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综艺真人秀的受众情感传播研究
——以《半熟恋人》为例

2022-02-19 08:28侯珮桦
视听 2022年6期
关键词:弹幕真人秀受众

侯珮桦

近年来,恋爱综艺真人秀(以下简称“恋综真人秀”)的热度只增不减。《心动的信号》《半熟恋人》等恋综真人秀的热播引发了大规模讨论,也吸引了一批粉丝。这类粉丝通常以18~30岁的年轻女性为主。本文通过对《半熟恋人》这档综艺的粉丝媒介实践进行分析,研究恋综真人秀的受众情感传播。

一、恋综真人秀的粉丝媒介实践

自2018年《我家那小子》《妻子的浪漫旅行》等情感观察类真人秀节目走红后,许多同类型的综艺节目也相继衍生出来,如《做家务的男人》《半熟恋人》等。每一档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都是由节目制作方、参演嘉宾以及受众构成的。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半熟恋人》是以素人为主要参演对象,并且带有演播厅嘉宾观察环节的情感类真人秀节目。笔者试通过研究粉丝群体的媒介实践来分析受众情感传播的方式。

(一)弹幕——受众情感传播的主要途径

弹幕功能最早起源于日本动漫视频网站,本意指用炮火密切地攻击,后经过视频网站采用,成为一种受众在网络视频平台上发表对视频的吐槽、评论以及情感交流等的一种功能①。受众在综艺节目中通过弹幕进行剧情的交流以及社交互动。通过对《半熟恋人》的弹幕进行观察分析,可以将弹幕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首先是粉丝弹幕。这一类弹幕一般是粉丝表达对偶像的喜爱。《半熟恋人》第一期的开头就有许多明星粉丝发送弹幕,如景甜的粉丝发送的“甜甜,我来啦”“甜甜好可爱”等。当嘉宾罗拉出场时,会出现“之前看《拜托了!冰箱》的时候就很喜欢罗拉”等弹幕。还有“我超级喜欢恋综”“单身狗爱看恋综也是绝了”等一些表达受众对恋综喜爱的弹幕。

其次是受众对节目嘉宾以及节目内容的评价。在节目中男女嘉宾初见阶段,弹幕内容主要为对嘉宾外貌特征的评价:“女二号很酷,成熟优雅风”“男二许幻山的感觉”。在节目后期,弹幕内容主要是对嘉宾的行为进行评价,如“能能心动了”,并且在这个阶段产生阵营对立,如“我站巴啦啦能量”“罗非鱼CP!”等。

最后是受众在弹幕中的社交互动。弹幕本身所具有的仪式感、时效性满足了受众在观剧时的社交需求,而弹幕互动给予受众虚拟在场感。节目的开头部分通常会出现“我来啦”“第一”等弹幕。在节目播放过程中,粉丝也会对节目内容进行讨论和评价。观众之间讨论节目内容,形成虚拟在场的身份,并进行虚拟的社交互动,进而在虚拟的社交场中进行情感传播活动。

(二)话题讨论——受众情感传播的扩散

恋综真人秀是一种话题度和讨论度都比较高的真人秀节目类型。一期节目播出后,相关社会话题、节目本身所制造的话题、第二演播厅明星嘉宾的话题都会冲上微博热搜。据统计,从开播到收官,《半熟恋人》共创造698个微博热搜话题和16个热议话题。话题总讨论度高达52.4亿,官微累计互动量破百万②。

首先,《半熟恋人》选取的素人嘉宾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和代表性。作为年龄超30岁的熟龄青年,他们有相对稳定的经济基础,在价值思想方面也相对成熟,但同时又有对爱情的向往,这种特征为他们自身带来话题度。其次,作为一档情感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半熟恋人》第二演播厅的功能也不可忽视。明星嘉宾的加入既保障了节目的话题度和热度,又为节目的收视率做出贡献。在《半熟恋人》中,唐艺昕、王彦霖、王子文等明星嘉宾在观察真人秀的同时分析参演嘉宾的行为以及心理,并分享自己的爱情观、婚恋观。“王子文出书教我谈恋爱吧!”“唐艺昕说婚姻是爱情的升华”等话题有极高的讨论度。最后,作为一档定位为轻熟龄恋爱观察的真人秀,节目内容不仅涵盖恋爱与情感问题,还涉及一些社会议题,譬如“单亲妈妈能否拥有爱情”“爱情与婚姻的关系”等。这些社会议题的讨论使受众情感传播更具广度和深度。

二、恋综真人秀中受众情感传播的动因

在传播学中,从心理取向的角度讲,传播可划分为情感传播和理性传播两类。理性传播指的是传播主体以理性的思维方式构建传播活动,传播活动是客观的、理性的。而情感传播指的是传播主体以感性的思维方式建构传播活动,情感在传播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传播过程是主观的、感性的③。在恋综真人秀中,粉丝受众的传播活动大多是感性的、主观的,因此恋综真人秀的粉丝媒介实践是属于情感传播的一种媒介实践活动。而在恋综真人秀中,受众产生情感传播的原因可以从节目制作方和受众自身两个方面寻得。

(一)节目制作方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综艺节目制作方的目标,而获取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离不开受众的支持。与受众的互动、受众的反馈都是综艺节目后续改进的重要参照。因此,作为综艺节目的制作者与传播者,只有与受众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才能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获取其所需要的热度、收视率以及受众所传播的有效反馈信息④。而节目制作方与受众的传播互动是双向的,节目制作方在节目播出后接收受众反馈的信息进行后续节目的调整与改进,而受众通过进行媒介实践活动,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

1.嘉宾选择:话题度与多样性并存

情感观察类真人秀的核心元素是嘉宾。嘉宾的选择既要符合节目定位,又要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还要带有一定的话题度。情感观察类真人秀中的嘉宾一般指参演嘉宾、明星嘉宾以及飞行嘉宾。恋综真人秀第一现场嘉宾选取的多样性与话题度是受众情感传播的前提。在《半熟恋人》中,参演嘉宾职业广泛,如医疗、金融、服饰、广告、教育等,他们的婚恋经历、成长教育背景也各不相同。多样化的嘉宾选择使节目更具真实性与话题度。

第二现场的嘉宾选取一般为具有流量的明星,他们为节目的收视率、话题度贡献了力量。王子文、景甜等明星作为“半熟观察员”加入节目,以第二现场的视角对第一现场参演嘉宾的相处情况进行观察,并分享自己的观点。明星观察员的加入为受众的情感传播提供了话题。王子文作为恋爱综艺的受益者,她的许多发言为节目贡献了话题度。与第二现场的固定嘉宾不同,飞行嘉宾的选择则偏向话题度,以此来拉动收视率的提升。飞行嘉宾的加入以及他们的言论往往会引发粉丝的情感传播活动。

2.剧情沉浸式展开,引发受众情感共鸣

根据2021年最新的数据统计年鉴,我国单身人口已达到2.6亿。独居青年逐渐成为社会主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将谈恋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个人自我满足上,更愿意在综艺节目中获得情感满足⑤。而恋综真人秀作为一种情感观察类真人秀节目,聚焦于情感,容易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聚集于同一场所、排除局外人、关注同一焦点、分享共同的情感体验⑥。恋爱综艺的节目制作模式契合了这一理论。在节目中,男女嘉宾之间以集体出游、单独约会等方式来互相了解,寻找自己的半熟恋人。在这种互动仪式链中,节目中男女嘉宾之间的互动给予了粉丝群体沉浸式的体验,从而引发情感共鸣。观众在看完综艺后参与抖音、微博等平台的互动,在社交平台中传递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与其他受众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此外,节目将第一视角的嘉宾社交活动、嘉宾的内心活动进行剪辑制作,给予受众沉浸式的观剧体验,为受众产生情感共鸣提供了外在支持。

3.节目内容兼具真实性与社会性

恋综真人秀具有真实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首先是真实性。情感作为一种感性事物,其自身具有不可预测性,它的发展往往不受外界的控制,而是完全由当事人内心的感觉决定⑦。虽然综艺节目有台本,但是在恋综真人秀节目录制过程中,节目组尽可能地弱化台本的作用,真实地展现男女嘉宾在互动后的内心选择,如俞悦在得知罗拉是单亲妈妈之后的反应。其次是社会性。在恋综真人秀中,男女嘉宾的恋爱互动会反映出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某些现象和问题。第二现场的主持人和明星嘉宾观察员会根据第一现场的真实情况,以及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某些相似状况进行讨论,进而引发观众的思考。恋爱综艺选取的嘉宾非常具有社会代表性,会给社会中不同性格、不同行业的人群以代入感,为粉丝受众提供恋爱参考。恋综真人秀真实性与社会性的属性推动了受众的情感传播互动。

(二)受众

恋综真人秀的受众既是综艺节目的接收者,又可以是节目内容的二次创作者和传播者。恋综真人秀以情感为主线,可以调动观众的情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进而使受众自发产生情感传播。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受众看作有特定“需求”的个人。受众的媒介实践是在一定的动机下促成的,目的是满足自身的需求。受众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若媒介希望赢得受众市场的欢迎,就需要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⑧。在综艺节目层出不穷的时代,受众观看恋爱综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

受众的情感传播是猎奇心理作用下的产物,人的好奇心表现为对某些事物特别注意以及特别想要了解的一种心理。受众在观看恋爱综艺时会对嘉宾背景、最终的情感状况以及对第二现场明星的各种反应产生好奇。《半熟恋人》以一周一期的形式播放,而节目制作方为了留住受众,会在每一期的结尾或者下期预告中设置冲突与悬念。在这种状态下,受众的猎奇心理促使其产生在弹幕中讨论节目后续发展,在社交平台中与参演嘉宾互动获取“蛛丝马迹”,以及在微博等平台与网友讨论节目内容、吐槽节目剪辑制作等媒介实践。而节目的参演嘉宾都是在现实社会中比较优秀的素人,这就使得粉丝对其现实生活中的工作、生活产生好奇,进而引发情感传播。

观看节目后,受众迫切的求知心理会推动其进行情感传播。求知心理是一种期待式心理,当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发展及其结果感到好奇时,就会产生等待、期望以至于想亲自求证结果的心理状态⑨。恋综真人秀的真实性给予受众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以激发受众的求知心理。受众通过观看节目,获得节目嘉宾的真实的情感状态,并且企图在节目和社交平台中寻找嘉宾情感状态的细节。在节目后期,嘉宾的情感处于半明确的状态,而受众的求知心理激发其产生情感传播。粉丝通过视频剪辑的方式将情侣嘉宾剪辑在一起,并在哔哩哔哩上传关于“巴啦啦能量”的视频剪辑合集。在参演嘉宾以及嘉宾的朋友或者第二现场的明星嘉宾的直播中有许多关于节目内容的留言,如“在一起了就穿红色衣服”“请问皮皮,下一周会有惊喜吗”。这些留言体现出受众对节目后续内容的好奇,也是粉丝对于节目以及节目嘉宾的情感表露。

三、恋综真人秀受众情感传播的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按照阶梯从低到高的顺序分类排序,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等得到满足后,开始寻求精神需求的满足。情感观察类节目以爱情、亲情为主线,能够牵动观众的情感,调动观众的情绪,引发观众共鸣⑩。而这种共鸣引导观众产生情感传播活动,进而满足受众的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受众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参与节目话题讨论,以及在弹幕中匿名交流等方式进行互联网虚拟社交。在基于恋综真人秀建立的互联网虚拟趣缘社群中,受众与网友交流,表述自己的理解,使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从节目制作方的角度出发,受众的情感传播对节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良好的情感传播活动有赖于节目流程合理、节目内容话题具备人文关怀以及节目的良心制作。而劣性的情感传播活动则会对节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节目的播出。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受众出于窥私心理和猎奇心理会对嘉宾及其过往经历产生好奇,促使受众在网络上参与相关的话题讨论。这就有可能引发相关信息的曝光以及发酵,激发恶性的情感传播,最终给节目带来口碑、收视率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总之,恋综真人秀中受众的情感传播是一种利弊兼备的媒介实践活动。良性的情感传播可以满足受众自身需求,在网络空间的情感传播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而劣性的情感传播会使受众的窥私心理不断发酵,进而导致受众心理扭曲,不利于观众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节目制作方而言,良性的情感传播活动有利于实现节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反之,则会导致节目收视率不保甚至引发节目停播等风险。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媒体精神对社会价值观的转型与重塑有极其重要的作用⑪,良性的情感传播会推动社会形成良性的互动空间。因此,要实现恋综真人秀粉丝的良性情感传播,需要受众、节目制作方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以达到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

注释:

①李蕾,宋航.自由表达与互动体验的幻象:受众弹幕文本的话语生产——基于《再见爱人》弹幕的内容分析[J].新闻与写作,2022(01):49-57.

②钟小宝.《半熟恋人》“无效收官”,持续霸榜背后的内容创作新解[EB/OL].DataENT数娱,2022-03-0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6247062321556327&wfr=spider&for=pc.

③沈业成,孙瑶婷.情感传播视角下的展陈数字化建设[J].中国博物馆,2021(04):98-101.

④曹智,刘简简.代际情感观察真人秀的现状及反思——以《女儿们的恋爱2》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34):74.

⑤龚苏忆.青少年网络社交行为探究及教育策略——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57.

⑥邓昕.被遮蔽的情感之维: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诠释[J].新闻界,2020(08):40-47+95.

⑦徐敏.从受众心理角度探析情感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受欢迎的原因——以《女儿们的恋爱》为例[J].东南传播,2019(07):119-120.

⑧李亚.论《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接受与认同[J].新闻爱好者,2013(10):19-21.

⑨李楠楠.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J].东南传播,2007(08):106-107.

⑩唐川森.电视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6.

⑪赖黎捷,李明海,赵红勋.新时代 新媒体 新方向——中国首届新媒体教育高峰论坛综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08):91-92.

猜你喜欢
弹幕真人秀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HOLLOW COMFORT
“弹幕”防御大师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弹幕小能手养成攻略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