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22-02-20 01:25余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34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余伟

摘要: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活动需要培养专业化的计算机人才,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进而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于计算机人才的缺口,在信息时代的大潮下,社会和市场对于计算机从业者的质量、数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许多高校中都开设了计算机相关的课程,但是却并没有形成培养学生计算机水平的突出优势,能够将计算机知识与未来工作主动结合的毕业生更是少数,对此,文章以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分析了如何推动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34-0169-03

在当前许多高校的教学实践之中,计算机专业及其课程的教学并没有突出其实用性和专业性,计算机教学的效果不佳,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均存在部分问题,没有形成完善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教学效果不理想。

1 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也早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也已经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一大批的计算机从业者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根据我国的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计算机从业者已经达到数百万之众,但是专业的计算机人才不足百万,换言之,我国的大量计算机从业者仅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操作,而涉及一些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领域的时候,则显得力不从心。当前的许多高校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但是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得不到明显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依旧有待提升。此外,社会的发展要求计算机从业者不仅要有专业的技术和理论,更要能够将其应用于特定的行业之中,对此,通过产教融合来推动计算机从业者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优秀的计算机人才,成了高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改革之中所需要关注的热点[1]。

2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随着高校扩招,计算机专业的招生也在呈现上升趋势,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践之中,却依旧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计算机人才的实用性和专业性不足,计算机人才的质量无法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2.1 教学目标问题

在部分教师的教学活动之中,没有把握到计算机教学的根本在于培养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与能力的提升,过度重视技能的传授,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并不高。在现阶段的计算机教学之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工作态度、工作习惯,使得学生可以在陌生環境下也能够开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与此同时,在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完成课堂授课活动,完成课时任务,而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只是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通过考试获得相应的学分,没有深入到能力的培养之中。换言之,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看到了教学活动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计算机教学的人文性,计算机教学活动没有与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一致。从根本上来看,教学目标问题背后是教学观念的偏颇,由于观念方面的限制,导致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期间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观念也受到教师的影响,没有意识到应当借助计算机教学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对此,要推动计算机教学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就必须进行观念层面的变革。

2.2 现行培养模式需变革

长期以来,我国的计算机专业教学都普遍重视理论,学生们都能掌握足够的理论和知识,但是当前社会对于实用性人才、专业性人才的需求猛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需要从事诸如档案技术、文秘、管理等一系列职业,而且需要将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岗位需求结合起来,但单纯的理论教学是无法培养出专业的实用性人才的。在现在的就业市场上有大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但是实用性计算机人才却大量不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当前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缺乏足够的实践教学,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集中精力于理论教学,学生们掌握了系统化的理论,却在面对工作的时候出现手忙脚乱的问题,此外,即便部分教师重视实践教学,教学活动也大多集中于高年级,并且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相对不足,无法完成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人物,无法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起到提升的效果[2]。

在设置计算机专业的时候,学校方面应该结合市场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并且考虑自身的教学情况,针对性地开办计算机专业,并以此提升自身学生的实力,教师在教学期间也要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教学,但是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教师只能针对性地进行理论或者重点教学,必然导致学校无法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效益。在许多高校之中,计算机教学缺乏实践环节的设计,教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在当前的市场之中,国际经贸、管理、档案等行业对于计算机人才存在巨大需求,而一名优秀的从事国际经贸行业的计算机人才,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经济贸易知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几乎不可能如此全面地开展教学,而且根据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从事经贸行业的计算机从业者,大多也都是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通过一步一步地自主学习才掌握这些岗位知识。

2.3 课堂教学活动问题

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为根本,必须尊重学习的主体地位,建立在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思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能够理解、掌握计算机知识并且进行实际应用,同时更要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不论是课堂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性学习,都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与之相对的是,在当前的计算机教学期间,教师在课堂上具有绝对的课堂主导权,教师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环节,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时候教师会认为只要进行了计算机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学生就具备了计算机应用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没有机会去进行计算机的实践和操作。

此外,在教学活动期间,部分教师还采取传统的单向式授课,课堂氛围不够活跃,教学互动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也没有进行更新,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兴趣相对较低,同时也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而根据学生们的反映,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期间没有感受到自己的主体价值,学生们也普遍希望教师在教学期间能够多与自己进行沟通,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并且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计划制定的过程中明白自己的虚心需求。

2.4 教学考核与评价有待完善

在完成一学期的教学活动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而如果考核的标准笼统或者模糊,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考核失去应有的效果。在目前的计算机教学之中,教师在期末考核期间往往只对学生进行理论和知识层面的考核,忽视了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考核。部分教师为了避免过高的挂科率,往往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考试题,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起到有效考核。与此同时,还有些教师让学生完成一些期末设计,虽然用到了计算机技术,但是难度较低,或者也可以用期末论文来代替期末设计,这些都是教学评价方面的弊端,都需要进行改善。此外,教学考核和教学评价对于教学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考核和评价反思上一阶段内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而学生也可以反思自己学习期间出现的错误,并对此加以改善,然而目前笼统化、模糊化的教学考核与评价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基于产教融合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3.1 做好教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现阶段的计算机教学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理论和技能,并且借助期末考试拿到相应的学分,而且部分学校缺乏实践课程,缺乏让学生应用计算机理论的机会,学校本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无法与社会需求和产业需求实现有效对接。对此,必须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明确,做好教学定位,既要关注学生计算机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关注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3]。

在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增加课时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学校无法统一规划课时,这时候就可以借助学校的必修与选修体系对授课课时的安排进行优化,例如,学校可以将计算机理论的授课划为必修科目的学习,而将计算机实践部分的教学划为选修科目,对选修课程的学习进行明确规范,督促学生必须选择相应的选修科目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发展规划去选择合适的选修科目,既能够确保理论方面的统一授课,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实践科目的学习。

在接下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中,学校需要立足自身情况,结合当地的市场发展需求和行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做好教学方面的定位,注重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的双向推进,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检验自己的水平,只有学生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时候,学生才能够成为市场和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在开办计算机专业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办学优势,结合产业需求,扬长避短,否则很难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很难培养专业性的实用人才。

3.2 结合市场需求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专业的大热,各地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均出现了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能够在市场上顺利找到理想工作的学生是少之又少,对此,有必要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根据市场需求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部分学校之中,学校方面已经与当地的企业进行沟通联系,根据企业未来的需求来确定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方向,从而避免盲目招生的问题,因此,在高校接下来的教学之中,也可以借鉴这种“以需定教”的模式,推动产教融合,做好对人才需求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使得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契合地区经济的发展[4]。

与此同时,针对许多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的问题,学校在毕业季的毕业实习期间,可以加强与当地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推荐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通过毕业实习来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校方面要坚决维护学生的核心利益。如果企业和学生对于实习的结果都比较满意,就可以推荐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工作。此外,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学校方面也需要对自身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这也是产教融合的培养目标之一。

3.3 加强教学评价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此,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学校方面也需要推动教学评价和教学考核的变革,教学考核既要考查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也需要结合学科知识体系、市场需求及行业标准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进行综合考量,以人才培养为根本,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进入企业去实践、锻炼,建成“校内—校外”“理论—实践”的教学考核体系,并借此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发展。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的时候,也可以引入学生在寒暑假内的实习表现,如果学生在寒暑假内进行实习,并且实习单位给出较高的评价,则可以适当提升学生在下一学期的考核分数[5]。

在计算机人才培养期间,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计算机理论的更新速度快、范围广、内容多,必须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一方面需要推动在岗教师的学习和培训,让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引进优秀的计算机专业的青年教师,持续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此外,也可以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教學活动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有效支持。

4 结论

市场需求对于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学校应该顺应产教融合的趋势,推动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教学的创新,从教学定位、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采取措施,多措并举、共同发力,提升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实践[J].福建开放大学学报,2021(5):33-36.

[2] 杨明丽.产教融合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陆桥视野,2021(2):115-116.

[3] 杜根远,王晓霞,张德喜.产教融合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探索[J].许昌学院学报,2020,39(5):133-136.

[4] 周娇丽,景茹.产教融合模式下计算机技能人才培养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9):89-90.

[5] 李鹤.产教融合背景下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3(2):231-237.

【通联编辑:李雅琪】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