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卉(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童游中心小学 354200)
2022年版新课标在“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课程理念中,倡导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各种资源,设计适宜的探究问题。因此,教学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实现课程的生活化和实用性。这与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改进教学策略,利用生活化元素提升科学课堂教学活力,培养小学生科学精神。
小学科学教材作为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创编的过程中已经融入了“生活即教育”思想,力求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但是,课程内容创编的过程常常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让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各地区差异化教学需求。教师需要正确理解这种地域差异的存在,在尊重小学科学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灵活使用,让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小学当地的生活实际。
第一,教材内容的生活化改进。小学科学教材所举实例是提供给教师参考的范例,每个学校所处的地区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也不尽相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合理改进。以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第一单元为例。教材围绕凤仙花展开植物的生长变化探究活动。许多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见到过“凤仙花”,却对此称谓感觉十分陌生。“凤仙花”是植物的学名,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将它称为“芨芨草”,在部分南方地区因有利用凤仙花染指甲的习惯,故称之为“指甲花”。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改变对“凤仙花”的称谓,让科学教材内容更具亲切感。
第二,教材内容的生活化补充。通过科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对教材适当进行生活化补充,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以科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的《科学家这样做》教学为例。教材提供了蝴蝶、甲虫、鸟类、贝类四组图片让学生理解分类,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苋菜、菠菜、香葱、蒜苗补充教学内容。孩子们通过直观地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很容易找到分类依据。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对教材进行生活化补充,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为科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探究材料是小学生体悟科学现象的关键和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事物中主要运用的是感性思维,他们通过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事物表象信息比较和思考,理解科学现象的本质,形成科学认知。
探究材料一旦脱离了学生原有的经验和认知,他们的探究兴趣就会消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在参考和运用教材的同时,努力使探究材料生活化。例如,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气球设计《热胀冷缩》的教学活动,将气球套在烧瓶口,分别将烧瓶浸入热水与冷水中,借助观察烧瓶口气球的胀大与收缩现象,使学生直观理解气体的受热膨胀与受冷收缩。一个气球既可以揭示空气的存在,又可以帮助认知弹性;既可以解释反冲现象,还可以探究气体、液体的热胀冷缩。生活中常见的注射器也是研究空气占据空间、压缩空气、浮与沉、潜水艇沉浮等现象的好材料。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选取贴近生活实际的材料,贴近小学生的认知经验,可以使学生探索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从而引发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积极投入科学学习活动中。
可见,教师在科学教学中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客观实际,立足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经验范围出发,优化改进科学教学内容和探究材料,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表象信息获取对事物的科学认知,引起学生科学探究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根据孩子的天性,通过特殊的方法引导他们踏进未知之门。”在教学中,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将学科本位转变为学生本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凸显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天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科学课程导入的切入点。以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相貌各异的我们》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猜猜我是谁”小游戏导入教学内容。游戏前,简要说明猜测的对象范围为本年级任课教师。接着,教师开始描述“中等个子,圆脸型,猜猜我是谁”,学生根据两个相貌特征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教师继续描述“大眼睛、戴眼镜”,学生立刻反应就是上课的教师本人。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方式让学生领悟到通过辨识相貌特征可以做出准确判断,进而对研讨人的“相貌特征”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教师可以乘势导入本课教学内容。
这种生活化的课堂导入能够拉近科学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原有生活体验,让学生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凝聚起来,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教学情境是影响小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开启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都是从观察和问题开始的。以《空气占据空间》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创设“吹气球——吹水瓶子里的气球——吹空瓶子里的气球”这一系列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因为气球很容易被吹大,可是水瓶里的气球吹不起来。在这第一次思维的冲突中,学生很快明白:因为水占据了瓶子空间,所以气球吹不大。教师可以顺势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吹大气球?”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把水倒掉。”教师倒净瓶中的水,接着吹空瓶里的气球,但气球还是吹不大。这一现象再一次引起了学生的思维冲突,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迫切希望知晓答案。此时,学生开始思考气球中没有了水,但应该还有空气。这样层层深入、不断设疑,引导学生不断观察与思考,使学生在原有认知与现实情境冲突中提升了学习兴趣。
简简单单的矿泉水瓶与气球创设出了生活化的探究情境。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下,教师可以创设充满趣味、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体验感,激发学生在思维的沃土上积极主动地思考,感悟科学探究的乐趣。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采用灌输的方式让学生单纯地对科学知识进行机械式记忆,需要在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获得科学知识与探究方法。以教科版二年级《观察月相》教学为例。教师需要设计贴近生活的探究过程促进低年级学生持续观察与记录兴趣的保持。首先,由观察早晨的月亮问题出发,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其次,布置观察任务,通过描述初次看到月亮、再次看到月亮时给教师打电话,看到满月就给教师写信等多种极富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促使学生持续观察记录月相。生活化的探究过程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热情,提高了观察记录月相变化的效度。科学学习不是单纯的学习,而是重要的生活。带着浓厚兴趣参与的观察与记录月相活动,使学生印象深刻。在三年级下学期探究《月相变化规律》时,学生的思维在生活化的体验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活化探究活动增强了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提升了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科学奥秘的意识。
小学阶段有些科学探索活动需要历经一定的周期,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制约了探究的有效开展,教师需要开辟第二阵地,将一部分探索活动延伸到课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以科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课内外结合的“凤仙花成长记”项目活动,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探索种植与观察活动的基本要点,指导学生开辟课后生活化的探索活动。3月下旬,优选出完整、饱满的凤仙花的种子,同时播撒在种植杯与校园的种植园中,引导学生课堂研讨如何做好管理,掌握观察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方法。将教学内容融入实践活动过程,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要选种?”“种子发芽生根需要怎样的条件?”种子发芽期间,教师引导学生绘制出种子萌发过程图,记录不同日期的状态,探讨“凤仙花的根具有哪些作用”;凤仙花长出茎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推测“茎叶对凤仙花生长的作用”,通过“茎的运输实验”和“叶片遮阳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孩子们种植凤仙花实践活动中制作出精美的科学小报,用文字与图片记录下探索植物“种子发芽—长出主根和根毛—长出茎叶—长出花蕾—开花结果”生命周期的科学实践过程。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科学探究要点融入实践活动中,能够引起学生对科学探索内容的持续关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的周期性,培养学生耐心、严谨的科学精神。
小学科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科学探索的技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还要促进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科学技能的有效运用,促进科学知识回归生活。例如,通过学习《声音的高与低》课程,学生了解了声音高低变化产生的原因,掌握了物体振动发声的原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进行“小发明”和“小制作”,如利用废旧的“易拉罐”制作敲打乐器,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橡皮筋,制作“土琵琶”,利用废旧的“笔管”制作可变音的“哨子”等,让学生将科学课堂上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到生活中,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还能让学生认识到“科技改变生活”的深刻道理,提升学生科学精神。
小学生处于求知欲和探索欲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活化科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教师需要深入理解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及“再教育”理论,不断改进科学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立足日常生活,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