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湛江市坡头区第一中学 陈 兰
诗词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其含蓄精炼的语言,优美和谐的韵律和深沉炽热的感情,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1]。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结合2016年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提高高二学生把握古诗词中诗人的情感的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组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通过借助语言或音乐等方法来创设诗词教学的氛围,它不但能激发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情感、发展想象、启迪思维,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语言描绘法,教师把诗歌中的景物或人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出来的方法,将学生带入美好的诗歌情境中[2]。如教师在讲授高一课文古诗词《山居秋暝》时,可以绘声绘色地讲道:“一场秋雨过后,山谷是那样地空旷,空气是那样的清新,深秋时节的傍晚凉风习习。明月当空,清辉洒向那幽静的松林,斑斑驳驳,清澈的泉水在碧石上缓缓流淌。傍晚少女洗衣归来,笑声在竹林中飘荡是如此的清脆悦耳,远处满载而归的渔舟在莲叶晃动中缓缓驶来。”教师精彩而又传神的讲述,使学生联想到那如诗如画般的空山秋景,从而把学生带入恬淡自然的诗歌境界里。
音乐助兴法,借助音乐来营造鉴赏诗词的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把学生引入到人美、景美、物美的情境中。如在讲授李煜的《虞美人》时,让学生跟随音乐学唱邓丽君的一曲《几多愁》。感情的脉搏把握住了,从而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以诗解诗法,充分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诗歌来解读诗歌的方法。如在讲授王昌龄的《从军行》之四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并背诵以前学过的边塞诗,唤醒学生对边塞风光的感性认识,一起去领略大漠、长河、边关、烽火、明月、阴山、战马等边塞景色。
古典诗词的节奏,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所以,自古就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其中,读并不是机械地用普通话读出来就可以,而是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感情基调,情景再现,确定朗读节奏,并融入读者的情感,最后通过朗读将诗歌的美声情并茂地表现出来。
理解诗词,朗读之情感基础。朗读前要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借助诗歌的相关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这是朗读的情感基础。如杜甫的《登高》,根据课本介绍,可以知道首联写的是萧瑟、悲凉的秋景,颔联是千古名句展现了万千树叶萧瑟凋零,江水奔腾向前的壮阔景象,颈联写的是诗人四处飘零的生活状况,尾联感叹个人,以沉重的叹息收尾。
把握基调,朗读之情感依托。朗读还要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这是朗读的情感依托[3]。如《登高》以悲景为始,以悲情为终,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杜甫长年异乡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因此,可以将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定为悲愁。
情景再现,朗读之情感酝酿。朗读时还要以诗词的原文为依托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以此来调动感情。如朗读《登高》,如果只是通过机械的停顿见字发声,听起来就淡而无味,但在深入理解诗歌的原意的基础上,再结合朗读者积极的想象和联想,朗读时脑海中就会出现一幅由深秋、急风、清渚、白沙、飞鸟、落木、滚滚长江和老病孤愁诗人构成的萧瑟秋景图,仿佛能感觉到那无尽的悲凉……这时候触景生情,再来朗读,情感自然水到渠成[4]。
确定节奏,朗读之情感表现。朗读要根据诗歌的感情基调,来确定其诗歌朗读的节奏,这是朗读的情感表现。要准确读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就要学会把握诗歌的节奏。根据表达的感情不同,其节奏也不同。豪迈激昂的情感,节奏稍微快些;深沉缠绵的情感,节奏舒缓些;悲愤的情感,节奏急促些。
实践告诉我们,学生阅读诗词作品,一开始绝不是以获得某种认识为目的,多数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美感享受。或者说,他们阅读的动机是抱着怡情悦性的目的来感知美的。但是这种感知常常很短暂。因此,教师除了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外,也要积极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例如,讲授《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学生通过阅读诗歌感受到李白笔下天姥山的自然风光之美,但这只是对社会外在美的感受,如果要想达到对诗歌更深层次的内在美的感悟,还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经历以及语言环境等因素。经过串讲,学生已对天姥山的美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问:“诗人为什么要极力描绘一个热闹非凡的神仙世界呢?”学生一时不好回答,于是启发学生:“朱自清先生曾说过一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经过思考,学生回答:“我认为这时的诗人李白很孤独。”“诗人向往这个自由自在的神仙世界。”“这是李白在长安城的生活写照。”最后总结:“长安城曾是李白‘济苍生’‘安社稷’的梦想开始的地方,因为受到当时权贵的排挤,他在热闹非凡的长安城里感受不到热闹,有的只是无边的孤独。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虚构的美好神仙世界,反衬了作者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的不满。”经过一番分析,学生理解了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对接了诗人内心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提升了对作品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理性层次,语文教育成为了充满诗意的教育[5]。
诗歌教学不仅仅是感知和理解作品中的美,而且还要开展古诗新唱、配乐朗诵、角色表演、诗词写作等诗词实践活动,进一步让学生受到诗歌美的熏陶,培养他们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古诗新唱,激发诗词学习兴趣。由于时代差距产生的“阅读隔阂”让学生在理解欣赏古诗词上产生了困难,而现代学生非常喜欢流行歌曲,可以尝试用古诗新唱来架起理解古诗词的桥梁,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走入古人的情感世界[6]。如李清照的《声声慢》由熊天平谱曲,王祖贤演唱,曲风传承了原词的婉约哀怨,曲调柔和,节奏由舒缓到起伏,一唱三叹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晚年因夫亡、家破、流浪而产生的对故国、故乡、故人、故情的深切追忆,饱含着沉痛悲愁之感。开展古诗新唱,用音乐丰富古诗内涵,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进入诗歌意境,展开想象的翅膀,陶冶高尚的情操[7]。
配乐朗诵,加强情感体验。如讲授《宋词四首》一课时,组织学生分豪放派和婉约派在班里举行配乐朗诵比赛,让学生自主把握诗词音乐的匹配、朗诵的节奏和朗诵的情感。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效果非常好。
角色表演,激发审美创造能力。角色表演就是学生通过扮演诗中的角色,揣摩诗人当时的表情、动作、心情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激发审美创造能力的活动[8]。如表演《雨铃霖》一词时,演员及模拟场景安排如下——人物:两男生分别扮演诗人柳永、船夫,一女生扮演柳永的恋人;地点:京都汴京郊外的长亭;环境:寒蝉凄切,骤雨初歇;背景音乐:钗头凤;事件:诗人离开京城,告别恋人;对话:柳永、柳永恋人、船夫;动作:饮酒(无绪)—执手—相对(泪眼)—叮咛—告别。学生根据以上的表演信息,自编自导自演。此次诗词角色表演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作及表演热情,也让他们把握词伤离别的主旨了。
诗词写作,激发审美创作。写作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诗词写作让学生由被动的诗词学习变成主动的诗词创作。在把握古诗词创作理论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诗词的写作,更为全面地运用诗歌意象,创造诗歌意境,理解诗歌内容。
诗歌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韵律、真挚的情感,能使学生的心灵在一个高雅的艺术世界中受到丰富的滋养,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激发。要增强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以诗育人的质量,推动素质教育向深层次迈进,为将来厚积薄发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