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施工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

2022-02-19 21:47:07李骞窦庆飞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水利施工水土保持

李骞 窦庆飞

摘要:水利工程具有抗旱防洪、农田灌溉和发电等功能,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但水利工程建设时间较长、规模较大,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对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以往的先伤后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关键词:水利施工;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越发意识到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和使用,会给予未来子孙的发展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实际的施工行为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或者实际施工设计不合理,就可能对于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的同时,如果存在对应的破坏行为,就需要采取对应的生态修复技术来应对,这样才能够进入到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优势及技术操作原则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利施工水土保持工作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想要推动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一些技术操作要点需要遵守。

1.1应用优势

水土保持指的是防止水土流失,并对山区、丘陵以及风沙地区的水土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充分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生态修复工作的目标就是结合可能会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结合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通过人工方法来恢复生态系统。现阶段,比较常见的就是土壤加固以及植被种植工作等等,水利施工单位应当充分意识到,科学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可以全面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这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1.2操作原则

在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时,会涉及到生物学、环境学、地质学等多门学科。技术操作难度较高,因此,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对工作人员展开教育培训工作,并定期进行考核,结合考核结果分配具体的工作任务。还可以利用责任监督机制来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保证生态修复技术应用价值的充分发挥。同时,在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当遵循经济适用性的原则,拟定经济预算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经济效益。最后,施工单位要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消除施工安全隐患。并重点结合工作经验,研究优化技术操作流程,提高技术应用效果的可行方案。

2生态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

当下,生态理念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人们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在生态理念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3个问题:(1)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时,施工单位登记了很多水资源信息,由于这些信息大多缺乏真实性,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自己的经济效益,并不会及时汇报当地出现的环境问题,致使水资源基本数据缺失。(2)水利工程相关设计人员的综合素养过低。近 年来,我国对水利工程极为重视,对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多专业技术和知识水平过低的人趁机混入其中。还有的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环保意识不足,设计知识更新不及时,还在沿用传统的设计理论,未能将生态理念良好地融入工程设计,更不能发挥其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3)过于重视工程的经济效益。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 了维护生态环境、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对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过于重视,导致很多设计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将生态理念抛诸脑后,未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水土保持中生态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

3.1过渡垦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针对过渡开发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需要退耕还林。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对于25度以上的坡地,都应当退耕发展生态林草,严格控制坡度大于25度的农田的开垦,做好坡地的生态保护工作。对于15度以下的坡地,根据坡地周围的环境,在靠近人、村和路的地方进行改造,在保证农民基本需要的情况下进行水土保持耕作。针对由于樵采导致的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的可以采取封山育林的方式,对遭到破坏的地区进行一定时间的封闭,封闭时间一般可以为3年、5年或者8年,具体需要封闭的时

间参考生态系统类型、气候、地区等因素综合确定。除此以外,封山育林还可以辅以补种植被等措施。

3.2绿化种植技术

在生态修复工作当中,应用范围最广且应用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绿化种植技术。水利施工单位首先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水土流失情况对绿化植物的类型进行合理的选择,目的是提高植被的存活率,避免造成经济的浪费。其次,施工人员应当将植被种植在河堤两岸,通常以生态护坡的形式出现。工作人员需要先确定水利工程护坡建设工作的角度和面积,以美化环境及水土保持为基本目标开展施工工作。基于护坡覆土较厚,土壤条件干燥,应以各种旱生草本组合搭配灌木的施工方式为主。乔灌下较阴处,种植耐阴的单一品种,如麦冬、二月兰、白三叶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种植各种旱生草本组合,形成缀花草坪,提高美观性。最终通过这种方法来有效解决现阶段水利施工工作中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

3.3经济过度开发生态修复技术

部分地区为了发展地区经济,在实现水利施工工程部署规划的时候,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继而导致实际的施工行为对于实际的生态系统造成损害,此时就需要采取对应的生态修复技术来处理。此时需要关注的节点有:将糖果林果套种的方式使用进去,这样可以确保实际土壤的肥力得到回复,在此过程汇总还可以积极使用山地自然坡度,确保植物的种植进入到理想的状态,依靠这样的方式,土地的使用效率会朝着更高的方向进展。再者还可以依靠植物轮作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实际植物的产出率也会达到理想的状态。要对于原来生态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尤其是生物链的特点,确保可以依靠各种措施,实现原本生物链的模拟,比如可以依靠农田循环经济机制的构建,使得实际的生物链能够恢复到良性运行的状态。

3.4优化土壤以及植物配置水土流失

目前未得到有效防控,雖然栽种了很多植物,但植物种类比较单一,设计时没有考虑土壤保护,导致土壤逐渐变硬、有机质不断减少。鉴于此,有必要引进创新、综合的方法,恢复水土保持的传统性质;不仅要理智地改善土壤,提高土壤的承载力,从植物入手合理布局,还要保证植物的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问题,如处理后要充分覆土,控制土层厚度,最好控制在30~40cm,同时要科学配置植物。另外,植物应尽量种在植物地 上,以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结束语:由于生态修复技术的实际操作流程相对较为复杂繁琐,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重点关注于人才的力量,定期开展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并从地质结构构成情况、自然气候条件、水流湍急程度以及人为工作因素等多个方面,分析出引发当地出现水土流失问题的根本原因。然后,积极开展边坡绿化种植工作,做好土壤保护措施。从生态修复技术创新研究的角度展开研究,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其他施工单位的工作经验,提高技术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陈维江.试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9(2):92-93.

[2]赵京.试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1):173.

[3]廖承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7):136-137.

[4]王志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评价[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21(3):30-32.

[5]王美玉,戴长雷,张凯文,等.区域水土保持水土流失预测分析及实例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1(14):72-77.

猜你喜欢
水利施工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平和:搞好六个推进 实施六大工程 水土保持谱新篇
水土保持在防洪工程中的作用研究
江西建材(2018年4期)2018-04-10 12:37:16
水土保持
如何提高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承载力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水利施工中水坝堤防堵口的施工技术研究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