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活出人生的价值,做有价值的人
今年79岁的王泽霖教授,年轻时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兽医专业,毕业后到多所大学任教,并开始了他的禽病防疫研究。当时科研条件非常落后,实验室也很简陋,想要开展禽畜疫苗研发,困难重重。
我国是禽病频发的国家,鸡瘟、禽流感等疾病一旦暴发,可以轻易地摧毁无数养殖户多年的心血。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打疫苗,但由于当时的技术瓶颈,我国种鸡场、蛋鸡场使用的疫苗主要依赖进口,王泽霖看到这种情况,决定要把重大禽病防控研究作为毕生的事业。可是,搞禽病疫苗研发谈何容易,没有科研经费成为第一道难关。王泽霖设法自己去赚钱,他一边在高校上课,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开办了禽畜医疗门诊,同时为禽畜养殖户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人员技术培训,手把手教他们如何预防禽类疾病。就这样,在那个连“万元户”都稀少的年代里,10年间他挣了400多万元。1994年,他竟把这400万元全部用光,在河南农大的校园里建了两座急需的实验楼。
随着院系实验室条件不断完善,已经具备了禽畜疫苗研发的基本条件,王泽霖教授开始着手防治禽畜流行病、传染病疫苗的开发和研制。他先后获得3项发明专利,拿到了12个新兽药证书。王泽霖主持创建了重大禽病病毒种质资源库,创立了浓缩灭活联苗研发平台,彻底攻克了重大禽病防疫难题,被誉为“给中国鸡宝宝撑起了国产保护伞”。后来,禽类养殖行业甚至有了个不成文的说法:“禽病防疫就找河南农大王泽霖。”依靠这些药物和研究,王泽霖平均每年为社会增加了百亿元的经济效益。更让人惊讶的是,他没有向国家要过一分钱。
2005年,内蒙古一家药厂的负责人找到王泽霖,问他手里有多少个研发出的新兽药,有没有意愿出售。王泽霖没想到会有人来买,直愣愣地伸出一个巴掌:“ 500万元。”结果对方二话不说,就以这个价格成交了。但王泽霖拿出200多万元,给禽病研究所建实验室用,剩下的捐给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王泽霖屡屡做成大事的背后,是他一直以来心中只有大我没有小我。刚开始创业那些年,夫妇俩没日没夜扑在工作上,一双儿女放学回到家,经常看不到爸妈,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妻子说:“有时候一天没回去,晚上到家煤炉都灭了,得现生火、现做饭,真是忙得脚不沾地儿。”
2019年年底,分完了学校、学院、团队的收入之后,王泽霖个人的可支配收入,还有8000万元。有朋友建议王泽霖换套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因为他一直居住在河南农大家属院的老房子里,没有电梯,他又患有糖尿病,每天爬楼很不方便。可王泽霖和老伴儿却觉得住在这里挺舒服。主要是因为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对房子有感情了。而他家里用的,都是有年头的老家具,东西只要还能用,夫妻俩谁都不舍得扔。
可是这8000万元毕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有亲友建议王泽霖留给孩子们,这样全家人都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却摇头,说那样只会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躺着吃利息就能很好生活了,他们还能有打拼的动力吗?”老伴儿也认同王泽霖的观点。
夫妻俩商量后,最终还是决定把钱捐出去,得干个大事。于是,王泽霖将这8000万元全交给了学校。这一年,他77岁。对于“裸捐”一事,王泽霖的理由非常简单:“我已经老了,但是科研事业一定得后继有人,这些钱只有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才有价值。”说这些话时,老爷子依然是那种让人舒服的笑眯眯的表情,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
王泽霖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建一个P3实验室。在2019年之前,河南农业大学只有P2实验室。按照相关政策要求,没有资格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及微生物实验活动。对于师生来说,这就意味着更高级别的禽病研究无法在本校进行。这是横亘在王泽霖心头已久的旧病:“现在很多年轻老师都很困难,原来五年能研究完的,现在要拖到七八年,还要跟人家结合。”王泽霖想创造更好的科研平台。
别看王泽霖在公益事业上“挥金如土”,对自己却格外吝啬。至今他骑的仍是晃晃悠悠的电瓶车。出差在外,为了省下住宿费,他宁可在火车站候车室过夜。好多人劝王泽霖说:“您是大专家,也是学校的形象,得弄套大品牌的西装穿穿。”王泽霖却说:“我一辈子当马医生、猪大夫,这几十年是给小鸡看病的,你让我穿那么好,给谁看?”王泽霖年过花甲,却始终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他曾累到视网膜脱落,腰椎增生、糖尿病等更是早已缠上了他。
为什么王泽霖会这么“抠门”呢?原来他从小生活十分困苦,一直靠姐夫周济。姐夫14岁参加红军,是老革命,也是王泽霖心中的英雄和榜样。他说:“当年,姐夫顾着一大家子,生活很不容易,但他严格要求自己、艰苦奋斗的作风让我深受教育。”
因为有這些深刻体会,王泽霖自小就立下了“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在王泽霖的字典里没有“享受”这个词。已经79岁的他,至今还坚持着能步行不骑车,能骑车不坐公交,能坐公交车绝不打出租车。“抠门”这个词经常传到王泽霖耳朵里,他总是一笑了之。
在捐出大部分财产之后,2022年7月,王泽霖又找到学校,捐出了300万元——这是他在2020年被授予“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的奖金。这就是王泽霖,一辈子为了我国家禽事业不懈奋斗,至今不休,一辈子做“苦行僧”,正如王泽霖所说,“工作是他最大的快乐,公益是他最大的满足”。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