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秀娥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做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同时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1]这就要求我们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全面、系统、创造性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创造和创新中赋予传统资源以新的时代内涵。2020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2],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小学教育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小学基础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议题,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梳理中外文献可知,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保护和传承两个方面。其中,国内外学者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了很多探索,但较少文献探索将其引入小学劳动教育的路径。在查阅到的相关文献中,武春霞建议出台相应的解释性文本,以帮助学校确切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方向[3],侯晓华等人探讨利用“非遗剪纸”增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效果、高职学生素养教育成效[4]。本文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角度,从S省X县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选取紫砂工艺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对X县Z小学的考察,研究紫砂工艺与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结合的路径和方法。
Z小学位于S省X县,距离县城约8公里,是一所6年制寄宿制农村小学。学校共有30多名教职员工和150多名在校生。目前,一个年级一个班,共6个班,班容量从20多人到30多人不等。150多名学生中,父母均在农村的学生和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各占50%左右。
1.学生生活环境及学校附近有丰富的自然劳动资源
第一,Z小学的学生来自周围的十几个村子,这些村庄基本每家每户都种植蔬菜、玉米、豆类、小麦等多种农作物,有着丰富的自然劳动资源,大部分学生在节假日可以接触到包括种植、管理、收获等自然劳动过程。
第二,学校周围有在当地影响较大的非遗资源,学生及家长对其生产流程有简单的了解。一是距离小学不到15公里有在当地影响很大的获得非遗认证的葡萄酒酒厂,约70%的学生生活的村子都有酒厂的葡萄种植基地。大部分学生都和这些葡萄种植基地有过近距离的接触,对葡萄酒的生产过程有大致认知。二是X县紫砂生产历史悠久,当地大部分家长都对紫砂有一定的了解。如今,当地政府正在打造的集中生产、销售、展示紫砂的“紫砂小镇”就在学校对面,距离仅仅几十米。当地学校领导在对学校未来的规划中有以紫砂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设想。
2.社会层面参与劳动教育情况
第一,当地政府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除了在硬件、软件方面对学校教育予以支持,还举办了一些相关活动(如“靓家园”活动)。学校是这些活动的有机参与体,但具体参与时间、规模取决于政府相关文件,学生总体的参与度不高且以高年段学生为主。
第二,青少年活动中心、X县职业中学等多家机关单位都和Z小学有合作关系。青少年活动中心每年都有送教下乡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能够参与一些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如设计农家小院、剪纸等。X县职业中学设置了医学、厨艺、汽车修理等多个专业,Z小学教职员工有时会带领学生到职业中学进行研学,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这些和生活紧密结合、专业性强的系统的工作流程,对精细的工作要求有深入的感受和了解。但由于人力、交通等条件限制,这些活动的覆盖面相对较窄,一般都是中高年段学生参与,低年段学生参与较少。
第三,当地企业重视文化氛围的营造,为学生研学提供了方便。X县的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距离学校68公里的5A级风景区有民俗村、非遗文化展示等多个项目;距离学校14公里的酒庄建有生态公园、博物馆等,可供学生研学;距离学校500米有X县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紫砂小镇,集研学、旅行于一体。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已成为当地企业的内在追求,这为当地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
根据调查,Z小学教职员工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学校劳动教育的师资力量以及课程开设现状如下。
在认知方面,学校领导及教师能认识到劳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但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基本还停留在对“劳动”这一词语的表层理解,没有深入了解劳动教育的真正内容及实施方法。在师资力量方面,校内目前没有专职劳动教育教师。此外,教师日常的教研活动基本不包含劳动的内容。在课程开设方面,目前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学校对学生劳动方面的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班主任在班会过程中穿插进行。学校每周有固定班会时间,在班会上,班主任除了安排其他工作,有时会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劳动方面的教育,但目前尚属随机状态,没有明确规划。
第二,在其他学科的课程内容中穿插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除语文学科中有部分劳动教育元素外,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也有专门的章节及篇目涉及劳动教育。目前,当地大部分学校的劳动课程都是由语文教师兼职,无专职教师,学校对劳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有关劳动教育的章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第三,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基本自理。学校有统一的食堂,因学生全部寄宿,所以收拾餐具、换洗衣物、打扫寝室卫生等生活起居方面的劳动,几乎全部由学生自理。但对于劳动教育理念方面的系统引导,学校还没有具体落实。
第四,学校经常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例如,在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学校组织一些相应的实践活动,但这些活动只有少量高年段学生参与,中年段和低年段学生基本不参与其中。
综上所述,作为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X县Z小学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优势有:政府重视,资源丰富,企业支持,学校执行力强。不足之处表现为: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劳动活动组织没有形成系统,缺乏专业教师团队。
紫砂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紫砂陶器是烹煮和冲茶品茗的器皿,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历来为文人雅士所爱。紫砂向来就有“人间珠玉安足取,何如荆溪一丸土”“土与黄金争价,世日趋华”的美赞。紫砂的制作主要包括原料采集和制作装饰等。X县紫砂原料全部采用当地特殊的矿石,原料采集包括采矿、洗矿、沉泥等过程。一件紫砂器皿的制作主要包括选料、制坯、装饰、晾干、烧制、精加工等步骤。
X县紫砂工艺历史悠久,据传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有红砂陶器,在X县发现了仰韶文化时期生产的红砂陶器残片,以及古人用过的制陶石器工具。悠久的历史使得紫砂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0世纪七八十年代,X县不但拥有自己的紫砂厂,而且生产的紫砂产品广销各地。当时的紫砂成为当地对外交流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很多当地人在紫砂厂上班,直接参与到紫砂的生产过程中,并且当时几乎一半以上的当地人家里都拥有紫砂茶具或者花盆。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X县的紫砂停产将近30年,但近几年,X县又开始雨后春笋般建起了大大小小十几家紫砂厂,县政府还打造了集生产、销售、展示于一体的紫砂小镇,在当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而,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紫砂生产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家长,都对紫砂工艺有着或多或少的了解。
X县紫砂生产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制作流程和工艺细节考究。尤其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紫砂艺人在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古今结合,形成一种开放性的发展趋势。X县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将紫砂融入劳动教育。
1.遵循《指导纲要》的实施要点
《指导纲要》是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其对劳动教育的性质、理念、目标、途径、评价和实施规划等都做了详细的阐释。根据文件精神,在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劳动的类型主要有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及服务性劳动等,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第二,劳动教育应结合学生的具体年龄、心理、生理等特点开设,不同阶段的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内容、方式等应该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使劳动教育系统化、规范化。
第三,劳动教育侧重育人功能,其实施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多方参与,如此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2.引紫砂进校园,设置紫砂陶艺展馆
第一,充分利用学校周边资源,获取展馆实物材料。Z小学周围有大小十几家紫砂工厂,最近的工厂距离学校不到300米。另外,学校对面就是当地政府支持修建的集紫砂生产、销售、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紫砂小镇。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取得这些机构的支持,获取展馆所需的矿石、泥料、毛坯、成品等实物材料。
第二,通过文字、图片、多媒体影像资料等将紫砂生产流程补充完整。紫砂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多生产细节及生产环境等都无法通过实物展示,如在山上采矿的场景、矿石风化过程等。这些无法通过实物展示的场景渗透着紫砂生产过程中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奋斗精神等,恰恰是劳动教育的精髓。因此,学校在布置展馆时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弥补实物展示的不足,使学生对紫砂生产过程有整体的感知。
第三,将紫砂文化作为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紫砂文化通过紫砂生产过程、紫砂器皿及这些器皿的应用等具象化。在展馆的布置和使用中均应注意劳动教育具体元素的落实。紫砂器皿的主要品种有各式茶具、酒具、餐具、文具、花盆、雕刻和陈设摆件等工艺品;常见的紫砂装饰技法有陶刻装饰、印纹装饰、泥质肌理装饰(泥色、调砂、铺砂装饰)、泥绘装饰、绞泥装饰、捏塑装饰、贴花装饰、透雕玲珑装饰、镶嵌装饰、彩釉装饰以及其他工艺装饰等。学生在熟悉紫砂文化的过程中,还可以间接地了解其他领域的文化知识,如可以通过紫砂茶具使用过程中的烧茶、煮茶、敬茶等体验茶文化。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育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帮助他们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3.将“走近紫砂”作为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指导纲要》指出,劳动教育的途径包括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要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同时,对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做出规定,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2]根据该文件精神,结合Z小学和X县紫砂工艺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将紫砂作为劳动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内容。
第一,制订紫砂实践活动的系统计划。制订紫砂活动计划需要考虑几个因素:一是基于紫砂生产工艺流程解说要求通俗易懂但具体过程精细而漫长的特点,实践活动中可以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再逐步深化;二是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低年段学生可以以感受为主、动手为辅,中高年段学生可以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对工艺的要求逐步细化;三是每个阶段都始终要注意以兴趣为手段,以劳动教育为目的来设计实践活动。
第二,采用从企业聘用和在校内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师资问题。当前,师资不足是非遗进校园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一方面,目前Z小学没有可以直接讲授紫砂课程的教师;另一方面,最优秀的技师在企业而不是在学校。Z小学可以采用企业和学校合作的模式解决这一难题。由于学校和企业的距离非常近,人员往来方便,可以先由企业帮助学校培训一部分掌握紫砂工艺初步技能、可以胜任学生实践辅导的师资,再聘请企业优秀技师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培训,校企合作解决师资问题。
4.设立校外研学基地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校外研学基地的设立目的不仅是带着学生参观工厂,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到工厂参观的人数、频率、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效果评价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研学时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益最大化,研学路线如何设定,哪些环节只能参观了解,哪些环节可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这些都需要提前做好设计与规划。
第二,学校、企业、教育行政部门、政府共同参与。当地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在正在打造的紫砂小镇的规划中,初步计划融入研学元素,但目前尚没有以学校劳动教育为出发点的系统研学基地建设规划。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不只是校企双方合作就可以达成,还需要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合支持。建设经费筹措、基地验收、基地使用及后期维护相关费用筹措、学生外出研学期间安全管理及所需费用筹措、研学效果检测考核等,都需要多方联合共同完成。
5.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劳动教育活动
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往往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及较为深广的流传度。因而,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对这些非遗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只不过这种影响大多处于自发状态,而不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劳动教育课程结合的过程中,学校应该重视周围环境对学生的无形的影响,做好课程设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通过家校活动、社会实践、组织调研等,协调推进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参与,完成对学生的劳动教育。
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教育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具备相关条件的学校都应该积极发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过程中的可展示环节引入校园,与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结合起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下一代青少年中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