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邦枝
[摘 要]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经获得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在某些社交场合保持沉默无语的一种心理障碍。通过学校、家庭、个体等手段进行科学干预,可以使缄默行为得到有效矫正。
[关键词]随班就读;选择性缄默行为;个案研究
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经获得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在某些社交场合保持沉默无语的一种心理障碍。其实质是社交功能障碍,而不是语言障碍,其智力发育也无异常。在学校的选择性缄默行为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对学生个体人格也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运用科学的干预措施和策略,学生的选择性缄默行为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笔者对二年级女生小M的校内选择性缄默行为进行了干预和矫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背景分析
通过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及资源教师交流和笔者跟岗观察4周,全面了解小M的情况。
(一)医学检查情况
一年前曾在南京儿童医院就诊,智商正常,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均无器质性损伤,出现选择性缄默的原因可能是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影响。
(二)家庭情况
两岁时父母离异,跟母亲生活,母亲在超市上班,离异后因抚养费问题父母常电话争吵。母亲对小M的文化课极为关注,有体罚现象,其他方面关注不够。
(三)在校表现
学科成绩一般,敏感、害羞,常紧皱眉头,会发呆,从不主动跟同学玩耍。不举手回答问题,对于老师和同学的提问通常用点头和摇头表示,有调皮的同学喊她“小哑巴”。
(四)在家表现
偶尔也与母亲交流,口语表达能力正常,作业时间以外爱看绘本,还爱按绘本故事自己画画(但母亲觉得过分浪费时间,经常不让她画)。爱看动画片,会哼唱动画片里的配乐。
(五)原因分析
一是家庭因素:缺失父爱,母亲因离异心理失衡,对小M的学习过度管束,造成小M过度紧张。二是个人因素:自卑心理严重,关爱少,没朋友。三是学校因素:未给小M提供足够的支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及资源教师未与小M建立起信任和尊重的和谐关系,同学们嘲笑小M。
二、协同配合,制定方案
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和资源教师迅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对策,制定可行方案。
(一)改善紧张压抑的亲子关系
需使小M的母亲深刻认识到问题的根源不在小M,而在家庭和她自身带给小M的紧张和压迫心理。自小M的父母离异以来小M的母親一直处在焦虑和憎恨的情绪状态中,并把这样的情绪在生活中传递给了小M,父母之间经常毫无顾忌的相互谩骂,对小M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伤害。小M母亲对小M过度的学习期待和体罚也是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因此小M的改变必须从母亲开始,从母亲改变高期待,稳定心理情绪开始。
(二)创设尊重友爱的学校氛围
让小M喜欢上同学、喜欢上老师进而喜欢上学校是矫正校内选择性缄默的良策。以班级为主阵地,以本班同学为重点相处对象,营造宽松、友爱、平等、尊重的班级氛围;开展伙伴助学活动,增加小伙伴之间沟通与交往的频率,同伴互助,实施积极的情绪和心理影响。
(三)重建自信阳光的自我
重拾自信就是要让小M认同自我,悦纳自我,要欣赏鼓励小M的优势特长,使小M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才能让小M打开心门,走出阴影,走出缄默。
三、落实方案,科学干预
(一)干预家长心理
笔者请来了专业的心理指导师有针对性地给小M的母亲做心理干预,小M的母亲积极配合。在认识了自身不足后,甩掉心里包袱,改变过去野蛮的教育方式,不再将学业作为唯一关注的指标,开始注意关注小M的业余生活和兴趣爱好的拓展。
1.微笑赞美
小M乖巧懂事,从不乱发脾气,小M的妈妈从小M的闪光点入手常对小M微笑赞美,小M主动帮妈妈提菜、擦桌子,小M的脸上逐渐有了阳光的神采,也爱笑了很多。
2.讲绘本故事
在老师的建议下购买充满亲子之爱的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你们都是我的爱》《你笑起来可爱极了》等,母女俩相互读给对方听,在互动中体验亲子之爱,感受爱的力量。
3.与小M父亲的交流
在心理咨询老师的建议下,小M父母约定不在小M面前吵架,小M妈妈也不再在小M面前攻击小M的父亲,并允许小M的爸爸周末看望小M。父女之间有了交流,小M的眼神变亮了。
(二)干预学校教育
课内外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很关键。要建立一个相互信任和相互认同的学校心理场,才能让儿童在这样的安全心理场中轻松表现。
1.师生交流
每节课至少保证两次和小M一对一的交流、谈话、互动,即使小M不作应答也要继续坚持,拉近与小M的距离,与老师产生认同感、依恋感和信任感。
2.奖励强化
儿童大多通过奖励来习得和强化行为,老师通过奖励儿童表现出来的受欢迎的适应行为来促进积极行为的养成。对小M奖励的形式多样化:一个拥抱,一个口头表扬,一个小贴花等。
3.同伴认同
儿童看待自己的方式与周围同伴对他们的看法有很大的关系,并影响着儿童如何行为以及如何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反应。早先被加了标签的儿童,将会学习与这些称谓所对应的行为方式。这便是通常所说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给小M贴上了小哑巴的标签,小M很快就会朝这个方向发展。老师通过主题班会、讲绘本故事等无痕教育逐步让儿童懂得不能给其他孩子取带有攻击性、侮辱性的外号,由人及己,引导儿童具有同理心,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三)干预个体行为
人是社会性生物具有归属的需要和被各种群体(如同伴群体)接受的需要,同伴群体可以控制儿童的行为,有时候,这种控制的力度甚至要超过家长和其他成人的控制。利用同伴互助培养儿童的团结合作精神,在合作下,对小M个体实施积极影响和正向干预。
1.合作游戏
在集体游戏中发展个性,对小M实施正向影响。
2.21天干预记录(记录小M连续21天内的个人交流发言次数)
第6天:有一次表達,说了一个字“好”。表达行为发生的条件是老师赞美她的画很有思想,想让她参加全县儿童画展,小M回答“好”。
第8天:喊出同学的名字“王宁”。玩集体游戏时,老师巧妙安排每个人蒙眼凭感觉说出同伴的名字,小M说是“王宁”。全班掌声送给了小M。
第10天:两次主动语言表达。角色表演老山羊请客,请小M扮演小熊猫,她读了台词“谢谢”。
第13天:一次词语表达和短句表达。课外活动课丢沙包,小M被安排负责第5组,须进行人员分配,跟同学交流,尽管声音低,但同学们听明白了。
第14天:有2次语言表达,回应老师的问好并说“老师好”!
第15-16天:有3次语言表达,主动与同学互动!
第17-21天:每天有3~5次语言表达,课堂回应一次回答问题。
这份干预记录是从小M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以及资源教师商定方案的第30天开始记录的,在这30天内,老师们着力营造良好氛围,母亲也改变教养方式,小M在前35天并无行为改变,但小M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善意和友爱,在第36天时行为发生了改变。通过近半年的干预,小M的校内缄默症状已经明显好转,对缄默症状的矫正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小M也渐渐喜欢上了学校,喜欢上了同学和老师,还交了两个好朋友。话语虽还不多,但是与人的沟通交流能力已经明显增强。
此案例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有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层:生理、安全、尊重与被爱、归属、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人们的需要没有被满足,其后果就会影响人们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行为和我们对特定情境和周围人的反应。刚开始小M缺乏安全感,学校和家庭也并未给予她更多的爱和尊重,耐心地倾听细致的对待与足够的鼓励与尊重都没有获得。当妈妈愿意耐心对待她,老师主动关心她,同学乐于亲近她,她的表现得到赞扬时她感到自己有能力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赞美,尊重的需要得到极大地满足,为了使这样的满足延续,小M的缄默行为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当然,儿童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因素影响下或许缄默行为还会出现反复。作为融合教育工作者,应协调各方资源,不断调整和探索个别化教育的方案,最大限度地使每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江容.陪你跨过千山万水[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21).
[2]赵景丽.她为什么不说话?[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1).
(责任编辑: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