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帅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磨合变得更加顺利,几乎已经实现了各个方面的渗透与交叉。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本与文字,开始逐渐面向社会化的生产和发展,他们需要掌握更为灵活的沟通技巧,来实现知识的举一反三和迁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磨炼学生意志和品格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高的重视和关注,对于高校建设来讲,要尤为强调学生的社会成长。
思想政治本身就是我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续已久的优良传统,能够有效凝聚民心以及斗争力量,具有十分明显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特点,是经济和社会工作的生命线。当下,面对的社会形势是尤为复杂的,大学生作为承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核心主体,更是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进一步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提高精神境界,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而高校作为培养优质青年人才的主要阵地,也必须以自身的核心服务对象为切入点,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任务,明确关键和重要问题,对课程做出有效的改革,保证大学生的成长能够贴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有所放缓,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变得更加明显,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无孔不入,这就很容易给大学生带来不良的干扰和影响。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踏上了新的阶段,社会经济成分以及利益的分配、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道德意识,都显露出了更加多元化的特点,这就有可能让大学生感到迷茫无措,他们无法找到真正的自我,信念缺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有所淡化。与此同时,拜金文化、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社会思潮也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的良性塑造。对此,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改革,已经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核心任务。
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植根于知识的堆砌,他们是新一代的文化分子,整体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是向上且正面的,当个人目标与社会价值出现偏离的时候,他们也可以秉持正确价值观,保证未来的发展方向符合党与国家的要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的确有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没有获得足够的锤炼,并没有形成相对完善且成熟的体系思想认识,仍旧存在较为浅显的部分。在面对一些国内外重大热点新闻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和了解,也很容易形成一些盲目且冲动的结论。他们对事件的洞察力和敏锐度是相对欠缺的,大多只是关注事件的表象,没有从中分析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这就会导致出现政治信仰上的迷茫感。
大部分大学生的道德品行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支持社会的秩序以及公平正义,对一些恶性事件嗤之以鼻,经常会把社会道德放在理想化的平台上。也就是说,大学生作为以知识为主要支撑的群体,他们所处的道德层面是相对较高的,但由于生活阅历并不丰富,所以没有积累足够的人生经验,道德观念的趋向并不够坚定,很容易受到一些负面事件或者是因素的干扰,导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偏差。即便是有道德理想,却时常会与道德行为相脱节,久而久之,大学生的索取和奉献就会有所失衡,他们会盲目服从于现实的功利主义。
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大学生会把成长成才当作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衡量标准,这也是积极导向的鲜明体现。但真正与现实中的元素有所接触后,很多大学生一时之间会难以适应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无法完全抵御短期利润的诱惑,在面对一些大事的时候,很容易会盲目看重个人的利益,注重对功利性价值的追逐,追求一些不恰当或者是过于失衡的回报[1]。过于强调功利和自我,因此社会责任感也就此被埋没,成为一些大学生人格上的缺口。他们的价值取向,掺杂了一些相对歪曲的元素,集体意识与合作理念变得相对薄弱,似乎利己主义已经成为个别大学生的思想标签。
无论是当下的求知,还是未来的社会工作,很多大学生都没有对艰苦的环境有清晰的认知,他们尚未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缺乏不耻下问的精神,常常心浮气躁;对工作环境和条件,也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适应能力相对较差,不愿意从最基层的工作开始做起。然而,如果无法真正体验艰苦的环境,学生就必然不会意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的思想认识也只能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上。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尤为强烈的,他们渴望获得独立,有效地抒发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学生本身的思辨意识发展并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所以也不能完全明辨是非,是非曲直的辨认和因果关系的拆解,似乎都成为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难题,把握不好荣辱的界限,这就导致出现了道德观念脱轨、个人行为越矩等鲜明问题。在个人文明层面,很多学生也盲目地强调举止的随意性,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蔑视道德与纪律,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当作利益的置换,将其看作对自我价值的服务,忽视了个人的社会义务与道德责任。同时,从行为意志品质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在不同阶段展现出来的目标是存在差异的,他们参与的实践活动都是为了个人的人生目标服务的,行为目标的确定会让大学生进一步靠近成功的彼岸。然而,部分大学生的确会受到来自各种方面的干扰,思想容易在追求目标的时候出现摇摆,态度十分反复,不再对一开始的目标秉持着坚定的信念,会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甚至会全然放弃。
这里所说的社会化,是以人格与个性的发展为核心依据的,展现了个体与社会互动的动态过程,清晰地划分着生物与社会之间的界限,能够让个体逐步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有效地处理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难题,而个体一旦真正踏入社会,相应的优秀文化和思想也会就此延续,社会结构会变得更加稳定,有所延伸。这也就意味着,在社会学的引导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满足社会人发展的标准,必须植根于大学生的基本成长规律,磨炼他们的意志和品格,要让学生懂得人生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懂得用平淡和乐观的眼光去看待人生中遇到的各种挫折,激发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此,高校应当注重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基础公共课程的改革,要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思想上的熏陶和洗礼。在这一门课程实践的时候,要重点突出道德传承、品格锤炼这两个重要的章节。道德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特殊意识形态,具有内在的约束力,能够对人们的行为做出基本的善恶评价。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介绍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让他们提高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行,懂得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精神。
社会互动强调的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信息传播过程,而这些双向的沟通和联系,会让个体的传播产生一定的依赖性。高校在设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时候,不能只是停留在书面上,而是要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互动活动,要让他们把课堂上吸收的道德与法律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进一步明确自己对社会生活的需求与期望[2]。很多新生在步入大学之后,面对的是与以往全然不同的生活环境,既会产生强烈的期待与渴望,同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与挑战,大学生必须意识到自己社会角色的转变,要懂得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里,学院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党支部、团委会、学生会、班委会等多种基层学生组织,高校也要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社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价值取向,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社会板块,并在探索的过程中与外界展开对接,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与社会能力。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强调,很多大学生会因为思想偏激而实施一些过激的行为,这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社会越轨,也叫偏离行为或者是越轨行为,主要包括违法行为、违警行为和违规行为这几个模块[3]。违法行为是对刑法的冲突和蔑视,违警行为指的是破坏社会公共秩序,违规行为突破了道德应有的界限和范围,以上这些都与年轻人本身的性格存在一定的关系,能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人生的认知和看法。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注重对学生法制观念的引导,要让学生懂得尊重法律的权威,认识到法律权利的重要价值。在这里,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热点案例,鼓励学生集体分析一些违法犯罪的案件或者是国际政治新闻,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出发,给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辨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他们会更加自觉地约束行为和思想。与此同时,高校也应当塑造积极向上的道德和法治环境,要通过学校广播站、校园公示栏、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官方账号等多种渠道,及时更新一些思想教育的相关知识,推送热点时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道德与法律知识的普及。在必要的情况下,学校还可以开设相应的志愿者服务平台或者是法律工作咨询室,组织学生进行管理和运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同时也可以激发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道德与法律知识[3]。
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始终是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社会的风气,但却没有注重对个人价值的塑造。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植根于社会发展这一起点,所以也只有与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相贴合,才能够显示出真正的价值和作用,这里所说的积极的态度,包括认同感、信任感以及愿望实现的迫切感。因此,高校需要积极引进一些社会学的理论和手段,教师要认真了解社会化理论、社会群体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社会结构理论、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等基本的知识,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课堂体验,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同时,高校也可以利用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场域,让学生能够把思想道德的实践养成习惯,定期开设社会学课程,举办社会学讲座,鼓励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交流经验。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社会学理论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是合理且必要的,这是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应有之策,也是培养学生社会意识与素质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社会化人格的引导、互动形式的延伸和拓展、法律意识的培养、方法论的创新这几个角度,对社会学渗透趋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作为进行了分析,贴合了大学生群体在新时期内心迷茫之处,也进一步反映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身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