒于学习、不求上进、满足于原先获取的那一点知识,躺在学历、学位的身上懒得继续学习,谁将一事无成。
第四,能力。能力是完成某项工作的条件,包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经受挫折的能力等等。忽视能力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不完整的教育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样的教育对个人对社会都是不利的。
第五,心理。心理是人的内心活动,包括思想、感情、情绪等等。良好的心理是走向成功的必备品格,无论对于青少年学生还是对于成年人,心理素质决定他们的得失成败。一个优秀的教师之所以优秀,不仅仅因为他拥有雄厚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能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是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的一个普遍规律。
第六,体魂。体魂就是人的体质与精力。强健的体质是做事的物质基础,充沛的精力是做事的精神支柱。基础要扎实、支柱要坚强,唯一的办法就是锻炼。
第七,审美意识。在各种观念、各种方法,甚至各种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衣着打扮面前,强调审美意识就是要有识别能力,旗帜鲜明地颂扬真善美,态度明确地鞭鞑假恶丑,勇敢地成为真善美的卫士。
第八,奋斗精神。人生路上并非平坦无阻、一帆风顺,坎坎坷坷、艰难险阻时有发生。挫折失败常常无情地考验着每一个人。所以,奋斗精神,无论对于任何人都是必须具有的品格。
“自我实现教育”是对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培养人这个基点上。抓住了这个基点,就抓住了根本,这是校长应有的理念。
教师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导师,应该是学生“自我实现教育”的推手。如何成为推手?诀窍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教师工作的重点是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是展示学生主体地位的绝好时机,也是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善于与人合作共事打基础的亲身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乐于和自己合作,善于和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长期存在的“满堂灌”“注入式”“一言堂”“独角戏”必须停止,因为它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没有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而仅仅当作灌输书本知识的“容器”。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辩,十分慎重地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地方,而不仅仅是死死记住一些知识的场所。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本就是要理解学生。理解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因为只有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才能理智地对待他们,热情地引导他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都有向上的愿望,相信他们经过努力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相信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它既是一种教育观念,也是一种教育艺术。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中小学生喜欢某一门课程,首先是从喜欢某一个老师开始的。你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从让学生喜欢你开始;你要得到学生的尊重,首先从尊重学生做起。一个被学生尊重的老师,自然会取得教育教学的好效果。以学生为本就是要研究学生,对学生研究得越透彻,便越喜欢学生,方法便越有针对性。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有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师生关系就是教育教学质量。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表扬、赞赏和激励。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关键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优点,及时表扬,这就是激励。对于学生要多看优点,用放大镜去放大学生的优点,用显微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中小学生是乐于展示自己的,教师要创造条件、提供平台,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展示就是实践,实践就是养成,养成就是教育。展示越多,自信心越强;自信心越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学生的失败或是错误,特别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枝节小事,既要及时指出,又要宽容大度,不要纠缠不休。要知道,有时候人是在犯错中成长的。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比如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毅力等,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展示。要舍得表扬学生,除了口头表扬外,文字表扬更有效,更能激励学生。通过作业批语、手机短信,用热切的语言激励学生不断向上。文字的赞赏会让学生热血沸腾,终生难忘。
教师工作是学生成长的外因,学生态度是其成长的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只有充分调动其内在的积极性,学生的成长才能成为现实。思想单纯、争强好胜、富于幻想、勇于表现,是中小学生共同的特点,教师要敏锐地发现这些特点,充分利用这些特点,让学生成为主角。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在一次次的提高中增强自信,有了自信就有了希望。除了老师的引导外,学生要知道自己是内因,能不能健康成长关键在自己。也许有些老师不重视或者不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学生却不能因为老师的不周全而踌躇不前,放弃自己的主角地位,那是对自己的极度不负责任,多年以后必然会因为今天的轻率而后悔不已。
教师能否起到主导作用取决于教师的民主作风,学生能否处于主角地位也取决于教师的民主作风。有的教师背着“师道尊严”的包袱,放不下“师爷”的架子,以师压人,以师吓人,是不可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的。“师道尊严”,关键在“道”,在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厚的学养、循循善诱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瑕疵,基础知识缺斤短两,教育教学方法简单粗暴,是不可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的。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民主意味着师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意味着师生之间都应该互相尊重,学生尊重老师是天经地义的,老师尊重学生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互相尊重才能产生感情。“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感觉到老师可亲、可爱、可信时,他们就会自觉地参与到老师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引导,是启发,是合作学习或是问题导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而不是只有教材没有学生的“教书匠”。学生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放飞想象,大胆发言,在参与中提高自己,特别是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富于幻想是一种可貴的心理品质,胡思乱想地想、海阔天空地想、异想天开地想,想象是创新的门户,许多创造发明首先是从想象和假设开始的。想错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根本没有或者不敢想象。
教育是心与心的融通、情与情的交流,两颗心相互碰撞产生的火花才是真正的教育效果。为此,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仔细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他们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老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一想,如何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学生是站在教师肩膀上成长的,教师有多高,学生就有多高;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教师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成为那样的人。让学生成为“自我实现教育”的主角是一种理念,教师应该具有这一理念。
(作者系原山西省教育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