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乡土文化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2-02-19 02:59李丽娟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乡贤家训家国

李丽娟

(闽江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的时代命题,“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提出的六大重要任务之一,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发掘利用优秀乡土文化,发挥其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不但有利于从优秀乡土文化中汲取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而且有利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优秀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家国情怀关系密切、契合度高,是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独特资源。

一、优秀乡土文化与家国情怀的关联与契合

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根植于中国乡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因,以乡愁乡情为纽带,以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为主体,以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为形态的一种独特文化创造。优秀乡土文化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大学生涵养家国情怀的价值源泉。

(一)优秀乡土文化是新时代培育家国情怀的生动教材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传统美德,是深沉的爱国爱家情感,是为国为民的高度责任心。家国情怀的生成,离不开对家园故土的至深热爱、对共同文化的情感认同、对普遍秩序的价值共识、对百姓疾苦的拳拳在念。农村是青年学生了解中国基本国情、培育社会责任感的最好课堂之一。乡土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符号,其精神内核蕴含着以伦理为本位的价值理念——安土重迁、以家为本、尊祖尚礼、孝老爱亲、守望相助、团结信任等,与家国情怀的生成关系密切、契合度高。

优秀乡土文化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代表一方水土的独特创造、理念和智慧,能够最广泛地增强民众对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优秀乡土文化承载大量的集体记忆与情感,是一代代中国人乡土情结的寄托,能够最直接激发内心深处家国一体的情感共鸣。然而,当代大学生离乡背土的生活,导致优秀乡土文化在生活中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了。部分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不离土离乡接地气、未承优秀传统,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就难以传承;若大学生对土地、乡村没有感情,就无法成为乡村振兴的回乡人才。把优秀乡土文化作为家国情怀培育的丰厚资源,可以引导学生将乡土之情与爱国之情融为一体,激发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对家乡的建设与国家的发展倾以全力的奉献。

(二)彰显家国情怀是乡土文化在当代转化的价值诉求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P585)文化总是带着不同时代的烙印,受时代条件的制约,也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乡土文化植根于乡土社会,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既有世代相传的精华,也带有历史局限性的糟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为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当代转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离不开爱国主义这个历久弥新的道德议题。实际上,让优秀乡土文化有机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阵地中,使二者在时代发展中良性互动、相得益彰,既有利于掌握优秀乡土文化传播的主动权,也有助于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文化、华夏文明的特质,从内心深处认同、敬畏乡土文化,主动参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二、优秀乡土文化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理论逻辑

优秀乡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和人文精神。只有结合时代要求辩证取舍,不断赋予乡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才能发挥优秀乡土文化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价值。

(一)乡土情怀是厚植家国情怀的情感基础

每个中国人血脉深处的乡土情怀是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情感基础,其表现为人们对曾经生活过的土地的依恋之情,同时延伸出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同宗、同族、同乡的深情大爱。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的发展扩大、乡村的退化削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乡土情感作为一种朴素美好的情感,仍然是我们维系社会关系所需要的重要情怀。离开了乡土情怀,家国情怀便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抛却家国情怀,乡土情怀不过是庸于地方性主义的狭隘伦理。实质上,乡土情怀本就是家国情怀的一种具体化的自觉,家国情怀则是乡土情怀的充盈与升华,二者互为补充,浑圆一体。在乡土情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乃是国家强大的基础,民族复兴的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对他影响深远,形成了他的“黄土情结”,因而在治国理政方略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一位扎根乡村的扶贫干部在《在触摸乡村中收获一份家国情怀》一文中描述自己的炽烈情怀是如何从乡土走向家国,“这几年,从机关到农村,与村民做朋友、打交道,为村里大事小事出谋划策,我也明显感觉身上慢慢多出一些‘泥土味道’:自觉从村民立场思考问题;用老百姓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困难面前,学会忍耐坚持,我多了些从容淡定。在触摸乡村中,我收获了一份家国情怀”[2]。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或为梦想离家远游,或为生活远赴他乡,许多10后甚至是00后的孩子不了解农村,“乡土情结”式微。曾经美丽的山和水,一条涓涓流淌而过的溪流,一处沧桑而厚重的老城墙,都能寄托离乡人的乡愁,唤起记忆深处的乡土情感。“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习总书记与无数漂泊在外的离乡人内心牵挂的共情。让城市留住乡村记忆,重视乡土文化传承,延续历史文脉,才能让人们记住乡愁。

(二)传统民俗是铸牢家国情怀的文化纽带

广袤的中国农村大地孕育了丰富的中华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传统民俗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民俗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家国情怀的文化纽带。民俗文化承载着村民乡土生活的文化记忆和民族往事,至今仍然以传统节庆、集体娱乐、庙会祭祀、红白喜事、地方戏曲等丰富的形式组成乡村公共活动的平台资源。民俗文化是乡村共同体的粘合剂,释放着协调村民行为、深化社区认同和维系乡村价值的功能,发挥了社会整合功能,维护了社会稳定。

端午节俗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尽管南北风俗各异,无不在传承与彰显着民族精神,体现了民众对屈原至死不渝爱国情怀的认同。端午节俗起源于民间习俗,在传承过程中传统和现代碰撞,时代与地域交融,节俗内容越来越丰富。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中唤醒乡土意识,吃粽子、插艾草、佩香囊、赛龙舟、系五色线、喝雄黄酒仍为国人“记得住的乡愁”。又如妈祖文化是福建乡土文化的典型代表,以妈祖信仰为核心,形成了以宫庙建筑、雕刻、文献等有形文化和神话、传说、故事、祭典、民俗、艺术等无形文化为基本内容的民俗文化。妈祖热爱祖国、心系人民、勤劳勇敢、见义勇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扶危济困的优良品德,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朴实崇高的民族精神。福建和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民间信仰、民俗文化同根同源。201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既是乡土文化也是重要旅游资源的妈祖文化,是凝聚两岸同胞的一条纽带,要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妈祖信俗是中华民族和全球华人(包括闽商在内)的文化认同和精神纽带,长期在异国他乡的闽商大都是妈祖文化的信仰者,妈祖信仰寄托了闽商的亲情、乡情、家国情,看到妈祖便像看到祖国母亲,因此,他们把妈祖解释为“妈妈祖国”的意思。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和传承,首先要挖掘优秀民俗文化中蕴涵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妈祖文化中“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内涵和“平安、和谐、包容”的文化特征,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中华海洋精神互相契合,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其次,还需要不断创新民俗文化传播方式,探索艺术化、生活化、数字化、品牌化的多元化方式,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宣传普及和保护传承。最后,还可以通过文化创意和旅游的融合开发赋予民俗文化更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经济资源。

(三)优秀家训是滋养家国情怀的价值养分

优秀家训在民间和家庭传承,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价值理念、人文精神,潜移默化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家风。我国的传统乡间宗族历来重视家风文化建设,以家训族规为载体,培育族人社会公共行为规范意识,启蒙培育家风正气,倡导家国人文情怀,引领族众护国爱乡,“忠义垂青脉、吾辈当自强”。如今传统家风家训被注入新时代元素,成为各地乡镇文化馆的主角,成为引领美丽乡村移风易俗的文明向导。

爱国是优秀家风家训的永恒主题。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优秀家训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的价值养分始终未变。充分吸收这一价值养分需要发掘一批具有一定历史底蕴和现代价值的优秀家规家训,借鉴吸收传承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怀、修身智慧。福建龙岩的永定,有一座全国首个全面展示客家人家训、家规的专题馆——客家家训馆,传承以“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爱国爱乡、团结互助、崇文重教”的客家精神。如:林氏家训“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刘氏家训“在朝爱国忠君,在家爱亲敬长”及陈氏祖训“仕于朝也,为忠为良”中均蕴含着忠诚爱国、家国一体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近年来,在加快推进乡风文明的进程中,全国各地乡村结合村史馆、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利用优秀家风家训资源,建设了一批内涵丰富的家训文化馆。这些家训文化馆是新时代促进乡风文明的创新实践,发挥了传承经典,教化后人,带动了当地党风政风民风向好向善,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场所。福建晋江市永和镇比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家风家训馆,以“文字+图片+视频播放+实物”的形式诠释“比干精神”的历史文化内涵。比干是我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爱国谏臣,直谏而不畏被剖心,被后世尊为谏圣,他忧国忧民思想激励着永和人世代秉承爱国爱家爱永和的赤子之心。“比干精神”家风家训馆让海内外比干后裔、林氏儿女了解家风家训背后的故事,自觉接受优秀家风家训的滋养,同时引导更多社会公众接受家风家训的教育与熏陶。

(四)爱国乡贤是培育家国情怀的榜样力量。

“乡贤”一词始于东汉,指对为国家或地方作出重大贡献、德高望重的社会贤达去世后授予的荣誉称号,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人文群体。乡贤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蕴含“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奋发有为、造福桑梓”等价值理念,为人心凝聚、社会稳定、安居乐业、文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新乡贤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贤,内涵更加广泛,包括从乡村走出去、受过更高教育、拥有更多社会资源的文人学者、退休官员、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海外华人等社会精英[3]。他们勇拼搏、敢开拓、善机变,由村落走向国家,实现了个人抱负;他们敬祖先、重乡土、恋乡谊,为家乡的乡村振兴、文教发展、非遗传承、民生保障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乡贤文化记录可信、可学、可追的乡贤事迹,赋予爱国人物可亲、可感、可知的形象,以平凡彰显伟大,对培育家国情怀具有独特的感染力、说服力。盘活乡贤文化资源需要讲好乡贤故事,打造乡贤文化阵地,可对杰出乡贤故居等场所加强保护和修缮,修建以介绍名人乡贤相关情况为主题的乡贤文化馆,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微信公众号数字化、常态化、精准化地宣传乡贤故事。可以把他们以国家大义为重的英雄事迹搬到舞台上,通过形象生动、感人至深的乡贤故事,激励更多的人,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传承乡贤精神,心系家国天下。

三、优秀乡土文化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路径

探寻优秀乡土文化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路径,必须力求突破现实中的制约因素,将优秀乡土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校园传媒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跨越时空的限制,突破城乡的界限,发挥其独特的文化涵养作用。

(一)融入课堂教学,在教育引导中感知家国情怀

相对来说,“优秀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多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高校在挖掘利用优秀乡土文化的育人功能方面,还需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首先要增强高校教师的乡土文化自觉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是高校教师开发利用优秀乡土文化的前提。一些教育工作者容易将乡土文化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封闭为特定群体的文化,导致乡土文化在城市现代化导向的学校知识评价体系中被判为“落后”,进而忽视优秀乡土文化的价值。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是高校教师应当自觉担负起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开发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适当切入点。

其次,将优秀乡土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爱国情怀的建构不能仅靠纯粹抽象的逻辑建构,从爱祖国大好河山的自然维度到爱骨肉同胞的情感维度,从爱中华灿烂文化的文化维度到爱国家制度道路的政治维度,都需要依靠各种直观、真切的感受建构起来,需要从爱家乡,爱父老乡亲,爱独特的乡土文化中实现情感传递和思想升华。目前,高度统一的教材体系无法兼顾各地方的特色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源于乡土文化的好故事、好声音,契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有血有肉有情。

最后,把优秀乡土文化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在普通高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比重。”[4]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要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应该发挥师资优势,深入发掘优秀乡土文化资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方典籍整理方面开展多形式的活动,寻找其中跨越时空超越地域、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能赋予学生以更新鲜营养、更强生命力和更大艺术魅力的传统文化宝藏,增强他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使之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二)借助校园媒介,在宣传推广中领悟家国情怀

大学是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交融的地方,既生产文化又消费文化。校园媒介是高校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在引导社会舆论、传播主流价值、塑造“精神家园”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推动优秀乡土文化进校园,必然要借助各类校园媒介,牢牢抓住舆论宣传的主动权。

由于传播手段的局限与约束,乡土文化只能在特定的文化群体范围内进行传播,现代传媒重构了乡土文化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维度,使不同种类形态的乡土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特别是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影响更多群体。大学生大多远离家乡,媒介成为他们寄托乡愁,认同乡土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充分发挥校园媒介自身的价值引领优势,力求真实地呈现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核。校园传统媒介如校报、广播、宣传栏、文化墙、电子屏,具有严谨性和规范性,能以主流价值观引领乡土文化传播,弘扬正能量。充分发挥校园媒介的学生主体作用,组织青年学生动手拍摄微电影、发微博、发微语、写心得等方式传播优秀乡土文化,如在闽高校可以定期推出福州历史文化村落的集体记忆和三坊七巷、上下杭、梁厝等古厝里的家国情怀专题介绍。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大学生感受当地历史和变化,增强他们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

(三)融入校园文化,在文化熏陶中升华家国情怀

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感染、熏陶等方式,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是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条件。“大学之大”在于文化之博大精深,高校必须注重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物质文化为空间,以校园制度文化为基础,以校园行为文化为表现形式,以校园精神文化为内涵的一种特定群体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凝结着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品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体师生价值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吸取智慧和养分,打造“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必然要求。各地高校如能充分利用独特的地域乡土文化资源,既能避免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千篇一律之弊,也有利于培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应用型人才。

环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利用学校文化走廊、宣传栏、教室、宿舍等区域创作张贴反映地方乡贤人物的励志奋斗故事,可以引导当代大学生见贤思齐,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可以聘请“非遗”传人进校园,让师生在猜灯谜、捏“妆糕人”、赏木偶表演、听高甲折子戏中感受非遗传承人巧夺天工的匠心技艺,以及中华乡土文化的魅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心理认同。根据当地高校特色,创立乡土文化社团,让乡土文化浸润校园。如华侨大学支持学生成立汉服协会、茶苑协会、二十四节令鼓队、龙狮队、龙舟队、地方戏剧鉴赏等数十个中华传统文化类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播。

(四)融入社会实践,在实践养成中生成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作为一种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的萌生,要经过认知、感念、理悟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家国情怀”源于实践,指向实践,不仅是一种对家庭和国家认同热爱的情感状态,更是一种共建美好家园的职责使命。爱国主义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更要到社会中去讲。广大乡村是大学生融入群众,服务基层,培育乡土情怀的重要实践场。习近平总书记把梁家河看作“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的第一步”。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利用“三下乡”与“返家乡”的实践契机,主动参加乡村文化振兴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实地感受名家故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名人的家国情怀,有助于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大学生在实践中将专业知识与乡土文化发展需要相融合,如参与村史村志梳理、口述史整理、历史古迹与传统建筑保护、民间传说文本化、文化内容数字化呈现、文创产品开发、乡村文化标识设计与制作、乡村文化氛围视觉化设计等,提升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和治国理政实战能力。高校还可以依托自身独有的人力资源优势,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宣传“扶志扶智”思想,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及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贡献智慧力量[5]。大学生在乡村实践中会有更加理性客观、更加全面正确的思想认识,能感受到群众最真切、最直接的诉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乡村发展之间的各种突出矛盾,强化责任担当意识,自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立业建功,让梦想在祖国的乡村大地绽放。

猜你喜欢
乡贤家训家国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让新乡贤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宋泽平:当代乡贤赋能乡村振兴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家训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