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婷
小学语文统编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每册都设置了习作单元,这是专门以培养习作能力为核心目标的单元编排方式,既对原有单元编排方式进行了丰富,又是科教书编创中的创新之举。从三年级上册至六年级下册,统编教材围绕观察、想象、写事、写景、写物、写人、围绕中心意思写、表达真情实感等习作关键要素共编排了八个习作单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习作单元的编排初衷为导向,同时还应对具体内容展开分析。小学语文习作作为习作的入门阶段,对学生来说极为关键,教师需要在教学时准确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水平,匹配合理的教学模式,以此展开有效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有序推进,单元整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特点相吻合,具有突出的教学实效,也因此受到了教师的普遍推广。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其所强调的是教材中文本的关联性,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归纳和总结,而并非针对某一知识点展开枯燥化教学[1]。
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学习中,作文写作学习始终是重点。为了能够更好地化解习作教学中的各个难点,也为了充分彰显出习作教学的重要性、独特性,从三年级开始,统编版语文教材进行了创新,除了每册安排习作练习之外,还特别编配了独立的习作单元。那么,这一单元和普通的教学单元之间究竟存在哪些不同?面对创新性的单元编排方式,如何才能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如何才能真正落实语文要素?在单元整体视角下,教师需要以整个单元为核心,明确教学目标。《搭船的鸟》被编排在三年级上册,是习作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以下将习作单元中《搭船的鸟》一文作为教学课例,着重谈一谈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
本习作单元的核心主题在于留心观察,其除了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之外,还辅助编排有两篇习作例文。另外,还编排了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以及习作等板块,由各个部分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精读课文的学习和解读,体会作者的留心观察,认识到观察的好处。设计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等板块,是为了实现精读课文中观察方法的渗透,教师应以此为基础,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促使学生展开全面细致的观察,唤醒其对于生活经验的记忆,鼓励其记录下所有的观察所得。习作例文的呈现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可以观察到作者所呈现出的丰富内容,了解作者观察的细致程度。
很显然,与常规单元相比,本单元的教学方式略有不同,具体的教学目标对生字词讲解、课文解读等方面要求不高,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把握单元要素,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促使其在面对事物时,使用多种感官展开全面细致的观察,并留下详细的观察记录。
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教材不仅强调了语文要素,还明确了具体的习作实践要求。在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中,编排了“写日记”这一习作模块,目的就是鼓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促使其写下自己想说的话,同时这也能为日后的习作单元教学做好铺垫。在经历了习作实践练习之后,学生基本可以明确表达思路,能够简明扼要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搭船的鸟》是一篇内容相对浅显的精读课文,理解难度也不大。开展实际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快速阅读,对文本内容以及单元目标进行了解,之后接下来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为了习作而服务。可见,只有精准把握学情,才有可能实现有的放矢的教学,才能因此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教材的单元编排中,除了导语这一抓手之外,课后练习也极为关键,是师生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的参考和依据。结合课后练习开展教学,既有助于教师把握本课的教学重点,又能够为学生指明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2]。
在本课中,课后习题主要包括:了解作者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观察?通过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设计这些问题的目的是指明教学重点,为教师及学生的观察提供突破口,强调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的训练点。
由此可见,教师在确定本课教学重点的过程中,除了需要综合单元导语中所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外,还需要与学段的一般性目标以及本课的个性化目标相结合,并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聚焦翠鸟的外貌描写以及捕鱼过程描写,了解翠鸟的外形、动作特征;二是留心观察,感知观察的好处,使学生能够简单记录观察所得。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就可以使其为阅读教学提供指导和辅助,并同步落实单元习作教学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要善用习作例文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习作技巧,这样能够为他们高效化的习作奠定基础。
群文阅读模式能够为学生创设读写结合的良好情境,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契机穿插习作训练,由此才能实现高效化的课堂教学。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所设置的主题是“作者笔下的动物”,其中编排了4 篇课文,分别是《白鹅》《白公鹅》《猫》《母鸡》,这些课文描写的都是动物,特别是前两篇,都是将鹅作为描写对象,但是从表现手法以及文章结构等方面来看,每篇文章都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实际上,针对动物的描写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如动物的外形、习性、天敌等。在开展习作单元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的写作角度以及写作手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阅读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结合表达主题,形成自身个性化的写作风格;表现手法也应当体现出多元化特点,除了比喻、拟人之外,学生还可以灵活运用对比、反讽等手法,使所描绘的物象更加鲜活、更加生动。在学习了单元文本之后,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写作结构,还能够更熟练地掌握具体的语言表达及描写方法。学生只有研读文本,运用文本,并开展合理的习作实践,才能真正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语文统编教科书中,习作训练环节一般被安排在单元教学之后,与本单元的文本具有极其紧密的关联。因此,在进行单元文本教学时,教师可以此为依据,甄选一篇与其具有较高相似度的文本,目的是突出习作训练、积累素材,同时也是为接下来的写作教学做好铺垫。学生通过对范例的研习,有助于提高自身写作水平。
文本的选择应当体现出较好的示范作用,其中应既包括文本的整体结构,又包括用词用句的方方面面,学生应以此为基础展开全方位的学习拓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深入品味文本的基础上,展开有效的仿写,进一步提高表达水平。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应强调写景文章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描写手法、写景顺序,掌握写景技巧。在完成赏析之后,以本单元的写作要求为引领,组织学生模仿习作,要求学生描写初春校园内的一处景物,这样学生就能够掌握相关文章架构以及表现手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习作实践中。
每个学生的阅读体验、言语积累、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情况都是不同的,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要开展有差异的言语实践活动。
课外拓展活动能够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其也是教师需要抓住的重要契机,教师应以此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让学生增加阅历和积累写作素材,使学生的习作更真实、更丰满,更具有吸引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单元习作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对接,这样就能够把单元习作的要求具体化,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化的语言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促使他们有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学会使用语言,而习作就是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方式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利用教材资源,深度挖掘读写结合的特点,以此为基础开展多样化的听说读写训练,这样既能够紧扣训练点,又能够为学生搭建有助于提高自身写作素养的良好平台,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就整个编排体系而言,每个习作单元都安排了两次关于“写”的板块,一为“初试身手”,二为“习作”,其中又各自编排了不同的内容,所以这两个板块之间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关系。初试身手板块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尝试以画画游戏展开奇思妙想,教师可以为故事创设不同的开头;而习作板块的目标就是以上述内容为基础,通过想象架构一个完整的故事,同时要展现故事的逻辑性和趣味性。对于这些训练点来说,教师需要以学情为基础,考量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帮助,使其可以感受到想象的美好,进而快乐且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学生来说,促使其继续学习的重要动力就是通过学习所获取的成功体验。因此,这两个板块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在落实时,切不可将初试身手板块作为练习的靶子,而应当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每次想象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让其通过习作感受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而建立写作自信。
习作单元具有较强的整合性,虽然包含了各个不同的板块,但是各板块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具有严谨性的统一整体。以想象力单元为例,该单元中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感受作者想象力的神奇,并根据文本范例组织仿写,或者对故事进行假设性改编、重编等,在交流平台以及初试身手这两个板块中,为学生提供引导,鼓励其展开想象,大胆创编故事;在习作例文中可以为学生呈现旁注,结合课后例题促使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感受想象的神奇。习作编排于本单元的最后,目的是以上述内容为基础,使学生可以有理有据地展开想象,将想象的结果与同桌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故事分享过程,和学生展开互动,有针对性地完成习作修改。最终学生需要将个人所想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并完整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本单元学习成果的最终呈现。
一篇优秀的文章必然要经过多次修改,才有可能达到完美。因此,以课文为范例展开仿写、以个性化理解创编故事,这些都并非习作环节的结束,之后还应当安排学生进行习作交流,互相批改,互相评价;也可以挑选出不同水平的习作,在班级内组织评议。评议之前,应当设置明确的评价标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行大胆的评价。学生在对习作标准拥有更全面的理解之后,就能够对习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修改。最终每个学生都需要结合评价对习作进行修改,也可以进行二次创作,这才是科学合理的写作训练方式。
小学语文统编教科书的编排特点表现为层级递进,相互配合,但是也容易引起误解,使部分教师认为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最后习作的完成,所有的内容都应当服务于此次单元习作。笔者认为,这种认知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习作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取良好的写作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学习过程的回顾,感受想象力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而这也是习作单元编排的根本要义。
总之,在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中,单元整组教学理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基于“三读”“三课”以及“三练”,有助于教师完善教学过程,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深度融合,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打造实用型小学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