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促进”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2022-02-20 11:30李海燕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2年1期
关键词:沉浸式体验亲子关系促进

李海燕

[摘    要]本文以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目标,通过开发并实施主题活动促进其认识自己、发展自我;组建并培养成长小组促进生生之间和谐共进、携手成长;了解并设计亲子活动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有效互动、增添动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自我认识;成长小组;沉浸式体验;亲子关系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现代化技术在当今社会的普遍应用,初中生比以往面对了更多更新的资讯和选择,也面临着如何平衡生理和心理的均衡发展、如何与自己及他人更好地相处、如何树立远大理想并努力实现目标等诸多现实问题。身处教育教学的一线,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班主任更愿意将初中生定位为“未成年人”,在班级德育工作中以三个“促进”为主要突破点,努力承担“引路人”的重要使命。

一、以主题活动促进自我关系健康发展

主题活动是班级德育的重要形式之一,班主任需要对内容科学设计、严格把关,要以最有效的形式来为最重要的内容服务。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而言,正确地认识自己、懂得与自己相处、学会自我调节和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等,都是初中阶段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目标。

进入新的学段,作为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了解自己,设计出不同以往的第一节班会课“介绍我自己”:要求学生通过查找字典、询问父母等方式了解自己名字的来由或者蕴含的意义等。有的学生名字里面含有“王”字旁,他不无自豪地说出父母视他如珠宝般珍贵,又希望他有美玉般高洁的品质;也有学生才得知自己名字出自古代诗歌典籍,方明白父母在其中寄托的美好寓意;还有学生的名字是父母双方的姓合在一起,表明其是两家的“宝”,或者直接用“平安”“安康”等祝词,亲切自然。该热身活动不仅能引起学生兴趣并使彼此之间迅速熟悉起来,更能让学生在迈入新的征程时就对“期待”中的自己有一个明确而美好的愿景。

为延续良好教育效果,开展了“了解我自己”的主题活动,介绍了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及其代表人物:胆汁质,张飞;多血质,王熙凤;黏液质,沙和尚;抑郁质,林黛玉。学生不仅对以上心理论断非常感兴趣,也乐于主动代入、对照判断,更能根据自身气质提出积极应对策略:比如胆汁质的学生容易冲动,就请周围学生多包容和提醒;抑郁质的学生相对内向,可以主动申请担任班级生活委员来增加与同学的接触和交流;多血质的学生难免爱出风头,担任班干部为大家服务的同时也需要老师的监督和帮助。日常的班级生活中,学生既能引以为戒,又能以此助力,使班级成员的自我管理能力稳步提高。

为了达到对自我认知有更高层级的发展目标,学生开展以“强大我自己”为主题的生涯发展规划与推进攻略实施。比如某生不够自信,希望改变,因此为自己制定的“强大计划”就是:以自己某科目学习优秀条件竞选课代表,在工作中加强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困难;课堂上积极踊跃发言,并在阶段测试之前为同学讲授难题、传授经验;在学科竞赛时积极备战、为班级争光等。根据该学生的规划教师给予的建议是:在成败之外更注重得失,努力搜集塑造自信的“正能量”,如师生的表扬等。与个例同步进展的是班主任与家长、任课教师甚至与其他人之间的有效联系,比如课余时间请家长鼓励学生主动聊聊学校生活、与任课教师对其进行阶段性“会诊”给出“良方”等。同时,班主任需注意对取得突破的学生予以正面肯定,并在班级内部开展经验交流分享会,以形成班级个体正向发展、群体联动进步的良好态势。

二、以互助成长促进同伴关系和谐发展

小组合作是比较常见的自主学习方式,一般说来,小组的组建都是以学科学习为目的。但是班级德育中的小组应当超越学科学习,涵盖学生的整个校园生活,乃至毕业后也可能会成为终身的“非亲兄弟”。因此我以班级同伴小组的组建和运营来帮助学生学会在群体中如何自处、懂得怎样团结协作,从而在同频共振中获得更深厚的成长动力。

教师将分组放在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学生相互之间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首先充分发挥民主,请有意向和有能力的学生竞聘组长,再以“NBA选秀”制度调动积极性进行组员遴选,最后要求小组成员商讨拟定组名、組徽、小组公约以及组员口号,一些别出心裁的小组在后续的活动中还自愿购买并手绘队服等加强紧密联系。

小组的成长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教师以荣格心理学派所创“沙盘游戏”为载体,弱化诊断与治疗的功能,而以游戏中小组成员的沟通与协调为研究对象,以解读“潜台词”及换位思考两种方法来深度加强小组凝聚力。在实践中,组长往往征求意见后确定沙盘主题,但总有个别组员按照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地在沙盘中摆放与主题不相符的物品。此时,根据教师的观察,一般会有如下几种发展:一是组长明确制止,其他组员附议,该成员撤回并服从;二是组长说服不听,其他成员无视或中立,该成员依旧我行我素;三是组长制止无效,与该成员争执不下,扬言“要不你来当这个组长”,该成员并不示弱“我来当就是”。以上三种情况为例,第一组已经基本磨合到位、初具雏形,组长有一定威信;第二组磨合期未过、互动较少,组长地位有待加强;第三组处于无序状态,普遍冲动,无论是组长还是组员都需要克制和反省。

教师没有过多干预,只是提了一个建议“组长或者其他人有没有问问那个组员是怎么想的”。问题未必需要立刻解决,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促进组内成员在各科学习任务和各类班级活动中“轮岗”,从而明确自己的优势、补足自己的短板,还能彼此加深了解、互为帮手补位,而领导力和信任度低的组长自然更迭;一旦需要评分竞赛、组间PK时,各组人马必定派出“最强阵容”,而后各司其职,以良好的状态应对各种挑战。

健康向上的小组活动还会自觉延展时空,比如假期相约社会实践,一起报考同一所高中,在高中阶段继续保持联系,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同伴成长小组是班级德育效益的最佳外化形式,也是班主任送给学生终身受益的礼物。

三、以沉浸体验促进亲子关系良好发展

从儿童时代迈入少年时期,不仅是孩子,其实父母也面临着应对改变、转换思维的问题。不少家長疏忽了或者没有意识到重要性,结果错过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定是多方合力的结果,而家庭教育的作用,远不是学校教育能够代替的。因此,德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在活动 “青春仪式”上家长为孩子写的一封信情真意切,不少学生流下眼泪,备受感动和鼓舞。为了确保这样的“仪式感”,又能切实行之有效,从“班级留言条”开始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此形式互相加油、鼓劲。教师在家长会上介绍其效果,恳请家长尽可能将当面训斥、电话提醒、微信叮嘱等变为随时随地的“留言条”。这种形式委婉含蓄、留有回味,缓解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和忙于生计的家长之间可能出现的沟通障碍问题。

家长和学生之间不能等到有问题才要沟通,俗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过和那些无益低效,甚至反作用的“监视”相比,“有效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一般说来,对家庭情况了解得越多越真实,班主任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就越好。比如一位男生早上总是迟到,正常吃饭时间经常看到他在打球。当教师询问其原因回答就是“睡过头了”“不饿”。通过家访才得知该生父母为了方便其学习在学校附近租房,但是因为工作原因只能在晚上快睡觉时候看见孩子。该生放学到家点外卖、玩游戏或者打球,等父母回来才佯装“奋斗”至深夜,第二天早上,父母已去上班自然“无人监管”……将真相还原后,教师不仅制止了父母的责骂,还邀请孩子一同坐下来商讨“最佳陪伴方案”:父母至少一方尽可能回家做饭陪餐,孩子做作业时父母也可同时完成工作内容,周末必须至少有一个半天安排“亲子活动”,如一起做菜、一起看电影或者打球、散步等。陪伴的质量提升了,孩子也逐渐开朗起来,生活习惯和学习状态明显好转。

所谓“沉浸式”的检验标准一定是亲子双方有所触动、有所改变。遵循这一点,教师设计了“我做一天家长/学生”互换身份体验活动,除了切身感受彼此的不易之外,让他们能够和对方交换想法,直至互相尊重理解。

如果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那么教师就是可以“凭借力”,能够“上青云”的“风”,无声无息、无怨无悔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责。

参考文献:

[1]周斌.开展班级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基础教育研究,2012(5).

[2]郭可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生互助成长育人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1(2).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沉浸式体验亲子关系促进
虚拟现实技术在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指向具身学习的高中物理“沉浸式体验”教学策略
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中的诗与画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基于互动装置艺术的自然交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