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点亮孩子生命中的美好

2022-02-19 00:11陈一芹
师道(人文) 2022年8期
关键词:金色花泰戈尔妈妈

陈一芹

从教近40载,我常常陶然自得于“文学美丽了我的课堂”——曾以此为题刊发随笔,希冀课堂的美丽能够点亮孩子们人生的美丽。

印度文坛巨匠泰戈尔《新月集》的代表作《金色花》,是一首极为出色的儿童散文诗: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金色花,是印度一种圣树的花,花瓣呈金黄色。在我眼中,这是一篇写满幸福的童话,一首母子情深的颂歌。记得我第一次读《金色花》还是在师范求学时,老师在课堂上带同学们一起赏读,并在文旁写批注。从教后,我也带着学生一起读,常有被感动的幸福。“双减”后,我带学生在学校阅览室翻到《新月集》一书,再次读到《金色花》,不禁为作家洒脱的文笔与诗的意境而感动。

童趣盎然,诗意鲜活。《金色花》以一个孩子向妈妈独语的方式,用充满觉悟的稚真的幻想,非常生动地书写了孩子对妈妈无限依恋与热爱的深情。全文不满千字,却天马行空、自由不羁,但又不会让人感到材料组织上的零碎散漫。贯穿全文的中心——幼童对母亲的亲昵依恋,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形散而神凝。作者对之不著一字,却将全文的灵魂十分鲜明地和盘托出了。

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作品于材料的剪裁布局上别有一番新意,用金色花比喻一个孩子,用文字中蕴涵的广阔无边的自然原野呈现孩童的清澈与水晶般的心灵。以清新自然的文笔,向读者描述了一幅展现幼儿心灵的画面:一个孩子幻想自己变成一朵开在圣树上的金色花,顽皮地跟妈妈开玩笑、捉迷藏,而后又突然出现在妈妈面前。作品展现儿童独有的心理、情绪、思维方式与情感指向,以儿童的视角抒发对生活的感触,充满着跃动的童心和童趣,令人忍俊不禁。

孩子对妈妈的依恋是淘气的,天真可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当妈妈叫他,他却“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生活在妈妈世界里的孩子是幸福的。妈妈的世界里,永远有孩子的影子;即使走遍天涯海角,孩子也永远生活在妈妈的心中。

孩子对妈妈的依恋是圣洁的,如歌似梦。瞧!“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当你沐浴后,……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孩子变成金色花,是出于对妈妈最纯真的依恋,想悄悄地同妈妈嬉戏。

孩子对妈妈的依恋是痴迷的,如影相随。黄昏时,孩子便急不可待地要回到妈妈的身边,“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孩子眼中,妈妈的怀抱是一方温暖如春的乐土,一个属于孩子的平静港湾,一眼永远为孩子清水长流的心泉;妈妈的怀抱充溢着孩子的欢乐与陶醉,贮满了孩子的依恋与温馨。

这个世界需要这样的文字。

“思想掠过我的心头,仿佛群群野鸭飞过天空,我听到了它们振翅高飞的声音。”“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泰戈尔不仅是“人类之子”,也是“自然之子”,他对整个人类、整个自然以及宇宙万物充满了赞颂和挚爱。

在诗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笔下,处处洋溢着一股爱的激情:“当我给你五颜六色的玩具的时候,我的孩子,我明白了为什么云上水上是这样的色彩缤纷,为什么花朵上染上绚烂的颜色的原因了”(《新月集》);“人类却兼有海里的沉默,地上的喧闹与空中的音乐”(《飞鸟集》);“她一只手抱起弟弟,一只手抱起小羊……人类和动物的后代在慈爱的连结中合一了”(《园丁集》)……在这样“快美的诗情”的感召下,读者的爱心也由此得到唤醒和慰藉。与此同时,泰戈尔的诗作还包含了“超卓的哲理”,“包含着深邃的大道理”(郑振铎语),在这些充满睿智的哲理诗句面前,我们就“能知一切事物的意义,就感到平和,感到安慰,并且知道真相爱了”。

读着泰戈尔的诗句,一代一代读者听着大师的心灵之音走向生命的成熟。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师范老师的教诲仍在我耳畔回响:要上好语文课,教师自己首先要对文本有真正透彻的理解,知人论世,琢磨品悟,不能孤立地解读作品。泰戈尔是印度伟大的诗人、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东方文化浸润出来的诗人,他的诗带有神秘的宗教气氛与深厚的哲学见解。在一天的时间里,“我”与妈妈三次奇特的嬉戏中,小精灵“我”有着无所不能的神性,一动意念,就变成了一朵印度圣树上开着的花。从这个角度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作原有的意义、深层主题以及诗人早期作品的思想感情。

课堂上,我就像当年我的老师那样,向学生传递泰戈尔的经典作品,引领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高飞在诗意的天空,感受爱的旅程:“我要变成……我要变成……”我带着孩子们一次次诵读、变换角色地读,强化孩子们内心的感受,体会作品最原始的、最真的感动,读出金色花的心思,嗅到金色花藏在心底的芬芳。孩子们稚嫩的童声里,有顽皮、懂事的精灵,有慈祥的母亲、圣洁的母爱、人性的光辉……师生同读,在读中感动,在读中升华,在感动中走向深刻;在文字与爱的净土中,让浓浓的爱弥漫教室,让金色花的种子渗入孩子心田。

有人说:“文字是固态的,能叩击人的心扉;文学是液态的,能滋润心田;文化是气态的,让我们在里面呼吸:三者是无法割裂的。”笔者甚为认同。文学经典里,有世上最初的、最纯真的爱的灵魂,有人间的温情、感动与美好。泰戈尔的作品里,有对生命的礼赞与热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院专家樊发稼曾以“亲情美丽,幻想动人”来点评《金色花》。肖培东老师曾在点评一位老师的课堂时,这样说道:“泰戈尔是诗歌的、感情的、睿智的、简洁的,《金色花》的课堂也应是诗意的、感动的、深刻的、清晰的。”

师者,脚踏实地,也仰望星空。

泰戈尔的诗歌,有智者的思索,有“圣人”的灵感,有孩童的清澈。愿孩子们生活的世界,处处都是爱和美,充满阳光与欢乐。

愿我们的老师,有如泰戈尔诗中那位等待孩子归来的母亲,深情注视孩子长大的背影;让我们通过文字、通过文学,让孩子们学会用温暖、友善的眼光看世界,走上感受爱的生命之路。

愿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是一朵摇曳闪耀的金色花,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让金色花的花香润泽心灵,转化为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诗意文字、文学经典,在无痕无迹中,悄然点亮孩子们生命中的美好与感动,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愿我们的课堂文化,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教育为孩子们创造幸福的生活,远离功利和庸俗;让师生能够自由呼吸,让孩子能够“像野花那样自由生长”,让生命走向诗意和从容,达到幸福的彼岸。

猜你喜欢
金色花泰戈尔妈妈
金色花
蒲公英
伴着汽笛穿越“金色花海”
蒲公英
如此理解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
泰戈尔作品在日本的译介情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