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洪艳(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铁山学校 266423)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兴起的阅读模式,具有一定的突破性、先进性和教学实效。群文阅读利用一定形式把多篇文章串联起来,围绕同一主题开展自主学习讨论,使学生在学习同一主题文章的过程中发表见解,最终形成集体共识。开展群文阅读,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和观察能力,使学生仔细体会阅读内容间的奇妙和关联;可以锻炼学生的倾听和交流能力,让学生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能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说,群文阅读是一种新的形式和新的角度。
小学生正处于语文阅读积累时期,开展群文阅读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多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能有效地改善阅读教学效果,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群文阅读”的意义,不断优化群文阅读的策略,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群文阅读”在体现阅读理念的广泛性、经典性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文本的可朗读性,让学生从朗读童韵和谐、脍炙人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来朗诵展示,让大家一起分享阅读收获,这样课堂就会更加活跃,学生阅读体验就会更深刻。
群文阅读应倡导多阅读,多比较,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多质疑,多分享,把阅读变成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多学习、多实践,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群文阅读”课堂要通过老师的教学活动步骤化、程序化,充分发挥传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的载体作用,通过开展阅读比赛激发学生阅读意识,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最后,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方式,“群文阅读”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教师精心指导“群文阅读”,使之成为课堂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与延伸,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许多作者的名篇佳句散落分布在不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作者进行归类,将同一作者的多篇代表作收集整合在一起,作为群文阅读的资料,这样一来,有利于学生详细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方便学生全面掌握作者写作的特色,促进学生深入了解作者。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三首古诗:四年级语文下册《宿新市徐公店》、五年级语文下册《稚子弄冰》和《舟过安仁》。这三首古诗分别歌颂了不同的自然景物,体现杨万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杨万里的诗句风趣活泼、自然流畅、平易浅近。教师把这三首诗收集在一起,整合成群文阅读资料,并将其与杨万里的生平事迹和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等紧密结合,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也能使学生对杨万里的诗风特色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若学生再接触到同时代诗人的作品或杨万里的诗歌,就能做到了然于胸。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同一议题为统领,将同一体裁的文章整合在一起,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这一体裁的文章产生深刻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目的。例如,我国诗歌历史悠久,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小学生可以通过解读诗歌的方式,了解几千年前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教师可以以“儿童诗”这一题材为线索,把《小儿垂钓》《池上》《村居》《宿新市徐公店》等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歌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充分感受“偷采白莲回”的娃娃,“怕得鱼惊不应人”的稚子、“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孩童、“急走追黄蝶”的小儿等一系列形象鲜活的儿童形象。在学习“儿童诗”这一体裁的诗歌后,学生不但可以感受到古代诗歌对儿童天真伶俐、可爱纯朴形象的歌颂,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还可以更深刻地感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表达同一类情感的文章,有效整合这些情感相似的文章,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或含蓄细腻或荡气回肠的浓厚情感。在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很多课文都表达了深沉的爱国之情,如《梦圆飞天》《天安门广场》《詹天佑》《大江保卫战》等,把这些文章有效整合在一起,组成群文阅读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爱国情感的理解,使学生更热爱自己的祖国。
《梦圆飞天》主要讲述了杨利伟首次乘神舟五号飞船飞行太空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后的无比自豪和喜悦之情;《天安门广场》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详细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壮丽宏伟的景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詹天佑》讲述了詹天佑在我国首条铁路修筑过程中的英明壮举;《大江保卫战》讲述了十万解放军官兵顽强斗长江洪水,奋不顾身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动人事迹,表达了对解放军战士无比崇高的敬意。尽管这四篇文章分别描写了两个事件、一个人物和一个地方,但都是通过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表达对国家的深深爱意。教师把这一类型的文章整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师在讲解完一篇课文后,要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补充课外读物,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他们的视野。例如,在讲解完《望月》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阅读《暮江吟》《望月怀远》《荷塘月色》《月迹》等文章。因作者的年龄、经历、心情不同,描写的月亮自然也会不同,通过让学生阅读大量描写月亮的文章,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作者借月亮抒发情感的写作特点。
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让学生跟着问题去自主发现答案,无疑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方法。在问题引导中,教师可以这样做:
一是综合性问题的设计。例如,教师在讲解“创世神话”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在导入部分设计“世界是怎样形成的”这样一个总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广泛讨论,教师再结合学生的答案开展进一步探讨,在总问题的牵引下,学生能在很大程度上明确阅读的方向,降低学习的盲目性,有效提高阅读的目的性。
二是比较性问题的设计。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设计一些比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纵向和横向、不同点和相同点、形式和内容等多方面的比较,提高学生的筛选鉴别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望月》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比较不同作者借月抒怀的方式,阅读不同作者的文章,感悟他们各自描写的是怎样的“月”,更深刻地体味中国人深厚的恋月情结。
三是迁移性问题的设计。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迁移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更深刻地理解阅读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五处有关“天空阴沉沉”的环境描写,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起到的烘托作用,了解其对情节发展起到的渲染和铺垫的作用。然后,教师让学生阅读《爱之链》中有关环境描写的部分,细心感受环境描写的积极作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针对语文教学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对于教师而言,比教给学生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具体到群文阅读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各种阅读策略,具备开展群文阅读的能力。在以往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运用“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思维造成了束缚,也使得很多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抵触、厌烦心理,不利于学生有效掌握阅读方法。对此,教师必须革新自身教学观念,创新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方法策略,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群文阅读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多篇文章的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例如,在学生初读文本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跳读、扫读等方式进行阅读,标注文中的关键字、词、句子,达到通文顺句、扫除障碍的目的。当学生再次阅读文本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分析该组文章的相同与不同处,进行综合思考。另外,群文阅读是对多篇文章的整合,各篇文章的风格、体裁和作者各有不同,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激励学生大胆质疑,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群文阅读的素材由多篇具有同一议题的文章组成,它们之间既具有很强的逻辑关联性,又具有各自的独立性。所以,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该组群文阅读文本存在哪些异同,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更好地赏析和品读群文。例如,在对“爱”这一议题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在阅读中“求同”,即从全局角度出发,掌握该组群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细致品析、深入探究,对“爱”产生较为广泛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体会文章描写的“爱”有哪些不同。以《我和祖父的园子》《爱如茉莉》《爱之链》这组文章为例:《我和祖父的园子》展现了祖父对儿孙的爱;《爱如茉莉》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真爱;《爱之链》体现了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人间大爱。尽管都是“爱”的主题,但文章中“我”的心境不同、情况不同,体会到的爱也是不相同的。
总而言之,小学高段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群文阅读素材,通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阅读的快乐,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掌控阅读的主动权,有效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