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丁东丽
西晋时期,北方地区出现人形镇墓俑,为手持兵器、身着铠甲或戎服的武士形象,称之为镇墓武士俑。此后镇墓兽和武士俑各一对常同时出现在墓中,主要被置于墓门和门后用于镇守墓葬和亡灵,辟邪压胜。唐代,镇墓武士俑题材类型更丰富,出现一类头戴虎头盔的武士俑。谢明良先生在《希腊美术的东渐—从河北献县唐墓出土陶武士俑谈起》一文中对河北地区唐墓中的虎头盔武士俑做过专门研究,认为出土这类武士俑的唐墓集中分布于河北地区。但近年来的考古资料证明,同时期的洛阳唐墓中也随葬有不少虎头盔武士俑,洛阳或为该类武士俑的另一集中分布地。
目前发现的虎头盔武士俑以河北地区最多,洛阳次之,陕西和山西地区也有少量发现。
洛阳地区: 巩义芝田92HGSM1出土虎头盔武士俑2 件,巩义芝田88HGZM90 出土1 件,年代均在650—670 年间,墓主身份据推测均为三四品以下或官宦子弟。其中巩义芝田92HGSM1带有天井,规格较高,出土随葬品种类丰富,包括镇墓俑、文武官俑、家禽俑和生活用具等。洛阳偃师杨堂墓出土虎头盔武士俑2 件,墓葬年代为672 年,出土随葬品26 件,男女侍俑占据多数,推测墓主生前奴婢成群,生活优渥。三门峡三里桥11 号唐墓出土1 件虎头盔武士俑,年代为初唐时期,虽然墓志不清导致墓主身份难以辨别,但随葬品高达88件,包括外部贴金的武士俑和数十件乐舞侍俑均能证明墓主品级不低。洛阳关林M1305 出土2 件虎头盔武士俑,年代为盛唐早期,该墓被盗后仍出土64 件随葬品,俑类占比最高。洛阳关林M1289出土1件虎头盔武士俑,年代为盛唐早期,34 件随葬品主要由陶俑群和厨房明器构成。
河北地区:安国梨园唐墓M5 出土1件虎头盔武士俑,下半身残缺,年代为盛唐早期,墓葬遭毁,出土随葬品较少。南和东贾郭村唐墓与侯郭村郭祥墓各出土1 件虎头盔武士俑,墓葬年代均为盛唐早期。郭祥为地方县令,东贾郭村唐墓墓主地位与之相似。随葬品东贾郭村唐墓26 件、郭祥墓39 件,主要有镇墓俑、男女侍俑、动物俑等。元氏县大孔村唐吕众墓出土虎头盔武士俑1 件,年代为688 年,墓主为魏州司功参军,出土随葬品有31 件,仍以陶俑为主。献县唐墓出土虎头盔武士俑1 件,墓葬为中唐时期,墓主为中下级官吏,随葬品54 件,俑类题材丰富,包括胡人俑、侏儒俑、跪伏俑、镇墓俑、双人首龙身俑、人首鱼身俑、兽首禽身俑、男仆俑等十几种,此外还有生活用具类明器等。
其他地区:陕西地区的尉迟敬德墓出土虎头盔武士俑1 件,年代为658 年,墓主为襄州都督、襄州刺史,墓葬被破坏仅存数十件器物。节愍太子墓出土虎头盔武士俑数件,均为小型武士俑,出土于耳室中,或作为仪仗俑的一部分。墓葬年代为710 年,墓主为中宗第三子,除了仅剩200 余件以武士俑和仪仗俑为主的随葬器物外,墓中还存有大量精美壁画。山西长治县东郊北石槽唐墓M3出土1 件虎头盔武士俑,墓葬年代为唐代早期,墓葬中出土的50 件随葬品以陶俑为主,带有少量生活模型明器。
虎头盔武士俑通常头戴虎头兜鍪,虎头面目狰狞,头生出两角,宽鼻大口,两眼圆睁,虎牙外露,两耳竖立。武士面部隐于虎口内,双眉紧蹙,圆眼大睁,宽鼻。身着铠甲,原手中应持武器,整体造型威武雄壮。质地以陶为主,个别施彩绘、青釉或三彩。洛阳地区出土虎头盔武士俑的墓葬,除形制和河北地区有差异外,武士俑的类型也不尽相同。这里主要根据着装将其分为两类。
第一类:共9 件。武士俑身着战袍,直立于地或低平踏板之上。根据战袍是否及膝又可分为以下二式。
第一式:3 件。武士俑均身着短袖战袍,下着不及膝战袍,腹部饰虎头形护腹,腿着紧身裤,通高56—74.6 厘米。包括洛阳关林出土的编号分别为M1289:10、M1305:22、M1305:27 的武士俑。其中,洛阳关林M1289:10,肩部饰虎头形披膊,腿部有虎头形护膝,脚底有低平踏板。洛阳关林M1305:22、M1305:27,是一对两件,互相对称,直立于地。
图① 洛阳关林出土虎头盔武士俑
图② 洛阳关林出土虎头盔武士俑
图③ 巩义芝田编号为88HGZM90:2 的虎头盔武士俑
图① 洛阳杨堂墓出土虎头盔武士俑
图② 陕西尉迟敬德墓出土虎头盔武士俑
图③ 洛阳偃师前杜楼唐墓出土虎头盔武士俑(《洛阳陶俑》)
图④ 巩义芝田出土虎头盔武士俑
图⑤ 河北内丘县中国邢窑博物馆藏虎头盔武士俑
图⑥ 河北内丘县中国邢窑博物馆藏虎头盔武士俑
图⑦ 河南宜阳县唐墓出土虎头盔武士俑(《洛阳陶俑》)
第二式:6 件。武士俑身着及膝战裙,直立于地或低平踏板之上,通高24—61 厘米。这类武士俑包括巩义芝田88HGZM90:2、杨 堂M2:6、三 门峡三里桥村M11:53、陕西节愍太子墓FGLM:1、尉迟敬德墓虎头盔武士俑以及洛阳偃师前杜楼唐墓出土的1 件同类武士俑。其中巩义芝田88HGZM90:2、杨堂M2:6,袍外均缀鱼鳞状甲片。
第二类:共9 件。武士俑上身着短袖战甲,下着及脚战裙。根据其脚底所踏之物的高低分为以下二式。
第一式:1 件。身着及脚战裙,立于低矮踏板之上,该武士俑为河南宜阳县唐墓出土。
第二式:8 件。这类武士俑身着及脚战裙,立于稍高台座之上。高51—70厘米,分别为巩义芝田92HGSM1:79、南和东贾郭村唐墓11 号武士俑(残)、南和唐代郭祥墓2 号武士俑、献县唐墓M1:1、山西长治县东郊北石槽M3 出土的武士俑,另有2 件该类武士俑藏于河北内丘县中国邢窑博物馆。
目前发现的虎头盔武士俑,绝大多数出自于初唐时期和盛唐早期的墓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沈睿文教授在《唐镇墓天王俑与毗沙门信仰推论》中根据河北地区出土虎头盔武士俑的4 座唐墓形制推测,这类武士俑与圆形墓葬有关。实际上,河北的4 座唐墓除了献县唐墓的墓室平面形状呈圆形外,其余3 座墓葬确切说属于弧边方形唐墓,晋陕地区3座墓葬同为弧边方形,洛阳地区自成一脉,以方形墓葬为主。据刘耀辉先生在《试论北京地区唐墓》中研究,唐代京津冀地区的墓葬形制的演变和年代早晚相关,唐早期的长方形,发展到弧方形,到唐晚期的圆形。
随葬虎头盔武士俑的墓主多为中上层,上至节愍太子,下至地方县令,墓葬形制除尉迟敬德墓和节愍太子墓、巩义芝田92HGSM1 带有天井过道外,其余墓葬均是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的斜坡墓道单室墓。这类墓葬形制较为常见。随葬品以俑类居多,洛阳和陕西地区墓葬尤为明显,俑类占比大,类型丰富齐全,有神煞类镇墓俑、乐伎俑、文武官俑、男女侍俑和仪仗俑等。这类现象应与其墓葬年代相关,唐初和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厚葬之风盛行,墓中多见彰显墓主身份地位的仪仗俑、文武官俑,少见生活类明器。
洛阳地区第一类虎头盔武士俑较多,而河北地区虎头盔武士俑则均为第二类。第一类武士俑双腿直立于地或低平方形台座上,目视前方,整体显得呆板僵硬、拘谨笨拙,造型风格和初唐时期相似。第二类武士俑腿部微弯曲,腰间饰虎头盔护腹,或腰带系为蝴蝶结状,战裙刻出精致纹理更显飘逸灵动之感,多立于稍高台座之上,台座呈山形,整体更加高大威武,造型风格更接近于盛唐时期。笔者猜测这个现象或与虎头盔武士俑的区域流传和演变有关。洛阳地区是唐代早期除西安外的另一政治经济中心,明器雕塑市场需求量大,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出现虎头盔武士俑的时间较早,此期武士俑尚且保留传统的造型风格。高宗至武则天时期,唐代镇墓俑自有的风格初现端倪,台座增高,尺寸加大,身材呈“S”形。河北地区的虎头盔武士俑皆呈现出此期风格,至盛唐以后,武士俑几乎被代表正义勇敢的天王俑所取代,所以此期的虎头盔武士俑也少有出现。
陕西地区出土的虎头盔武士俑铠甲站姿相貌和洛阳地区接近,山西长治县东郊出土的虎头盔武士俑身姿相貌更接近于河北地区。张全民先生在《唐代镇墓神煞俑分区研究》中将神煞类题材的镇墓俑进行了区域划分,分别是两京、华北、长江中游、江苏南部和新疆吐鲁番五个区域。唐代前期,西安和洛阳分别是东、西两京,地理位置非常接近,镇墓俑的造型风格有许多类似之处,而山西地区和河北地区交界,同属于华北地区,丧葬文化和习俗或互相借鉴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