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玲杰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十八大以后,职业教育发展更是如火如荼。2019年,国家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之后2021年,国家又颁布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都在强调要提升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可见职业教育改革愈发重要,也愈发迫切。语文作为高职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在增强知识底蕴、培养审美情趣、涵养意志品格、提升人文修养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和意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但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中,重专业技能而轻人文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语文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从而导致语文课堂枯燥乏味,同质性高,往往被学校学生所忽视。在21世纪初,一线的高职语文教师就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致力于教学改革研究,大力推进语文教学改革,拓展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发展新思路。
本文从近20年来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相关文献着手,归纳该研究的作者、发文机构的整体特点,探索该领域研究近年来聚焦热点与研究趋势,用广泛数据支撑之后的研究。
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是本文所有数据的研究来源,本文将“语文教学改革”并含“高职”作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因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这一主题词最早出现在2001年,因此,检索时间确定为2001年至2022年7月共约21年时间。符合上述条件的学术文献共检索到973条,手工剔除如重复文献、会议记录等无效或与其无关的文献228条,有效文献共计745条。
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该软件现阶段广泛应用于文献统计分析、知识发展分析和演化路径分析等方面,[2]通过统计年发文量,绘制各类图谱,进行定量描述和统计分析,总结我国目前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的基本特征,聚焦领域研究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更清晰展现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状态。本文所用软件版本为6.1.2R。
某一领域在某一时段发表的文章数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3]本文统计了2001年至2022年共计21年(截至2022年7月5日)的期刊学术文献发表量,结果如图1(P261)所示。
图1 发文量的变化趋势图
分析发现,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的发文量总体为“先升后降”的发展趋势,具体有三个阶段的表现:初步探索期(2001-2006),该阶段发表论文共33篇,占总数4%,总的来说发文数量少,增长较缓,但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质变,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起点和重要基础;快速上升期(2007-2015),该阶段发表论文共481篇,占总数65%,发文数量迅速提高,其中2013年发文量出现短暂的回落,整体来讲发文数量稳定攀升,可以看出教师学者对这一方面关注度持续增加;波动回落期(2016-2022),该时期发表论文共231篇,占总数31%,2016年,该领域研究论文数量骤减,随后几年里,论文数量整体下滑,尤其是2019年后,愈发减少,这也说明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已经开始转型,研究步入新发展时期。
研究者是推动学术研究前行的人力源,是保障学科发展演进的内生动力。[4]因此,研究发文作者确有必要。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制作发文作者知识图谱并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图中有440个网络节点,代表该研究的作者,44条连接线,代表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网络密度为0.0005。网络节点虽然多,但节点大小不明显,表明研究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作者虽多,但研究者并未形成较大梯度。网络连线明显偏少,表明该领域个人研究偏多;网络密度低,且分布广泛且分散,表明作者群体合作程度低,彼此之间没有形成密切的合作。
根据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发文机构统计数据可知,发文量3篇及以上的机构总计27所,发文量共50篇,仅占发文总量的7%左右,表明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十分分散,没有明显的研究核心区域。且这27所发文机构均为职业院校,笔者经进一步统计,得出发文机构中除8所普通本科院校,10所电视广播大学,其他389所均为高职类院校。这进一步说明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的主战场在职业类院校,类型单一。
为进一步深入分析描述发文机构及其合作网络的基本特征,反映发文机构间的合作交流程度。笔者仍采用绘制发文机构的知识图谱的方式进行深入发掘,分析得出,图中代表发文机构的网络节点共有407个,代表发文机构之间联系的连接线共计8条,网络密度为 0.0001,这些数据说明了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研究机构虽然多,但发文机构分布十分分散,这也表明了发文机构间合作程度极低,彼此间未形成合作网络。
关键词是对全文内容关键点的综合性提炼,也是精准把握该研究领域热点的最重要指标之一。[5]因此,有效分析论文的关键词,对于我们探清学术前沿,把握研究方向大有助益。笔者仍采用citespce可视化软件,经过软件运算处理后绘制出关键词共现图谱。观察得出,图中有代表关键词的节点450个,表示关键词间连线1287条,网络密度为0.0127。图谱表明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中,出现关键词的较多,且之间的关联十分复杂,但共现的密度较低。在制作图谱时,笔者手动剔除“教学改革”“高职语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四个频次排名前四的关键词(这四个词对展现该研究主题作用不大),以期更清楚地展现该项研究的亮点和重点。通过对共现频次由高到低进行位序排列,位于前十名的依次分别是“职业能力”“课程改革”“现状”“教学方法”“人文素质”“教学模式”“就业导向”“对策”“困境”“课程思政”,这十个方面也就是研究者们在高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中重点关注的要素和主题。
关键词突现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显示关键词的出现和消失具体时间,从而帮助研究者从历时角度把握研究主题,另一方面,这样也可以体现该研究领域内的研究热点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势。同样采用该软件,通过参数设置,将突变算法中最小持续时长(Minimum Duration)设置为 1,=0.6,得到 11 个突现词,如图 2(P262)。
图2 关键词突现图
通过观察可以得出,从突现强度上看,“职业能力”强度最高,为8.65,且首次出现时间是2016年,说明对“职业能力”的研究从2016年起,直到今天都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其次是“课程思政”,强度为6.68,首次出现时间是2020年,是近两年内新出现的研究热点,这与2019年8月国家出台的教育政策文件《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密切相关,是学者结合国家教育政策进行研究探索的充分体现。从突现持续时间上看,“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分持续时间别为7年、6年,基本上都是15年,16年开始,持续到现在,影响周期长,说明学者多年持续关注这两个主题,直至今日,依然是学者研究的首要选择,这也表明该领域研究者立足研究对象的特定性,为研究对象长远发展做出充分了思考。从时间序列上看,从“教学方法”“人文素质”,到“微课”“职业素养”,再到“课程思政”,一方面,体现学者从注重外在方法到内在思想的研究转变,另一方面,也说明网络技术,国家政策等外部环境对学者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通过cite space软件对二十年来我国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该研究呈现以下特点:首先,研究整体呈现出“先热后冷”的趋势,2015年为研究的转折点,在此之前,该研究热度不断攀升,之后遇冷,相对低迷。其次,研究主战场是职业类院校,且作者以独立研究为主;再次,研究的热点主题有职业能力导向、课程思政探究、人文素质培养、改革现状与措施探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探索等五大类;此外,该研究还有研究数量丰硕,研究内容丰富,研究紧跟国家政策和时代主题等特点。
现有研究成果数量虽多,但并非尽善尽美,仍存有薄弱之处:一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力量分散,且研究机构间合作不足,整体还未构建起系统的研究体系;二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者绝大多数为高职院校一线教师,研究群体单一,研究视角片面,科研能力较弱,以至该研究今后发展稍显后劲不足;三是学界对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相关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现有文献多为教学实践,缺乏先进地、科学的理论指导。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的些许不足,或许可以给之后的研究者指点迷津,指明方向,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纵深发展、全面提升奠定一定基础。一是要动态把握研究热点和前沿话题,融入时代背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问题既有稳定的“老问题”研究,如“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探索”“研究现状与措施研究”等,同样也出现时代性的“新问题”研究,如“课程思政融入课堂研究”,这与特定时期出台的教育政策文件有关,还有“微课研究”的盛行,这也是与特定时代背景下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相关。因此,在研究中既要将经典的“老问题”烂熟于心,又要密切关注教育政策的变革和其他领域发展产生的“新问题”,保持学术的敏感性。二是要构建和完善语文学科教学研究体系,推进该研究领域中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的通力合作,形成研究合力,在多种思想交汇中碰撞出新想法和新点子。比如可以创建跨区域、跨院校、跨学科的合作交流平台,密切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如可以开展语文教学研究专题研讨会报告会,开设相关学术论坛,举办语文教学观模大赛等等,从而加强该领域的作者间深度交流与探讨,最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激发研究活力;三是要丰富语文教学理论研究,推动语文教学现代化。要明确学科定位、把握核心素养、坚持语用导向、创新语文教材,建立学术水准高、格局大、指导性强的语文教学理论研究体系,从而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研究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