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本体论视域下的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构建

2022-02-20 13:56曾玥蓉包翠秋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1期

曾玥蓉 包翠秋

摘  要: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植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践教育活动,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为其提供了理论之基和实践之方。新时代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抓住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面向生活的主要内涵,彰显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生活实践为载体的育人特征,构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通过思想先导、行动引导、发展指导、心理疏导、活动倡导、评价督导等工作,加快构建和完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3-0136-05

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成熟、道德价值判断、身心健康发展、素质能力提升、文明行为养成等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高校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忽视大学生主体建设、学生主体迷失与缺位[1];大学生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关于思想品德培养、党团组织生活、主题教育活动等方面的评价不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不强,与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不完全相适应[2];教育模式还是以集约式说教为主,管理上更多注重对学生的控制和约束,使学生在学业、心理和就业等方面缺乏个性化辅导,难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等问题[3]。

本文试图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视角,探寻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机制,进一步明晰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实践脉络,以提升新时代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实效。

一、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主要内涵

实践本体论是马克思关于世界本质、本原问题的回答,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坚实根基。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4]马克思把实践引入唯物主义,并作为哲学一切方面的本体内核,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形而上学性,把唯物主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创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从而完成了哲学革命,实现了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自然与历史的辩证统一[4]134。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产生,也印证了马克思哲学是关于人的哲学,其终极关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用实践这一人所特有的属性为基点,生动地阐明了人何以所在、何以所是、何以所值,具有人本主义的丰厚内涵[5]。

1. 以人为本的实践内核。马克思之所以选择实践作为回答世界本原问题的哲学基础,正是他看到了实践的人是其所是,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因为在他看来,“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4]57。所以“当人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6]。实践是人认识、改造和创造世界的主观意志和能動行为,既发自人的需要、激情、思维、感受,也受制于人的智力、心力、体力、能力等发展水平,换言之,人即为一切实践活动的前提和主体,是实践之本。也体现了马克思对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比“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人为自然立法”“人是主体”等以往人本主义思想更先进的是揭示了“人的类特征”[7]——实践这一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肯定和显示了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力量,将人本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

2. 全面发展的实践目标。马克思极为鲜明地肯定了实践在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8],他所谓的“创造”包含了人全面发展的全部意义:首先,维持了自然人肉体生存的需要,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正如任何动物一样,他们首先是要吃、喝等等,……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9];其次,是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4]56,是人所特有的生产生活,反映了人渴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兴趣、激情等主观需要,呈现了人作用于自然、驾驭客观世界的本质力量;最后,反映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139,实践促成了人在现实中与他人交流协作、交往生活,构成各种社会关系,满足了人是其所是的社会属性发展需要。

3. 面向生活的实践场域。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类的一切活动。组织形成了人们的生活世界。他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4]152,换言之,也就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获得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体验、感知,通过思考生成了经验、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等主观的东西,从而构成和丰富了人的主观世界,然而,人的主观世界驾驭着人的行为,指导和影响着人的实践,不断地继续生成更多更新的主观成果,持续地作用于人对客观世界的发现、改变和创造。

二、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下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特征

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大学生涯各阶段,根植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感、人格品质、行为习惯、能力素质、人际交往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养成作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工作理念、内容和环境等重要因素都折射出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主旨思想,呈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 以学生为中心。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生动体现了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以人为本的重要内涵,其一切工作和工作的一切都是围绕学生开展的。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时曾明确提出对对象、现实、感性的理解应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体方面去理解[4]133。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秉承了这一思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遵循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能力水平来设计和实施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也只有在工作上围绕学生、在思想上贴近学生、在生活上融入学生、在情感上理解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从而在思想认知、价值树立、行为养成、素质提升等方面对学生产生影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其社会化进程。

2. 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方法指导。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在新的历史方位中迅猛发展的需求和实际。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指导下,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更加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综合性和全面性,不再唯知识学习、唯智力增长、唯考试成绩,而是通过开展文体活动锻炼学生体质、丰富文化生活、陶冶审美情操,通过举办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劳动实践精神、增强专业技能,通过组织班团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价值判断能力。

3. 以生活实践为载体。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理论教育在学生日常生活领域的延伸,覆蓋了学生大学生涯各领域和各学段。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135,人的本质力量只有在人类社会的生活实践中以及对生活实践的理解中,才能得以生成和发展。促进人本质力量发展的教育实践应与人的生活实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只有当教育与生活结合时,才能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引导和规范的作用。

三、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下的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

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集思想教育、事务管理和咨询服务于一体,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中心,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其以实践为中介,将学生的思想认知和行为素养有机地统一和连接起来,包含了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两个重要的教育实践过程,符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知发展规律,是马克思实践本体论在中国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和实践。因此,本研究基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思想内涵,结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特征和实际工作境况,构建了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机制模型(详见图1),并对其进行探讨。

(一)思想价值引领,内化于心,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线

思想价值引领主要通过党团活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实践服务、谈心谈话等教育活动方式向学生传递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导向性[9],是贯穿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全过程的主线。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其教育实践的内容不断丰富和深入,引领作用日益彰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理论引领,向学生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学生集中学习,深刻领会思想精髓,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引导学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坚决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拥护党的领导,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接班人;二是思想引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能正确认识世界、分析问题和选择判断,成为“三观”正,思维新、意志坚的时代新人;三是价值引领,培育和践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向人民英雄学习、向改革先锋学习、向时代楷模学习、向大国工匠学习,能主动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具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和开创精神,成为中国新时代的最美奋斗者、最强逐梦人;四是文化引领,向学生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成为中国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新者。

(二)行为素质养成,外化于行,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重点

行为素质养成主要通过日常基础管理、大学学习生活、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服务等,将教育所传递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转化为学生的基本习惯、行为选择和情感认同,体现了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和价值,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关键环节。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实践活动“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0],人的存在与发展都源自实践,因此,人应该在实践中深化认知,强化体验,外化内在的本质力量,从而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人是其所是的终极价值。基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治理和建设对人才的要求,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养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格品质养成,即引导学生养成诚实正直、与人为善、坚韧不拔等良好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完善学生人格的塑造,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行为习惯养成,即引导学生养成勤奋好学的学习习惯、文明自律的生活习惯、恪尽职守的工作习惯、友善和谐的交往习惯等,规范学生的行为,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三是能力素质养成,即引导学生养成较强的团结协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应变处置能力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四是文化情感养成,即引导学生传承中国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情感认同,丰富文化底蕴,提升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为个体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三)教育实践评价,知行合一,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动力

教育实践评价通过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的方式,对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水平进行综合性评价,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约束性,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重要保障。从目前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学生的主体性评价,学生是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等要素的直接体验者,学生对其在教育中的成长体验、认同感和满意度等主体性评价是教育实效性最直接、最生动的反映,是教育评价工作的重要参考指标,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水平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二是教育者的主导性评价,从“三全育人”的大格局来看,全体教职员工在不同的工作领域、工作岗位上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着引领学生成长、服务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他们结合实际对本职工作的评价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内容的组成部分,对改进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整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全员育人氛围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当然,基于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教育者的主导性评价应是以高校学生工作组织部门和专职辅导员评价为主,其他职能部门、教学老师、后勤职工评价为辅的综合性、系统性评价。三是社会的应用性评价,对学生的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最终要回归促进个体适应社会、作用社会和服务社会,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评价直观地反映出学校的人才培养是否具满足社会发展和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对于调整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工作内容和方式等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由以上论述可见,思想教育引领、行为素质养成和教育实践评价是构成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这三个部分在内容呈现上相对独立,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却呈两两相扣、闭环式螺旋发展。由思想教育引领到行为素质养成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转化过程,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通过教育实践对其自身的行为素养以及外部的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即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是一切教育实践活动的终极目的。由行为素质养成到思想教育引领是一个由外而内的深化过程,反映了人的主观认识源于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适应和改造等实践活动,而且,人的主观认知在实践活动中得以不断丰富和提升,并经过积累、交换、传递、继承等方式,进一步促进个体本质力量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反作用于实践,更好地指导和推进实践。毛泽东明确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 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1]无论是外化于行,还是内化于心的教育实践过程,都需要评价这一认知方式检验思想教育引领和行为素质养成的实践质量,从而更好地指导工作的开展与创新,不断提升工作的实效和水平,充分体现了主观在客观中发展,认知在实践中循环螺旋上升的实践机理。

四、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下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工作路径

第一,思想先导,组织开展别开生面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应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场域等方面有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充分发挥主阵地优势,围绕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来设计和制定丰富的教育内容,按照学生的喜好和接受习惯来思考和生成多样的教育形式,要融入学生各学段的学习安排和生活实际当中,让学生在辅导员解困排难、共情交心、关爱帮助的教育情感催化下自觉达成内在认同,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一致。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探索和构建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打造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精品课程,不断提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覆盖力。

第二,行为引导,加快推进日常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学生行为管理,要从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结合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实际,积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学生日常管理体系,健全长效管理工作机制;要从加强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入手,积极研发集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反馈于一体的学生日常行为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掌握学生的消费情况、归寝情况、课堂出勤情况、活动参与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经济状态和身心状态准确研判,对学生的失当行为进行及时干预和制止,对学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关心和帮助。

第三,发展指导,着力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高校应进一步强化辅导员工作职责,加强培训,不断提升辅导员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的指导水平和咨询能力;加快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提升课程教育的质量;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发展咨询中心建设,面向学生普及职业规划知识,教授学生自我认知方式,提供大学发展规划和就业创业等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择业观和就业观,使其顺利进入和适应社会,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建设发展中建功立业。

第四,心理疏导,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除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之外,还应健全心理检测筛查反馈、心理健康档案、辅导员谈心谈话、心理问题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加强心理教师、辅导员和心理专干培训,准确掌握学生心理健康动态,及时帮助学生疏导心理负面情绪和压力,解决或转介心理问题,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和人身安全。

第五,活动倡导,努力挖掘和发挥校园文化“活动思政”新内涵。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强大的隐性育人功能。一是倡导校园活动的多样性,从艺术展演到体育活动,从学术讲座到技能竞赛,从创业孵化到社会实践,从读书沙龙到电影赏析……不断丰富校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分挖掘潜力,预见更多的可能,向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断靠近;二是倡导校园活动的参与性,加强线上线下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动员学生踊跃参与;三是倡导校园活动的思想性,在活动前一定要精心策划,明确活动思想主旨,赋予活动教育内涵,防止为了活动而活动,避免出现盲目追求规模效应、低俗娱乐等不良现象。

第六,评价督导,持续优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评价机制。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不断完善和优化实践评价工作机制,充分运用评价结果。一是应与学生道德操行评价、评奖评优和教育者的工作考核、奖励绩效联系起来,调动教育参与者的发展内驱力和积极性,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活力;二是应围绕评价结果展开交流和探讨,把好的工作方法和成功的心得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可以全面推广的工作经验和模式,在教育过程中反复实践,不断巩固、推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水平提升和创新发展。

參考文献:

[1] 骆郁廷,邓纯余. 论大学生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9):81-84.

[2] 王火利.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调查分析(上)[J]. 思想教育研究,2017(11):70-75.

[3] 王继军,曹巾章.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反思[J]. 学术探索,2012(08):109-11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黄湘中. 不羁的普罗米修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践本体论解读[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5.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3.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88.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5.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

[11]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273.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