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工业稳盘托底基石 打好产业转型攻坚战争当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排头尖兵

2022-02-21 10:22武宏文
前进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质量工业转型

□ 武宏文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是产业转型”。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工业要稳盘托底,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对标“两线”、推进“双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两化、融合两链。省委省政府两次重大会议,对山西今后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高位部署,为我们抓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工信系统将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发挥产业转型主战场主阵地作用,奋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取更大荣光和胜利。

一、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省工信厅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和工作矩阵,大力实施工业和信息化“11221”振兴崛起工程,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交上了“十四五”开局之年亮丽答卷。

一是全力稳定工业增长基本盘。一年来,我们积极推进工业补考进位,常态化开展“双月入企服务周”活动,千方百计壮大市场主体,持续做好防疫物资保障,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1-11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净增982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全国排名第6位,中部六省第2位。

二是助力产业转型跑出加速度。一年来,我们锚定发展目标,推动产业转型两个方面并行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研究确定了钢铁、焦化、传统装备等9个传统优势产业的“生存线”“发展线”标准,突出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推动传统产业对标“两线”实施技术改造。2021年全省炼铁先进产能占比达58.7%,炼钢先进产能占比达47%,焦化先进产能占比达63.6%。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出台新材料等5个“十四五”省级规划,研究确定了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迈过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达到标杆水平的标准和路径,推动行业企业对标达标。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数字产业、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产业营收稳定在千亿以上,准千亿产业、潜力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逐渐壮大成势,成为转型发展新引擎。1-11月,全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2.1%,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9.3%。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信创产业整机生产能力达到260万台/年,累计建成5G基站3.4万个,数据中心设计标准机架达到37.78万架,6个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顺利建设,太原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试运行,成为“十四五”期间全国首个启动申报并获得批复的直联点。新认定54户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累计培育207户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5G+”融合应用持续拓展深化,16座煤矿实现5G入井,新元煤矿、庞庞塔煤矿入选全国采矿业典型案例集。

山西省级政务云平台初步形成横向贯通、纵向联动的“一朵云”架构,为山西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集资源配置、服务支持、运营保障、信息安全为一体的智能政务云平台。

三是促进产业发展质效明显提升。一年来,我们持续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绿色发展、技术改造,有力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大力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上水平。加快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量子通信、合成生物等一批重大技术实现突破。扩大创新载体规模,新培育54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认定29户新型研发机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稳步推进。研究制定五大传统行业能耗“双控”专项计划,加快节能改造项目建设。全年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8%,25户绿色工厂,2个绿色园区,27个绿色设计产品,2个绿色供应链跻身工信部绿色制造“国家队”。技术改造和转型项目加快实施落地。全力推动1000户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与光大银行、中国银行签署促进企业技改战略协议,1-11月,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3.2%,对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加快推动200个制造业转型项目和200个数字经济领域牵引项目建设,太原蓝宝石产业基地、禧佑源航空科技再制造基地、秦淮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四是纵深激发转型发展源动力。一年来,我们持续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改革促转型,以开放促发展。加快推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国家绿色焦化产业基地,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稳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机制有序实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成功举办晋阳湖·第二届集成电路和软件业峰会、2021全国信创论坛、全国采矿行业“5G+工业互联网”现场工作会等高能级活动,扩大山西制造业“朋友圈”,持续释放改革开放红利。

二、奋力谱写工业和信息化转型发展新篇章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工信系统将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难中求成,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工作矩阵,持续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坚持以“双十行动”牵引,“八大工程”协同,“五大抓手”培优产业生态,积极构建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2+8+5”工作矩阵,全力打造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以“晋”自豪、以“晋”自勉,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努力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当好“排头尖兵”,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坚持“双十行动”牵引,做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两篇大文章”。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十大行动。坚持对标“双线”、推进“双控”,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发展方向,实施产业集中度提升、“双线”对标改造、先进产能提标等10个行动,有序推进传统高耗能行业实施节能改造和技术改造,推动9大传统优势产业企业迈过“生存线”,达到“发展线”,实现内涵集约发展。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十大行动。坚持以集群化、规模化为方向,以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实施过千亿产业能级提升行动、准千亿产业壮大规模、“双水平”对标提升等10个行动,引导战略性新兴企业迈过“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达到“全国同行业标杆水平”,实现从“0”到“1”,从“1”到多,成为山西转型新标志。

二是坚持“八大工程”协同,厚植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实施工业稳定增长工程。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宏观指导。积极开展产需对接、银企对接,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推动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实施技术创新突破工程。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重大技术产业化,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实施十大产业链培育工程。推行“链长制”,做大做强“链主”企业,积极培育“链核”企业,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重点打造钢-焦-化-氢、新能源汽车等10余条产业链,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深入落实“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梯次推进“个转企”“小升规”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企业,力争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净增1000户,实现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实施5G引领数字经济发展工程。新建5G基站3万个,推动3个一号旅游公路通信网络覆盖,基本完成高铁和高速沿线通信网络覆盖提质升级。实施“54321”5G应用场景引导建设,拓展“5G+”融合应用场景,以5G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实施融合发展工程。加快新型数据中心、骨干直联点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及社会各领域的应用范围,以数智赋能三次产业跨越发展。深化区域产业融合发展,聚焦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打造全国知名新材料产业集群,助推太原打造产业高地,同步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和晋北、晋南、晋东南城镇圈高质量发展。实施转型项目攻坚工程。聚焦“三驾马车扩量增效”,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和产业链提升项目,重点推进500个制造业转型项目和数字经济领域牵引项目,积极扩大项目有效投资,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加快大发展。实施改革开放深化工程。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动新能源装备、氢能、智能煤矿、“1+5”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建设。强化招商引资,争取更多头部企业、核心团队、重点项目入驻三晋大地。

三是坚持“五大抓手”支撑,培优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深化入企服务。常态化开展“双月入企服务周”活动,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强化技改资金支持。用足用好技术改造资金等各类惠企政策,全力推动200个技术改造标杆项目。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机制改革。持续深耕“3毛钱电价”改革,“一事一议”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备案工作,切实将资源优势和要素投入转换成电价优势和经济产出。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强化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撑作用,力争新培育30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户新型研发机构。五是加强政银企合作。常态化开展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猜你喜欢
高质量工业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