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02-19 03:10陈昊华孙佳宁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大学生

陈昊华 孙佳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已经深深地烙刻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头脑和骨子之中,成为中国人的文化给养。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2]”因此,必须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演进脉络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3]文化的概念虽然可以按照不同的类别、领域分为不同的类型,但不管如何划分,其核心是以精神、信仰文化为主要内容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尽管不同民族文化所生成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但某一特定民族文化都集中体现于该民族的哲学体系当中。从东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所生成的背景不同,西方的文化更多起源于宗教文化,而中国文化更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即中国哲学。因此,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讲:“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哲学的繁荣发展时期,当时“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但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是以儒家和道家为主流的,儒家更是主流中的主流。

中华传统文化横向层面的道术之争。中国古代就有学者对先秦的哲学家进行了哲学流派的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抛去我们通常所说的“百家争鸣”的各种流派之说,通过对各种哲学流派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两个组成部分:道与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5]”,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中的道术之争。当然我们不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道”的流派或“术”的流派。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道与术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6]。传统文化中术的层面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进行分类,更侧重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具有更强的方法论意义,本文不再着重论述。

从内容上来看,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的道,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老子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7]庄子讲:“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8]在传统文化中,第一个层面上的道,即“天道”,它囊括了世间万物的运行法则,是对世间万物从无到有、从生到灭运行变化规律的总括。狭义上,可以将其理解为世间万物所运行的规律。第二个层面的道即国家所走的不同的道路,主要分为王道和霸道两种。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制度、性质层面将国家分成五种社会历史形态,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却对国家的道路从治理模式或治理方式上进行了划分:即“无制令刑罚,谓之皇;有制令而无刑罚,谓之帝;赏善诛恶,诸侯朝事,谓之王;兴兵众,约盟誓,以信义矫世,谓之霸”[9]。皇道、帝道与王道大致等同,王道即在国家的治理上实行仁政,崇尚仁义、道德,以理服人,不对外侵略扩张,因此也可以称之为仁道,是儒家的主要政治思想;而霸道则以武力、刑法、权势等硬实力进行统治,以力压人、争雄称霸。毋庸置疑中华民族的国家发展道路为王道、仁道。第三个层面的道,就是我们个人层面的道,即“道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的核心理念即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这些道德价值、道德理念是我们做“人”的最基本的修养与品格,是我们区别于动物存在的重要标志。道德作为软性内生、内省的约束,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的约束,并对我们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很强的规范作用。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脉络

文化具有历史的惯性,文化的发展也必然有其历史的生成、发展逻辑及未来的趋势。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就必须从根源上理清其历史演进脉络。如若不然,则会导致我们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利用过程中,没有整体的宏观视域,进而导致我们无法分析并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与精髓。

为防止在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传统文化中迷失,造成对文化发展过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认知,本文对传统文化历史演进脉络的梳理以儒家文化为主线。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到战国时期孟子进一步推动了儒家文化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竞相争艳,是传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时期;秦朝为统一思想所进行的“焚书坑儒”,使中华文化的发展遭受了不可挽回的重创;西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成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基础,之后儒学在中华文化中占据了正统地位;到了宋朝形成了“程朱理学”;明朝则推崇“格物致知 修齐治平”的王阳明心学;发展到清朝就有了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近代以来,有志之士为了改变民族落后、屈辱的状况,挖掘到文化落后的“根源”并开展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得到了传播并登上中华文化的历史舞台,发展到现在则形成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中,贯穿其中的是中华“天人合一”“天下大同”“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崇德爱国”等核心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其能够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并以此对学生进行正向教育的前提,其自身的文化特质也决定了这种融入的可行性。此外,出于对大学生自身思想发展状况的反思,考虑到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养成等现实问题,不难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

(一)应对文化挑战的重要文化武器

民族复兴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文化复兴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国家文化发展层面的遏制,必须有效应对国家在文化上面临的威胁,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抛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复兴主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其充分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使其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支撑以及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核心理念,利用其对抗西方敌对文化的渗透与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意识形态文化不断冲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仍然处于思想不成熟期,仍未形成独立正确的思想体系,且由于接收信息手段和方式的极大改变,让大学生接收到更多良莠不齐的信息。某些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以及敌对的意识形态不断地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在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也吞噬着作为文化传承与传播者的价值信仰,对我国的文化安全产生重大的威胁与挑战。因此,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中坚力量,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迫切。

(二)涵养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文化支撑

理想信念与道德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大量的道德修养内容,可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文化支撑。社会有社会的公德,个人有个人的道德。个人的道德又包含有大德和私德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既要明大德,又要严私德,更要守公德。明大德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勇于创新实践,在无悔的青春奋斗中,砥砺品性、磨炼意志、完善人格,为实现国家的发展、稳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热血。严私德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时刻以道德约束自身的行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筑牢自身做人的根基,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知识、能力、人格都十分健全的新时代大学生。个人的道德是学生成人、成长、成才、成功的关键,是做人的基本核心。

政府在与社工组织互动的过程中,由于政府控制着社工组织所稀缺的资源如经费、合法性等。因此,政府一直处于强势的地位,拥有着资源依赖学派所指的权力,政府在制定服务指标标准的时候也体现着这种权力的作用。政府在购买社工组织服务的同时也制定了一套评估服务的标准,但政府关注的更多是量,是否完成项目合同里面规定的个案、小组、社区活动的数量,成为了政府衡量社工组织开展服务好与坏的主要标准。社工组织在面对资源获取的不稳定性和组织的依赖性,需要不断改变自身的行动模式,以便获取和维持来自外部环境的资源,以至于造成两者互动地位不平等。

(三)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与自觉的重要文化资源

文化自信与文化的自觉根本来源于文化的有用性,文化不仅是在历史中生成的,更是在解决现实问题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源远流长,更有着其厚重的现实基础。中华文明五千年风雨不断、历久弥新的事实,充分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有用性、有效性。因此,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拥有充分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从国家治理与国家道路的层面上看,传统文化的效度在于其对国家治理的贡献以及国家道路的选择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国家治理理念与方法,如人本思想、法治观念、道德教化等,这些理念和方式扎根于中华大地是当前实现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重要文化借鉴。近代以来,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我们国家照抄照搬他国治理经验与治理模式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最终皆以失败告终。改革开放以来,少部分人在国家治理上更是动不动就要寻找西方的治理理论支撑,说到底都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当前,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已经充分证明,在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可以找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文化支撑。另外,中华民族在国家道路的选择上历来倾向于“王道”,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天下大同、和谐万邦、睦邻友好”就是国家道路王道的文化显现,现实中我们国家目前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所进行的“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也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支撑。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能够支撑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我们需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

当前,高校在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融入不充分、不深入、不全面,融入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此,需要结合文化的时代表达,充分地创新其融入的方式方法以及具体形式。

(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管在内容上不能完全一致,但凝聚在两者中间的文化内核有许多契合之处。因此,教育引导学生明确认识、牢固树立、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融入的重要方式。

一是要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要充分地利用课堂内容的讲授、校园的板报宣传、电子屏幕展现等多种方式与载体,加深学生对其基本内容的认识。二是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要从中西文化差异、对比的高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观念的本质区别,增强思想教育的说理性;另一方面,要从价值观实践的角度,充分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案例、时事热点等讲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必要性,增强其说服力。三是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地认识其正确性、验证其科学性、发挥其实效性。

(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和利用好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课堂阵地,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专业课教学相融合的核心内容与主要方法。一是高校要建立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可将其设置为通识选修课,或者将其设置为通识必修课,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增进他们的文化认同。二是要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以及专业课教学中出现的频次。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增强课堂教学的质量,并在此过程中将其文化的内核逐步地渗透到学生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课堂的融入离不开高校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升,高校要在着力打造一支精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的同时,也要强化对专业教师的培训,提高专业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任课教师应该在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自觉,充分地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落实到实处。此外,任课教师也应该创新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地激发大学生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课堂讲授的质量与效果。

(三)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

1.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硬环境。学校可以在校园建设打造能够表达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雕塑、建筑、长廊或者开展传统文化作品的展览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

2.打造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着力打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优秀传统文化讲座,邀请传统文化领域的资深教授,开展通识讲座,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依托学生组织或学生社团开展相关的文艺活动,通过读书、演讲、歌唱、话剧等各种形式更为直观、立体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人物、精神追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与文化追求。

3.打造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网络平台。教育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专业学者所录制的传统文化讲座视频、音频以及在网络上所有的电子版书目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要充分利用“两微一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心打造,通过在学校或者学院的官方平台发布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推文、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占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网络阵地。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大学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