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颖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 100068)
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就要在精准资助上下功夫。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精准资助,确保资助政策落实到位的迫切需要。目前我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存在着认定方式单一,程序随意,规范性不足等问题,从而影响了资助的精准度,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量化指标体系。
2019年4月2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取消一批证明事项的通知》,根据《通知》,高校学生申请资助方面取消了此前规定的,高校学生申请资助时需由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予以审核和证明的环节,改为申请人书面承诺制。这一重大变化给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申请过程中,部分学生趁机虚报家庭状况,夸大家庭贫困程度申请助学金。
在困难生认定上我校实行班级认定、系内认定、学生资助工作评审委员会、院长办公会审议四级评定机制,并辅以家访、个别访谈、信函索证等定性评价的方式提高认定的精准度,但是此种认定方法较为主观,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无全校统一的具体的量化标准,对家庭致贫的原因也无法衡量,认定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资助工作的公平与透明。
资助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教育过程,包含着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感教育。现有的困难生认定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了人文关怀,一些受资助学生存在着重专业轻文化,文化课旷课、滥用助学金等情况,虽然助学金的基本宗旨是应助尽助,只要是困难生就可以申请助学金,但毫无门槛地发给困难生,不仅违背助学金的宗旨,也起不到激励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也会逐渐淡薄,甚至会让他们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少数学生没有基本的感恩心理。
为了使资助量化体系的建立更具科学性,需要定期对量化体系进行动态调整。如在综合考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时,需考虑学生所在城市的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学费情况以及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情况、在校期间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奖励、处分、消费、志愿活动的情况等因素,因这些因素本身也处于不断变化中,决定了资助量化体系的动态性。坚持动态调整,及时更新,不仅可以更方便、更全面地掌握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也能保证资助量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资助量化体系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指标进行目标层、准则层、观测点三级细化,将学生的家庭情况、日常表现等方面下设若干的指标,进行打分,既具操作性,又具有横向的比较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因素,使定量评价与定性结合有机结合。这样的资助量化体系能做到让大多数的受资助学生信服,也能够使品行端正、勤奋学习、艰苦朴素的贫困生脱颖而出。
资助不仅是解困,更承担着育人的功能。将学生的日常表现纳入资助量化体系之中,可以系统分析学生受助前后的行为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其行为准则上的约束。
大数据时代全方位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资助工作,为其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撑与创新思路。
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18〕16号)等上级文件精神,分析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遵循科学性、动态性的原则设立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主要分为目标层、准则层、观测点三级。量化指标体系主要设置生源地情况、学生情况、家庭情况、日常表现四个目标层,13个准则层,30个观测点。具体一、二级指标及观测点
内容如表1、表2、表3、表4所示。
表1 生源地情况准则层及观测点
表1 生源地情况准则层及观测点
表2 学生情况准则层及观测点
表2 学生情况准则层及观测点
表3 家庭情况准则层及观测点
表3 家庭情况准则层及观测点
表4 日常表现准则层及观测点
表4 日常表现准则层及观测点
生源地情况以学生入学前家庭所在地为依据,家庭受灾情况需提供当地相关部门证明材料。
学生情况对照分析了本人健康情况、助学贷款、学费情况、家庭可提供的月生活费四个方面,其中本人健康情况需提供三级医院或户籍所在地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家庭情况对照分析了家庭结构、家庭人均年收入、经济负担三个方面,其中家庭人均年收入以当年北京市低保或者低收入为参考标准(见表3)。
日常表现主要从品德修养、自立自强、知恩感恩、消费情况进行评议,如学生有处分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制。以学生品德修养为评定的重要依据,考查学生个人品行和参与志愿服务情况;消费情况主要从电子产品配置高低、是否购买奢侈品等来设置指标。
生源地情况以学生入学前家庭所在地为依据,家庭受灾情况需提供当地相关部门证明材料。
学生情况对照分析了本人健康情况、助学贷款、学费情况、家庭可提供的月生活费四个方面,其中本人健康情况需提供三级医院或户籍所在地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家庭情况对照分析了家庭结构、家庭人均年收入、经济负担三个方面,其中家庭人均年收入以当年北京市低保或者低收入为参考标准。
为验证量化认定指标体系的科学性,采用随机抽取困难生的资料的方式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50名学生,进行量化评价并核分。
从最终统计结果来看,分值越大代表学生的困难程度越大,大部分学生分值分布在20~60分之间,基本和困难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
因此,该指标体系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学生困难程度,为困难学生认定提供了数据基础,但同时此指标体系中的观测点需要学生本人如实上报,所以在认定的同时也给诚信教育提供了契机。
本文对于艺术类高职院校精准资助量化体系的探索还在摸索阶段,后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1)建立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需和学生诚信教育相结合,可提高认定工作的准确性。
(2)因受学校规模和在校生人数所限,在验证认定体系科学性时抽取的样本量不足,在后续工作中还需进一步增加样本量,以增加量化体系的科学性。
(3)该指标体系需要动态调整,因为影响家庭经济的因素不断更新,该指标体系也需要相应作出调整,才能保证可持续性。
艺术类高职院校精准资助量化体系的构建既可以在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起到甄别作用,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指标明确、程序规范、体系完备,具有一定的适用性。