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郭艳荣
铁门关是唐代一处重要的关隘,遗址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县境内孔雀河上游峡谷中。峡谷仅宽百米,两侧分别是霍拉山与库鲁克塔格山。峡谷曲折幽深,两面崖高势陡,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清代文人谢彬在《新疆游记》中描述铁门关“两山夹峙,一线中通。路倚危石,侧临深涧。水流澎湃,日夜有声。湾环曲折,幽邃险阻。时有大风,行者心戒,有一夫当关之势”。铁门关扼守丝绸之路中道咽喉,是南北疆交通必经之地的天险要冲,自古以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1959 年,为解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田开发供水问题,在铁门关峡谷修建了水电站,南北疆交通改道塔石店通行,铁门关咽喉要道的地位才逐渐失去。
复建后的铁门关遗址(周新明 摄)
焉耆是西域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谓,《汉书》《晋书》《魏书》《周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皆称为焉耆,《佛国记》称乌夷,《大唐西域记》称阿耆尼,清代称喀喇沙尔。历史文献对焉耆多有记载,特征概括为“四面据山,道险易守”,汉晋时期焉耆就常常依仗自身所处险要地形割据一方。
铁门关峡谷
博格达沁古城,唐代焉耆都督府治所
唐贞观十四年(640 年),名将侯君集率军平高昌国后,唐王朝于西州置安西都护府,治交河城,掌管西域军政事务,高昌王族迁至中原。焉耆看到唐王朝对西州等地的经营方略,担心步高昌后尘,变成唐朝郡县,龙氏王族内迁中原,主动向西突厥靠拢,停止朝贡,断绝与唐朝关系。“焉耆绝域,地阻天山,恃远凭深,敢怀叛逆”,企图依靠“四面据山”的天险及西突厥力量对抗唐朝。面对焉耆王龙突骑支与西突厥勾结反唐的局面,贞观十八年(644 年),唐太宗命郭孝恪担任安西道行军总管,率三千步骑出银山道,夜袭焉耆,生擒龙突骑支。但由于此时唐军在西域地区的兵力有限,没法长期固守,焉耆最终还是被处般啜扶持的亲西突厥势力所统治。显庆三年(658 年),伊丽道(伊犁)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军大败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安西都护府也从西州迁到龟兹,设立龟兹、焉耆、疏勒、于阗四个军镇,谓“安西四镇”,自此之后,焉耆正式归属唐朝管辖。
北庭故城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城北12 公里处,由子城、内城、外城等部分组成,是唐代北庭都护府驻地。唐至元时期一直是丝绸之路天山北麓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北庭故城全景
唐朝在焉耆镇管辖范围内实行羁縻府州制度。一方面依托原焉耆自身兵力,修筑各级军事设施,构筑镇防体系,防止西突厥的侵扰;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交通事业,别置馆驿,其中路经焉耆的丝绸之路中道是安西都护府及中亚、西亚地区前往长安的交通干道。
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唐朝在道路沿途修筑守捉、镇戍、烽铺、馆驿、关津等大量军事保障设施,加强对交通道路的管控。铁门关作为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之间交通要道上设置的唯一一处关津,其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张九龄《敕天山军使西州刺史张待宾书》云:“铁关、于术,四镇咽喉,倘为贼所守,事乃交切。”由于其重要的地位,铁门关被列为唐代十三中关之一。根据《唐六典》载:“司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诸门及关出入往来之籍赋,而审其政。凡关二十有六,而为上、中、下之差。京城四面关有驿道者为上关,上关六……余关有驿道及四面关无驿道者为中关,中关一十三:京兆府子午……安西铁门,兴州兴城,华州渭津也。他皆为下关焉,下关七……”
铁门关遗址
铁门关历经千年沧桑巨变,如今已不复唐代盛况。在铁门关水电站修建后,部分遗址区已被淹没不存。近年经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多次考古调查,在水电站周边区域新发现两处遗址,分别命名为铁门关遗址、铁门关电站北遗址,考古工作者认为可能与唐代铁门关有关。
铁门关遗址位于峡谷中一座小山丘顶上,山丘大致呈南北向的长条形,在南北长约160米、东西宽约50 米的范围内,散见十余处以卵石或片状砾石垒砌的房屋基址,平面多呈长方形。从墙基遗迹观察,房屋或为单间,或为数间一组。其中有一组东西5 间并列的房屋,其南墙长17.5 米,墙厚1.9 米,高1.5 米,墙体夹草层。房间大小不等,面积最大的为6 米×5 米,小的2.7 米×2 米。有的残墙存缺口,似为“门”。从迹象来看,这些房屋似为半地穴式的居住建筑。在遗址区南部一处稍高的山包上,有一较高的石垒遗迹,高约2.5 米,垒石层中夹有红柳枝层和草层,疑为瞭望功用之建筑。在遗址及山坡上,散布许多轮制火候较高的夹砂红、灰陶片,多属平底罐形器,有的器形较大,有的有耳(把)。此外,还可见到陶盏、木梳以及石磨盘的残件。
铁门关电站北遗址位于铁门关水电站西岸一个独立的小山头上,山顶处较平。地表可见黄土堆积的土台遗迹,因风雨剥蚀,坍塌严重,边缘已较模糊。从迹象观察,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6.4 米,东西宽5.8 米,残高约0.8米,坍塌堆积中隐约可见有残土坯。土台中部稍凹,其上散见炼渣、陶片、畜骨等遗物。陶片为夹砂红、灰陶,其中有带耳的罐形器残片,器壁较薄,火候较高。
我们曾多次前往铁门关对相关遗迹进行考察,认为现存位于山顶上的遗存并不是铁门关关城遗迹,应为唐代铁门关的附属建筑。汉唐时期的关津皆有一定的建筑形式,包括主体建筑及配套设施,如肩水金关作为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的咽喉要地,考古发掘表明关城由关门、坞墙、方堡、烽燧等建筑构成。唐代关津设有管理机构及驻防人员,其职能在战时为军事防御,平时则控制人员往来、检查违禁物品等。为便于防御和盘查商旅,铁门关关门应修筑于峡谷底部的交通要道上。虽然铁门关关门遗址或因水电站的修建,已被淹没于水库中,但根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书的相关记载,关址样貌仍可窥一斑。
岑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天宝八载至十载(749—751 年),作为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的僚属第一次赴西域;天宝十三年至至德元年(754—756 年),作为北庭都护、伊西节度、瀚海军使封常清的僚属再赴西域。岑参根据自己的经历、见闻,写了大量的边塞诗,反映了盛唐时期西域的军事、交通、地理、风物、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及民族关系等,历来备受学界重视。岑参经常来往于安西与北庭两大都护府间,留下多首描写铁门关的诗句,其中《题铁门关楼》就是岑参路经铁门关,对铁门关的客观描述:
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
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
桥跨千仍危,路盘两岸窄。
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关”是一种建筑样式,在唐代官制体系中也是一种低级建置机构。关的长官称“关令”,有上、中、下令之别。即使是上关令,官品也不过是从八品下。其属吏有关丞、录事、关府、关史、关典事、津吏等 24 人。作为唐代中关之一的铁门关,所属官员有正九品下令一人、从九品下丞一人、录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典事四人、津吏六人。作为铁门关最高长官的“关令”不过正九品下,岑参当然可以称其为“小吏”。
“行客”为来往于该道沿途的官吏和商旅,唐律规定,任何人出入关津皆需凭证,公务人员有专门使用的度关公文,百姓行旅过关津都要以“过所”作为凭证。只要离开本县本州,无论是投亲访友,或行医治病,还是经营生计,都需持过所才能出入关津,与今日护照类似。镇、戍、守捉、烽铺、关津均有勘验过所的职责。
吐鲁番出土文书《唐开元二十年瓜州都督给西州百姓游击将军石染典过所》(以下简称《石染典过所》)记载了西州百姓游击将军石染典在瓜州做完生意后,打算继续前往安西做生意,需要经过铁门关,担心无法通过,申请瓜州都督府给他开具通关过所的事情。
从《石染典过所》可以看出,唐代过所的基本内容为:申请过所者首先要说明外出事由,所去目的地及沿途关津名称;注明申请人的姓名、身份、年龄、籍贯,以及随员(从人)姓名、年龄、籍贯;所携奴婢名年,所携物品名数,所携牲畜马牛名数、牧牝、口齿;写明年月日、主判官和通判官签署。如果没有过所出入关津,将受到严厉的处罚。《唐律疏议》记载:“若无公文,私从关门过,合徒一年。”玄奘于贞观三年(627 年)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当时并没有取得批准出行的过所,属于违法偷渡出境,故玄奘在归国入境之时,先行上表唐太宗,请求赦其“冒越宪章,私往天竺”的偷渡之罪。玄奘弟子慧立和彦悰所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详细描述了玄奘偷渡出境,返回时获得唐太宗赦免的经过。
《唐开元二十年瓜州都督给西州百姓游击将军石染典过所》
铁门关关址地处峡谷中的河流沿岸,“桥跨千仍危,路盘两岸窄”。戍守兵士、关吏终日目视范围只有波涛汹涌的孔雀河水、光秃不毛的山崖石壁。站在关址是无法知晓远处是否有敌情或者有商旅往来,想要看到远处的情况,提前做好防御和检查准备,就必须登上高处瞭望。
考古调查发现唐王朝在西域设置军镇防御设施多选择在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咽喉要道上,常设置镇戍、关津等机构进行驻防管理。这些机构由用于征稽查验的关卡、屯兵住人的城堡和瞭望警戒的亭燧三部分构成。往往不修筑连续的烽燧,只需在沿途要道处修筑一座或数座小型军事城堡,承担戍守道路、勘验过所的职责即可。有的要塞为加强警戒,会选择在附近地势高畅处修筑一座烽燧,不过烽燧只用来瞭望警戒,不能远距离传递信号。“西楼”可能就是烽燧或瞭望塔。今铁门关西山顶上的铁门关电站北遗址,可能就是一处像烽燧一样具有瞭望功用的建筑。
入选2021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为唐代沙堆烽故址,属于焉耆镇下基层军事组织,是为防备吐蕃经青海吐谷浑道进入塔里木盆地进而偷袭焉耆镇,在“楼兰路”沿途修筑的军事预警设施。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中出土800 余件文书,多件文书中提到了“铁门关”,其中有一件武周时期的文书记载着“于阗兵割贰拾人留于铁门关”,还有一件文书书写内容为“□耆守捉牒令送铁门”,结合其他文书资料,我们可知“□耆守捉”为焉耆守捉。“焉耆守捉”这一机构名称从未见于任何历史文献记载,属于考古新发现。文书内容表明此时战争频繁,铁门关不但承担勘验过所的职责,同时作为军事要塞,还驻扎有重兵进行军事防御。考古调查发现的铁门关遗址中,就残存有十余处以卵石或片状砾石垒砌的房屋,或为屯兵的住址。
以铁门关为代表,焉耆镇下设置的各级镇戍、守捉、烽铺、馆驿、关津等设施构成了焉耆镇严密的防御体系,在维护丝路交通畅达、保障国家统一和西域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