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
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师范类专业承担着为基础教育领域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使命。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1]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进一步提出:“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2]事实上,2017年教育部启动的师范类专业认证就是不断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举措对高水平院校的师范类专业来说,是一件“相对轻松”“追求卓越”“锦上添花”的事情,但对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类专业来说却是一件“压力颇大”“力保合格”的紧迫之事。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类专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准确贯彻中央文件精神,仔细对标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认真分析自身的不足和弱项,弥补已有的差距和短板,深挖可能的优势与潜能。鉴于此,笔者以一所地方师范院校(Y 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分析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面临的困境,并探求解决的路径,以期能从一个侧面为地方师范院校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基础教育优质师资力量的期待。
师范生实践能力的深层次培养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但这对一些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来说却较难满足。以Y 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无论是校内教师还是外聘兼职教师都面临着难以言说的“窘境”。
一方面,该专业本身拥有的教师大多没有学科教学的专业背景,也没有相应的中学教育工作经历,个别教师入职高校前曾经有中学教育工作经历的教师也已多年未接触实质性的中学教育工作,由于缺乏制度设计、机制平台运行不畅或其他原因,教师很少到基础教育一线从事中学教育服务,以致对中学政治学科的关注和研究不足,也鲜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产出和发表;另一方面,该专业聘请的中学一线优秀政治教师虽然拥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但受到双方合作机制通畅性、工作时间便利性、薪酬待遇满意度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以致中学一线教师到高校给师范生兼职上课或参与培训指导之事难以落地落实。结果是该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中学政治学科的联系密度不够、衔接程度不高、利益黏性不强,以致对师范生的深耕性、拓展性和适切性等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不足。
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的教师教育课程是师范院校为培养或培训基础教育教师所开设的教育类课程。以Y 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其课程体系中的教师教育课程对师范生熟悉中学政治课程标准和教材、训练和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提高班级组织和管理能力等至关重要,但受现有师资力量、平台等条件限制,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课程偏重于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对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关注度和开展力度不够,这在之后的教育实习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印证和反馈。从该专业近四年的教育实习情况来看,74.2%的师范生除承担多个班级1—2 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外,还兼任副班主任等管理职务。充实、多样化的基础教育实践使师范生获得了真实的职业体验,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诸如沟通协调能力不佳(15.2%)、教学技能欠缺(37.4%)以及班级管理能力不济(65.7%)等。实际上,无论是日常的实践技能训练,还是后期的教育实习实践,既是对师范生前期所学知识的检验和评判,又是发现问题、反思修正、获得提升的良好契机,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师范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渗透到大多数专业课程特别是教师教育课程以及平常的教学技能大赛、微课大赛当中,重在日常的有效训练和经验积累,而这离不开教师职业技能实验实训平台的助力。如果没有这个平台或平台使用受限,教师实践教学的实施就会受到制约,师范生日常的自主训练就会受到影响。以Y 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该专业曾经缺乏这样的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以至于学生在准备师范生微课大赛时,因缺乏平台难以顺利录制,也因缺乏平台而疏于训练,最终因技能掌握不熟练且录制剪辑技术水平较低而不能保证微课的质量。而且,准备过程的不如意和结果的不乐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磨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认同感,不利于师范生必备师范技能的培养和有温度的教育情怀的养成。
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来支撑和保障,特别是其中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沉浸式的职业体验。但现实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以Y 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第一,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本应使师范生获得观摩教育实践的经历和体验,但受合作机制通畅性、疫情防控管理等因素制约无法开展,以致学生无法接受中学一线优秀教师的面授。
第二,为期十八周的教育实习本应使师范生获得参与教育实践的经历和体验,但存在高校实习“需求”与支教学校“供给”不能完全匹配的状况,据统计,实习学段和科目均匹配的仅有4.4%。这种情况的存在大致可归因于以下两点:其一,支教学校本身的教学实际难以满足高校的实际需求;其二,高校与支教学校没有建立“合作共赢、持续稳定”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高校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支教学校提供实习支教场所,但支教学校对实习生的接收意愿不强。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面向中等学校的师范人才的培养,所以需要切实加强相关部门、高校、中学三方的协同合作,增强培养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教师节前夕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3]对地方师范院校来说,教师培养是根本使命,要立足本地教育特色,努力为区域基础教育培养更多的优质师资。为此,一要切实加强一流本科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不盲目追求硕士点、博士点的申报与攀比。二要做好做强师范本科专业,不盲目追求综合性大学的规划、升格与建设。三要针对师范类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师资队伍不强的现状,从制度上加强高校顶层设计,在高层推动、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上做好建设规划、予以充实加强。比如,在学校建设与发展规划中列出师范类专业师资建设专项,在年度教师招聘计划中分配一定数量的学科教学论名额,寻求高水平院校学科教学论方面的名师大家前来教学等。笔者相信,有了立足点的坚定支撑、顶层设计的强力推动、基层部门的落实落细,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师资队伍不强的现状必定会得以改善。
对地方师范院校来说,一是通过教务处与地方教育部门和基础教育学校建立“互利共赢、持续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搭建三方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增强双方的关联程度和利益黏性。特别是要从制度设计上为高校教师深入基层一线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规定任务要求、提供物质激励,以增进其对基础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熟知程度,以便深度开展教学学术研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从保障机制上为基础教育一线优秀教师到高校兼职兼课提供便利,保证其能深度有效地参与师范生的指导和培养工作。
二是与当地教育部门洽谈成立并建设自己的附属(合作)学校。因为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水平师范大学往往都有自己的附属(合作)学校,它们或拥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或者具有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高校和附属(合作)学校开展教科研合作、优质资源共享和师范生的共同培养。反观地方师范院校,往往没有自己的附属(合作)学校,如果找不到与基础教育学校“合作共赢”的切入点,地方师范院校就难以搭建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难以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地方师范院校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完善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尽可能配备师范生培养所需的各种“软件”和“硬件”。除了应有高水平的教授学者外,还应有高效能的实训平台。否则,只有课堂知识讲授而没有实践操练,无异于纸上谈兵;有了丰富的知识传授再加以高效的实践训练,才有望“身经百战”,可堪大用。而且,该平台最好能划归各专业自主管理和灵活支配,省去申请报批的繁杂程序,便于师生日常维护和高效利用。借助这样专业化的实验实训平台,通过教师的知识讲授和训练指导、课程实践作业的布置和完成、师范生的自主训练和研摩、师范技能大赛的参与和准备,既利于高校教师教学实操能力的显著提升,又利于师范生职业技能的迅速提高;既便于高校教师教育课程与基础教育对应学科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又有利于提升师范生对基础教育对应学科的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
把对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融入第二课堂,可以拓展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
以Y 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一是做大做强大学生解说团。通过参加大学生解说团,经过若干轮线上线下的培训学习和练习演练、若干次的校园宣讲和社会宣讲,学生既可以借此熟悉思想政治教育通识知识,了解时事政治形势与政策,又可以据此不断规范自己的仪容仪表,提升自己的临场反应、口语表达、宣传教育等实践能力,还能通过“输出”彰显特有的社会价值。而这些均有助于使师范生在教育实习时快速适应,在招聘面试时从容应对,增强成功签约的可能性。
二是开展“研读马列原著、分享读书心得”汇报会或分享会,以此激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读马列原著的兴趣,打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功底,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认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不断提升师范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师范类专业认证给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次自我审视、查弱补短、迎头赶上的契机。针对教师教育实践中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中面临的部分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合作机制不畅、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设施缺乏等多重困境,高校应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的指导下,立足教师教育特色和区域发展需求,从顶层设计与合作机制搭建、实训平台的建设与运转、第二课堂的构建与拓展等多个路径予以突破。当然,高质量师范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职业技能的训练,还有知识厚度的增长、情感认知的培育、教育情怀的养成等多个层面,唯有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方能助力新时代高素质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不断满足社会对基础教育优质师资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