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胜
摘要:随着水利工程建设数量的日益增长,出现了很多小型水利工程,有关部门在对小型水利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制定一些比较完善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机制,提升创新意识,组建专业技术能力比较强的监管团队,能够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监管效果。本文首先分析对小型水利工程进行质量监管出现的问题,优化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管的对策,以期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1 对小型水利工程进行质量监管出现的问题
1.1 监督机构性权威性不足
现在很多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管单位并未统一设置基层质监站,仅是在水利行政部门内部设置质监机构,很多负责水利质量监管的工作人員属于一身兼多职的状态,导致监管效果不佳。部分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是由水利项目的法人负责,使得大量小规模水利工程出现需要自行监督问题,从而使质量监管人员同时兼任质量评定人员、水利项目执行者的角色。再加上其他职能管理部门的职责和质量监督管理内容出现重叠问题,其他部门职能与质量监督内容出现重叠问题,导致水利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从执法行为转化成检查行为,使得政府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并未充分展现出来。
1.2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
之前水利项目有关质量监管的规定内容、规章条例已经不能切实满足当前发展需要,很多质量监管机构并未明确界定工作性质,奖惩制度过于粗化,行为主体不够明确。使得质量监管体系出现不健全的问题。除此以外,各种规章条例和管理制度中关系到水利项目施工质量监管、质量验收评价标准的内容比较少,很多地区缺少完善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标准。若是参照道路工程、房屋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标准,在执行时容易出现不一致的问题,而且现存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标准针对的主要对象是大型水利工程和中型水利工程,使得小型水利工程缺少准确的标准[1]。综上所述,由于小型水利工程缺少比较专业、系统化较强的质量监管体系,导致监督管理效果不佳。
1.3监督检查力度不足
因为办公环境有限,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任务比较多、人员数量比较少,小型水利工程监管任务比较多且相对分散,使得部分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出现监督检查力度不足的问题。再加上很多小型水利工程是由村委会、乡镇政府、农业部门、水利部分负责的,这些部门的水利工程组织建设能力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使得基层质量监管机构难以充分落实工程监督管理。
2优化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管的对策
2.1明确界定质量监管机构的职责
水利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责任是监督管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需要明确界定质量监管机构的职责、性质。政府需要引导质量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应该依照法律规定办理上岗证件,赋予质量监管人员一定的监督执法地位,从根源上提升水利项目质量监管部门的执法权力,使其可以对小型水利工程展开全面而又实事求是的质量监督管理,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检查处水利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早进行问题处理,避免水利问题的进一步蔓延[2]。
2.2健全有关质量监管的规章制度
由于现在我国缺少专门针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管制度,使得监管人员在工作中缺少可供参考的依据,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尽快健全有关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管的规章制度,不断修订管理体系,使得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管流程逐渐规范化,制定比较健全的质量评价标准,为工作人员实施质量监督管理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与此同时,质量监管机构需要不断优化完善水利工程责任追究机制以及责任落实体系,提升水利项目管理责任的落实效果和责任体系,从而使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可以师出有名的对小型水利工程进行质量验收。
2.3优化创新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首先,需要营造一个比较好的监督管理范围,质量监管机构通过组织工作经验交流活动、专项研究活动、培训学习活动,确保小型水利工程各参建单位以及质量监管人员可以充分了解规章管理条例的具体内容,借助报刊宣传、新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使更多工作人员意识到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质量监管机构应该增加法律法规的宣传管理力度,在施工场地张贴一些宣传标语,促使水利工程施工人员提升工作规范性。
2.4增加培训力度
在小型水利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质量监管人员是行为主体,其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水平,将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质量监管机构需要增加培训管理的力度,在培训过程中,将提高质量监管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专业素质置于首位,结合单位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行之有效、可行性比较高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有效提升质量监管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其次,质量监督管理单位通过不断加强内部工作交流,能够有效提升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以外,质量监管机构可以使用公开招聘的形式引进比较专业的优秀人才,任用更多专业能力比较强的技术人员,择优选取优秀应聘者提升质量监督管理团队的整体能力。
2.5建设信息管理平台
为了完善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管体系,需要建设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质量监督管理平台,促进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质量监管机构应该适当增加投资资金,对用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硬件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定期保养,引进一些比较先进的质量检测仪器,例如: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进一步提升质量监管的权威性。
结论:由于小型水利工程比较分散,数量比较多,仅仅依赖人力进行质量监管,实施难度比较大,再加上我国已有的质量监管政策并未充分考虑小型水利工程进行制定,使得这类质量监管工作缺少实施依据,因此质量监管机构应该创建信息管理平台,及时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有关部门应该结合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制定管理条例,能够提升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流程的规范性,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巩建军.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1,49(12):216-218.
[2]朱峰.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1,49(12):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