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煦棠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科普化教学法就是借鉴科学普及教育中的理念、方法、手段,采取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来进行创新性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习惯和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1]。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高职高专院校面向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及药学专业等医药卫生专业开设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进行教学。该门课程由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三部分组成。课程总体知识体量大,专业名词术语多,识记内容颇多,尤其是医学免疫学,枯燥抽象、逻辑性强、理论性强,学习难度更大。高职高专院校大一的学生其心智尚未成熟、学习基础欠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的内在驱动力、理解能力不强。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大一的学生在学习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时,自身的学习兴趣不强,注意力容易涣散,学习效率不高,通过学情分析,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一问题,笔者尝试将科普化教学法引入教学中,本文就其应用实施策略及意义等进行了归纳总结。
要应用科普化教学法,首先在思想上要树立科普化教学的意识[2],其教学思路要始终围绕着如何利用科普的方法及手段,把复杂晦涩、深奥难懂的专业知识,用浅显易见、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出现,以便学生的接受、理解和学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将学科知识科普化的过程中要保存知识的科学性,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3]。其次,在行动上要自觉提升科普能力,科普能力的获得主要靠教师自身的主动、深入、持续的学习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譬如,本教研室团队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备课的过程中除了钻研教材之外,还系统学习了中国大学MOOC中的精品课程——复旦大学的病原生物与人类课程、山东大学的医学免疫学课程、中南大学的医学寄生虫学课程等;研读了中国免疫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人体健康与免疫科普丛书;关注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网站的科学传播栏目、中国免疫学会的科普天地栏目及人卫健康、舌尖上的寄生虫、江苏寄生虫病防治等微信公众号的动态;在“哔哩哔哩”等视频网站收集了大量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优质的科普动画。通过上述的学习和教学素材的积累,厚积而薄发,反复实践、反思及改进,科普化教学能力得以逐步提升。
在学习新课时,普遍的教学程序时先在黑板或PPT上写上教材中给出的章节标题,如第二十七章第一节“流行性感冒病毒”,这种方式虽告知了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但平淡无奇,枯燥乏味,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类似于新颖有趣的科普文章标题及科普讲座题目,教师可结合本节的授课内容、教学设计及拟定教学活动,通过重新思考和二次创造,给课堂设计耳目一新的标题。课题标题设计总体要求是要确切、要鲜活、要凸显知识[3]。如“流行性感冒病毒”设计为“善变的流感病毒”,拟人化的形容生动活泼,突出流行性感冒病毒容易发生抗原变异的特点,也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血吸虫”设计为“万众一心送瘟神”,此题目一出,学生反应热烈,讨论纷纷,什么是“瘟神”?万众一心怎么送“瘟神”?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启迪了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用“万众一心”一词,还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情感。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添加课堂标题时要紧扣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设计,不可故意哗众取宠[4]。
科普的很大程度上是语言的科普,科普化教学法的关键在于科普化语言的使用,包括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科普化语言是贴近生活、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和易于理解的,相比于填鸭式的照本宣科地讲授教材知识,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对这种科普化教学语言更为喜闻乐见,有助于建立接受—学习—收获—再学习的良性学习循环。科普化语言的创造、形成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功底,对教学知识烂熟于胸,对教材的文字内容分析理解透彻、有足够的课本外词汇知识贮备、还需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讲授病毒增殖第一步—吸附时,教材的表述是吸附主要是通过病毒表面的吸附配体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病毒吸附于易感的细胞方可穿入。对于受体、配体,学生理解不透,可用具体形象的锁和钥匙类比受体、配体,受体就好比一把锁,而特定的配体就相当于开锁的钥匙,当受体与配体结合时,就相当于病毒用钥匙打开了锁,打开了进入人体细胞的大门。再如,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是重点内容,但是学生学后易遗忘,可将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比喻成人的躯体,上肢为可变区,双手为超变区,肩关节为铰链区,其他部位为恒定区,腋窝为补体结合位点,其他部位为恒定区,配合教学姿势,通过这些易于理解记忆的科普化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区。再如,免疫学理论性强、抽象,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抛出贴近生活的的免疫学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健康与免疫的关系,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意义,以维持其学习动力。像“我们经常说免疫力低了容易生病,那免疫力是越强越好吗?”“哪些不良习惯会影响你的免疫力?”“你真的懂MAC吗?”“为什么人体会对移植的器官会发生免疫反应?”“能不能给兄弟捐一个肾?”等等[5]。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形态学的描述,学生难以理解和想象,要灵活使用直观的图片,变抽象为具体,变文字描述为实在的图像,促进学生的感知、理解,提升学习的效果。另外,教材中的某些内容,需要使用到视频辅助教学,使得过程性的知识动态地呈现出来,清晰明了[6]。目前,大部分的教学视频、微课都是按部就班的讲解PPT及教材,刻板乏味、缺乏吸引力。网络上有很多优质的科普视频,可引入到教学中。这些科普视频具有短小精悍、语言幽默诙谐、动画视觉体验良好、视听效果好等特点,可以寓教于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7]。例如,在讲述蛔虫时,使用了选自“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的科普视频——“你肚子里有多少蛔虫?”,整个视频全程7分零2秒,不冗长,包含了蛔虫的生活史和致病性这两个重要的知识点,内容具有专业性、科学性,画面高质清晰,难得的是有蛔虫卵的发育、幼虫的血肺移行的动态影像,解说词风趣轻松、语速较快,配乐也为快节奏,能够快速吸引并维持学生们的注意力。经观察,播放时,全部的学生均观看了整个视频,课堂气氛活跃,有笑声、有恍然大悟、有安静思考。视频教学后的测试表明学生对重要知识点基本掌握。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要时刻留心收集合适的、高质的教学图片、视频,具备条件的,教师自身可创作好的教学视频,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发展史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进行知识拓展,科普科学家的故事。例如,在讲疟原虫时,科普了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的故事,屠呦呦及其团队在历经380多次失败后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是求真务实、艰苦探索、专注事业、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屠呦呦历经失败终获成功。这类故事对学生而言具有吸引力,可以弘扬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在价值观上、思想上、心灵上引导学生成长,帮助学生们树立好的人生理想信念,获得更深层次的、持久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再如,以巴氏消毒法为切入点,讲述微生物学的奠基人路易斯·巴斯德的事迹,在中学时期,他的表现是很普通的,但很爱问问题,凡事追根究底,就这样不断地发问、学习,对化学、物理和艺术都有深厚兴趣的巴斯德渐渐变成优秀的学生。巴斯德他不仅善于观察,还擅长以其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推断,坚持微生物是致病因素的新观念;成功研制出狂犬病和炭疽病疫苗,发明“巴氏消毒法”并创立无菌观念,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借此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勇于发现问题,注重科研思维训练,提升学生们内在的学习兴趣[8]。
其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其学习兴趣主要依靠教师激发,科普化教学法的出发点也就是其最大的应用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认知负荷,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提升学习效果[9]。
其二,高职高专院校的医药卫生专业的学生未来主要在基层医疗单位服务,除了进行常规的诊治、防控疾病的工作外,给患者、民众进行医学健康宣教,提高民众的健康素养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科普化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科普意识,多样的科普化教学手段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学生获得科普工作的基本思路,为学生今后的医学科普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0]。
其三,医学院校的教师具备医学知识和医学教育能力,进行医学健康相关的科普工作是医学教学教师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科普化教学可教学相长,促进教师进一步了解医学前沿知识,增加知识贮备,更新知识结构,内化知识,也助于教师科普能力的提高,能更好的服务于医学教育,服务于社会大健康[11]。
本文初步阐述了科普化教学法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期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多有效的科普化教学的手段还有待于探索。科普化教学法可以使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学习更有趣、有用、有意义,是值得应用和推广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联合应用其他类型的教学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