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民
(广州市荔湾区詹天佑小学,广东广州,510140)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2020年颁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学科教学要渗透劳动教育。[1]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大批具有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创新人才。《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教育要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2]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3]为此,本研究基于科技创新的视角,探索小学科学学科劳动教育的育人策略。
科技创新视域下的小学科学学科劳动实践是指将小学科学课程中诸如饲养动物、种植植物、科学观测、科学建模、制作科学标本、设计与制作等实践探索内容,基于科技创新的视角,以劳动实践项目的形式开展,注重科学知识和科学规范在劳动实践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探索科学科技、应用科学科技并创新科技优化劳动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劳动实践课。
儿童是天生的实践型探索者,他们喜欢通过动手操作去探索世界。创新性科学学科劳动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和自由发挥的空间,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保护学生珍贵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沉浸其中、探寻科学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主动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争取高质量完成劳动任务等行为表现,说明学生很享受创新性科学学科劳动实践,并将同步进行的科学课程学习转化成了自己的内部需求。由此可见,创新性科学学科劳动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和在劳动中创造自己的幸福人生的劳动观念。
实践探究是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创新性科学学科劳动实践需要学生手脑并用、多器官协同完成系列操作,通过眼看、耳听、鼻闻、手摸等多感官同步收集信息并反馈。这样,学生的大脑建立起更多的神经元联系。亲历创新性科学学科劳动实践后,学生从中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不易与辛劳,磨炼了意志,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信息,形成对事物的立体印象,从而建构基于真实劳动情境的新知。这种经过深刻体验和感悟获得的新知,是学生真正相信和理解、属于自己的有生命力的知识,而非经传授获得的刻板的科学知识或劳动技能。
创新性科学学科劳动实践倡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劳动。由于所处境况不同、环境各异,学生碰到的具体问题也不尽相同。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物质条件和外部支持,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并应用于实践,享受劳动创造的喜悦,体会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有助于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人生观;通过创作发明作品和设计创新实验方法实现科学知识的“再创造”和“再发现”,体验科技创新对提升劳动质量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性科学学科劳动实践强调“做中思,思中做”,既可以锻炼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实践、探寻科学规律、发现存在问题并通过科技创新解决问题之后,能建立广泛的、稳定的意义联结:对相关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喜欢分享自己的劳动技术和经历经验,能够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乐于接受其他人的建议和意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并从科技创新的视角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1]劳动教育仅靠单向的思想说教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亲身劳动实践的体验,劳动教育就会变得枯燥乏味、空洞肤浅,不能从根本上对学生起到“唤醒”作用。只有让学生投身创新劳动实践,他们才能学会劳动技能和建构劳动实践方面的新知,领略科学规范和科技创新的力量,真正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领悟劳动创造的意义与价值,发自内心地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真正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4]
1.成立劳动技术援助小组,引领劳动实践走向科学规范
科学规范地开展劳动实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立并培养劳动技术援助小组,要求该小组成员密切关注学生的劳动技术,及时了解大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对技术暂时落后和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技术援助。技术援助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开展劳动实践,而且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科学规范开展劳动的重要意义。
2.搭建劳动技术交流平台,营造科学规范开展劳动教育的氛围
定期召开劳动实践交流会,专题分享劳动技术:如请先学会的学生介绍劳动实践中蕴含的科学知识,讲解并示范劳动实践中的科学规范,帮助暂时落后的学生纠正不规范、不科学的操作等,共同分析劳动实践中所遭遇的困难或问题的实质,并互相提出建议或意见;互帮互学,历练科学规范的劳动方法和技能等。劳动实践项目结束后,召开劳动技术展示会,让学生系统回顾劳动过程中应用到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劳动技巧和注意事项等,促使学生深化劳动体验和感悟。
3.比较使用落后与先进的劳动工具,感悟科技创新的意义
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可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领略创新科技的优越性。例如,在观测天气数据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传统的手控仪器和现代的电子自动测量仪器,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这些仪器进行测量。通过亲自使用,学生不仅感受到自动化仪器显著的优越性,它们数据精准、操作便利,而且能引发对先进劳动工具的偏好,引起对科技创新的思考,理解科技创新在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作用。
4.亲历科技创新创造的实践,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组织学生围绕实际问题专题探索创新方案。例如,三年级学生在饲养蚕的劳动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桑叶霉变、腐烂、干燥,蚕突然死亡、蚕结茧不顺利、蚕茧太小太薄,未能及时喂养蚕和清洁卫生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分别开展专题探索:先全班在课堂上进行头脑风暴,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再个人或小组在课外分头创作创新作品,并通过劳动实践检验效果和反复改进,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在班上开设创新作品展示区,为学生提供常态化交流和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让学生分享创新思路、展演发明作品及效果、欣赏创新作品、提出建议或意见等,促使学生把劳动创新创造变成日常交往的重要议题,形成了人人养蚕、天天谈创新、个个做创新的局面。学生沉浸于劳动创新创造之中,创造了系列“懒人蚕舍”、多样化结茧工具、桑叶长期保存新方法等成果。有的学生还在家长的支持下开始着手研究智能化喂养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劳动教育要将文化育人与劳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劳动实践中全方位融入文化育人。[5]文化育人不是单向传递文化,而是通过播种先进科技文化的种子,让科技创新文化的种子在学生思想深处生根发芽,让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认同,进而树立正确的劳动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自发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1.用中国优秀的传统科技文化启迪人,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三年级科学课“动物的一生”单元劳动要求学生长期饲养蚕。学生在饲养初期兴致很高,但随着幼蚕长大,排出的蚕粪越来越多,蚕舍散发出蚕粪的臭味,部分学生开始嫌弃,不乐意管理蚕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中国与蚕相关的优秀的传统科技文化,内容如下。
第一,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及其社会影响。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有5000多年历史,形成了精湛的织造工艺和灿烂的艺术文化。中国的丝绸织造技艺在汉唐时期达到高峰。2009年9月30日,中国桑蚕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丝绸在传播中对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丝绸生产甚至整个西方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桑基鱼塘”生态循环模式及其科学价值。“桑基鱼塘”遵循植桑、养蚕、蓄鱼的生产规律,将桑林附近的洼地深挖为鱼塘,垫高塘基,基上种桑,以桑养蚕,蚕丝织布,蚕沙喂鱼,塘泥肥桑,形成可持续多层次复合生态农业循环系统,至今其科学的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多级利用体系依旧在使用,青、草、鲢、鳙四种鱼在水塘中分别分布于上中下底四层。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水体生物链,循环利用废弃物,达到和谐共生零污染,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三,“桑基鱼塘”生态循环模式的社会影响。“桑基鱼塘”是中国古人的伟大创举。1972年,广东南海西樵七星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桑基鱼塘农田示范区”。1992年,“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其核心保护区射中村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综合养鱼培训教学基地”。2014年,頔塘以“頔塘故道”作为“中国大运河”支流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湖州太湖溇港成功入选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7]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古人通过劳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人间美景,创造了优秀的人类文明,体会到技术创新是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劳动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长科学知识和历练劳动技能,而且可以让学生明白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从而感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并发自内心地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在劳动思想教育后,学生不再嫌弃蚕的排泄物,反而想办法及时清理并热心地收集、晾晒、保存这些蚕粪,让蚕有一个舒适的家。
2.用科技人物的光辉事迹鼓舞人,助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三年级科学课“天气”单元劳动需要学生长期测量天气数据。在测量活动开始时,学生强烈要求参加,十分积极主动。但测量天气是简单重复的劳动,容易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时间长了,测量天气对学生就没有了吸引力,少有学生坚持到最后。本学期,在开展测量天气数据之前,教师向学生讲了气象科学家竺可桢“一生心系祖国、从零开始历尽艰辛发展中国气象事业”的动人故事,勉励学生向科学家学习,像科学家“做研究”那样积极参与观测天气的劳动实践。
学生从故事中感悟到“中国的气象事业就是竺可桢等气象工作者努力奋斗发展起来的”,被竺可桢砥砺奋进倾情奉献祖国气象事业的爱国精神、刻苦耐劳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感动,自觉把长期测量天气数据作为历练自己的机会,真的像科学家“做研究”那样严谨规范地劳动,直至最后完成任务。
3.用当代先进的科技创新文化激励人,助力学生悟创新、立品行、树志向
以三年级科学课“天气”长期测量天气数据的单元劳动为例,在学生亲自使用自动化仪器测量天气数据、体验科技创新的优越性后,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与天气观测和预报相关的科学科技及发展史,内容包括新中国气象站观测仪器的更新换代情况、气象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付出的大量艰苦劳动。教师向学生科普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全球各地的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卫星等观测仪器收集最新的观测数据后,由超级计算机根据当地的天气和气候特点(历史天气数据)计算生成。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应用科学科技、规范开展劳动对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性,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巨大力量:这不仅使劳动更便利,而且提高了劳动效率和数据的精确性。气象卫星、超级计算机等先进科技的应用,使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越来越多,准确性越来越高,预测时间越来越长。学生领悟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并自觉在劳动实践中学科学、用科学,规范劳动,创新劳动。先进的创新科技文化激励人,不少学生表示长大后要做科技工作者,通过创新科技为祖国做贡献。
劳动教育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少年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未来劳动者体现了科学教师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小学科学课程中饲养动物、种植植物、设计与制作、科学测量等科学探究活动,可以设计成劳动实践项目。广大科学教师应当基于科技创新视域,设计促进科学课程学习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直接参与劳动实践,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深入挖掘中国古今优秀的科技文化,以创新科技文化育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劳动教育要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